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桂珍 《传承》2007,(8):90-92
当前,城乡间医疗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之一。如何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实现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是政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严峻挑战。从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现状及制约因素可知,应明确政府在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在实现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多元社会力量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均等化。  相似文献   

2.
孙艳芳  呼和乌路德 《前沿》2009,(11):178-179
建立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逐步建立与大病统筹相适应的筹资机制,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扩大社会统筹范围,扩大报销比例等措施,切实搞好城乡居民的大病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3.
丁红梅  陈建馨 《前沿》2004,(1):82-84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 ,合作医疗制度自 80年代以来大面积滑坡 ,使 90 %左右的农民成为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对如何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维护 2 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在对中国农村新时期经济发展特征和农民医疗保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如何构建符合农村经济新特点的医疗保障模式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霍凤茹 《人民论坛》2010,(11):146-147
医疗保障事业的现状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在今后几年内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障有效衔接,从而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5.
彭钊 《前进论坛》2008,(4):39-40
自1994年开始,国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改革尝试,初步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我国已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但客观地看,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的外出务工人员数量较多。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务工人群数量高达2.8亿人,这些从农村涌向城市的务工人员怀揣梦想来到城市务工,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务工人群医疗保障方面的关注,从根本上解决务工人群看病和住院费用过高的问题。文章针对福建省漳州市外出、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探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任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目标,分析当前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特别是重点分析目前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近期改革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对于着力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提出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建立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逐步建立与大病统筹相适应的筹资机制,通过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扩大社会统筹范围,扩大报销比例等措施,切实搞好城乡居民的大病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惠安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机制,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07,(9):63-64
江苏省金湖县出台《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该办法将所有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规范化,在原有医疗优惠、住院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措施基础上增加了门诊医疗定额补助。并建立医疗保障基金,资金来源为上级医疗补助经费,县、镇财政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提取,社会捐赠等,设立专门帐户,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1.
公平: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素芳 《前沿》2006,(7):167-169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与否是一个社会公平与否的重要表现,而政府存在的最基本的责任就是保障社会公平。文章从社会公平的视阈下,阐述了当今医疗改革失败是由于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严重地体现了社会不公平,提出了应该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城乡统筹和加强伦理道德建设的路径来解决医疗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莹 《中国发展》2007,7(2):84-87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数量还将急剧增加。而当前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缺乏相应的医疗保障制度。因此,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尤为必要,该制度应当包括医疗保险金的筹集、监管、医疗保障制度的模式以及具体实施办法、医疗体制的配套改革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背景下 ,建立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存在不少问题 ,影响了农村老人的生存质量。政府和社会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建立和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 ,以满足农村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社会政策,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还有利于改善消费预期,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5.
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一样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和商业保险的现实需求决定着建立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商业性医疗保险。因此 ,国家、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给予大力扶植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凤举 《政策》2006,(7):45-4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经历了一段改革发展的历程。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曾经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基本医疗保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原有的医疗保障制度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至少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近日,全国医疗保险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提出,2010年的医疗、生育保障工作,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8.
医疗救助是国家专门为贫困人群建立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也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支持和帮助贫困人群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看病贵、看病难,尤其是农村贫困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针对这个问题,农工党许昌小组建议实行"家庭帐户 门诊统筹 住院统筹"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美国。统计显示,黑人和拉美裔等少数族裔是此次疫情受创最重的群体。贫困、不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和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等结构性问题,是其症结所在。此次疫情是否会成为美国"浴火重生"的契机或者沦为《大西洋月刊》所说的"失败国家",尚有待观察。但毫无疑问,疫情将对美国社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