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 ,选择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形成萌芽于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于建国初期,丰富发展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了民族理论的新境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很强的现实价值,对我们今天正确处理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团结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对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凝聚力量、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四个自信"具有深刻的内涵,四者之间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对"四个自信"的提出和"四个自信"的阐释,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丰富,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绘就了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议民主党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对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深化和拓展.这种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现实有机统一的整合性认识,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又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条件和国情,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人性化要求的最真切、最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时代精神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对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为人民眼务的宗旨,建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智慧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创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理论,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政权。这种国体理论是毛泽东善于和勇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实际的一个创造,它体现了毛泽东在国体问通上的根本观点。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国体不单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中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即使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研究和探讨毛泽东的国体思想和理论,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承接中国历史发展、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道路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从现实维度出发,全方位把握当代中国实际,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其次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突出"中国特色"两个基本向度,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再次还要从目标维度出发,制定同历史阶段和最高目标相契合的阶段性目标,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认清现实、遵循原则和明确目标任务的自觉中,将不断呈现出更多华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结到一点就是民族自信。中华民族兴衰跌宕的特殊民族经历,使坚定民族自信尤其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增强民族自信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多种元素,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支撑,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人民梦"深刻地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实现人民幸福的现实目标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热切追求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人道化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人道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描述了未来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即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阶级和国家的消亡。现实社会主义不同于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维护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且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主要解决中国今后将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观,主要回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应有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主要解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丰富经验,科学地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四项基本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在宪法学领域的泛滥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90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的根本原则;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高度重视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参与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实现其职能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根据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定位,以及这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现实要求,人民政协参与立法协商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党对立法协商工作实行全面领导的原则;立法协商项目的选择性原则;立法协商程序的规范性原则;立法协商活动的专业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衰。面对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观念淡化、放松"三观"改造、道德水平滑坡等现实问题,必须加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可从强化党性修养、创新教育机制、优化评价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现实,超越现实,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动力。30年的改革开放,从形上学的维度看,必然内蕴和外化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性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指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