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书 《今日浙江》2012,(19):22-23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5年、利用外资实绩连续6年增幅嘉兴市第1;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连续3年保持嘉兴市第一;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列全市第一、全省第六……这是嘉善县近年来交出的成绩单。  相似文献   

2.
谢冬  张国成 《当代广西》2012,(19):28-31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北海市经济发展"逆市拉长阳",上半年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位列广西第一:地区生产总值244亿元,增长19.5%;财政收入45.2亿元,增长5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0.9亿元,增长6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7亿元,增长50.6%。这些数字背后还有一个尤为关键的数据,即1至6月北海市工业用电量增幅  相似文献   

3.
谢冬 《当代广西》2006,(14):10-15
一座城市的三年巨变,仿佛神话,却又真实地发生。有数字为证:今年上半年,崇左市经济增幅创下7个“广西第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52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排第1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51亿元,同比增长95.2%,增幅排第1位;——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3.21亿元,同比增长37.3%,增幅排第1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3.58亿元,同比增长201.74%,增幅排第1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42.69亿元,同比增长18.7%,增幅排第1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03.84亿元,同比增长22.19%,增幅排第1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98元,同…  相似文献   

4.
今年1至4月,嘉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73.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投资总量列全省第一位,增幅居全省第二。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性投入在建项目1531项,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19.45亿元,同比增长7.28%,环比增长5.85%。  相似文献   

5.
陈建明 《政策瞭望》2013,(11):44-46
近年来.瑞安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市战略,按照“政府抓环境.企业抓创新”的思路。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调动企业与政府良性互动.提升区域创新水平,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打造省级工业强市.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年增幅均达到60%以上。今年1至9月份.完成工业性投资69.1亿元.增长41.4%.增幅列全省“十七强”第一,其中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投入48.5亿元.同比增长36.7%.占工业投资比例70.3%。企业创新动力强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产品产值率16.9%,居温州三区两市首位:完成3935家“个转企”、总量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6.
赖瑞洪 《政策瞭望》2014,(12):41-42
今年以来,衢江区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趋势,把"腾笼换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来抓,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发展效益稳步提升。1—9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2.44亿元、增长11.9%,列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23.52亿元、增长15.5%,列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10.47亿元、增长16.9%,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5亿元、增长15.5%,增幅均列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7.
傅根友 《今日浙江》2008,(18):36-37
后发地区的差距主要在工业,当然,潜力也在工业。地处钱江源头的江山市,既是相对欠发达地区,也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近年来工业经济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速,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当前,面对国际经济、宏观调控、要素环境全面趋紧的形势,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成了后发地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菏泽市,近年来却异军突起,经济社会发展呈突飞猛进的态势:去年前三个季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有9个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个数居全省第一位;高新技术产值增长18%以上,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这些可喜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人民奋发图强的汗水和智慧;而全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倡导下,积极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9.
左正强 《求索》2010,(2):15-17
产业的地区专业化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专业化产业的测算表明,近年来中部地区各省工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普遍提高,但各省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发展也不平衡;中部各省形成了一些具有相对专业化的产业,这些专业化产业具有比较明显的资源导向性和消费导向性。为推进中部各省的地区专业水平和形成专业化产业,中部地区各省应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延长产业价值链条,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黄泽夫 《政策》2004,(9):24-25
巍巍武当山,浩浩汉江水,孕育了一个秀丽的县城——谷城。近几年,工业经济在这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小县开出了艳丽的花朵:全县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已有7家,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也有7家。相继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汽车前轴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铅生产、出口基地,全国第二大汽车蓄电池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大汽车转向节生产基地。2003年,全县工业创利税占襄樊市9个县(市、区)的1/3,上交国税列襄樊市第1位,居全省第17位。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9.93亿元,同比增长29.8%,增幅居襄樊市各县(市、区)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9,(6):1-1
2008年,全省工业战线克服了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32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以上,增幅列全国第4位;实现利税总  相似文献   

12.
谭逢贵 《当代广西》2009,(16):25-25
2008年,全州县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增幅位居桂林市第一位。工业第一次获得了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跨台阶奖和工业经济目标责任奖特等奖。今年一季度规模工业增长势头强劲,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71.5%,矿产业同比增长9倍多。这是全州县近年来掌握了思想解放这把“金钥匙”,舞起了机关效能监督这把“利剑”取得的好成绩。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再一次绷紧加快发展这根神经,围绕加快发展,着力解决好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军 《群众》2007,(6):30-30,4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省“十一五”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李源潮书记提出,苏南以县(市)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一看昆山,二看句容”。句容的小康建设步伐直接关系到苏南乃至全省全面达小康目标的实现,李书记对句容发展所寄予的期望可谓殷切有加。作为茅山老区的句容,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24.3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为72.24亿元,工业经济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均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可以说,句容要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重任,关键在提升产业结构水平。目前阶段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结合句容力争2007年、确保2008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时序进度,必须确立工业立市、工业富民的理念,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为实现小康的第一方略来抓。  相似文献   

14.
欧阳万坤 《政策》2011,(11):43-45
省委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工业是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四个支柱"之一,并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实、做强工业,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必须高举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旗,高扬"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正确认识工业省情,深入分析形势,奋力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贵州民族地区工业发展战略的初步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工业发展现状、环境和条件,然后提出了工业发展的战略方针、战略构想,继而明确了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阶段与任务,最后提出了工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叶宁 《今日浙江》2008,(16):27-29
今年以来,有着“五金名城”美誉的永康市顶住种种压力,工业经济依然保持稳健增长态势。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值240.86亿元,同比增长18.36%;其中5000万元、亿元以上企业分别增长20.04%和21.85%,明显高于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增幅。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工业发展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90年的24.9%降低到1996年的23.4%,再降低到2000年的18.8%;年均降低幅度由1990年—1996年期间的0.25个百分点扩大到1996年—2000年期间的1.15个百分点。这说明90年代中部地区的工业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云凤 《前沿》2011,(2):186-189
生态工业追求的是系统内各生产过程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伴随着呼包鄂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工业系统的构建成为综合解决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面对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生态工业大系统的构建必将成为提升呼包鄂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要使工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必须积极探索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特殊的措施,使基本对策得到更好地落实。  相似文献   

20.
封寅芳 《当代广西》2005,(22):56-56
县域工业主导产业是指在县域工业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代表着该地区工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或趋势、能够带动和促进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环境下,科学地选择和发展工业主导产业, 对于加快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以自己所工作的容县实际,对县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