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翅君 《群众》2012,(10):17-19
实现民生幸福,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也是江苏“两个率先”的本质要求。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是江苏“两个率先”不断推进的十年。汀苏始终把以人为本、实现民生幸福贯穿于推进“两个率先”全过程,增强“贯穿”意识,提高“贯穿”能力,丰富“贯穿”实践,使民生幸福随着“两个率先”的发展进程不断得到增进。  相似文献   

2.
刘兴远 《群众》2012,(10):20-22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普遍过上富裕安康生活,是江苏“两个率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生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启了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在新起点上砥砺前行,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宏伟事业,必须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指针,以民生幸福为导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张晓伟 《群众》2012,(5):59-60
民生是为政之本、和谐之基、幸福之源。坚持民生优先、建设民生型政府已成为现代政党普遍认同并践行的执政理念。所谓民生型政府,就是秉承执政为民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职责,以群众幸福指数为价值取向,通过推动发展努力实现民生改善的政府。利用前一阶段参加省第十五期“高研班”赴美国学习培训之机,我对其民生领域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群众》2012,(2):19-21
记者:季市长,您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罗志军书记在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加强以增进民生幸福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主要标志。我们注意到,在建设“民生幸福工程”中,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比如您就提出了“改善民生要实在抓、抓实在”的鲜明观点。请您谈谈新时期民生幸福工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 《群众》2012,(2):49-50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民生工作各项要求,纷纷出台各种惠民措施。  相似文献   

7.
增进民生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我省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兄弟省市推进民生幸福工作的做法和经验,8月17日至25日,我率领部分省政协委员围绕"推进民生幸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课题赴四川、湖北两省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期间,委员们无论是在与省、市、区(县)负责同志的相互交流中,还是在与普通百姓、村民、寨民的接触交谈中,都能感受到上下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都能体会到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幸福祥和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吴洪彪 《群众》2012,(11):62-63
民政工作服务民生、连接民心。民政工作做好了,得益的是百姓、推进的是和谐。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全省民政会议精神,要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不断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为增进民生幸福、创新社会管理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跃华 《前沿》2012,(3):59-62
民生幸福是社会发展的伦理向度,回应和转换着“如何追求美好生活”这一古老的伦理问题,它以“美好生活”为本位,以国民幸福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以民生改善为政策取舍的依据和衡量发展得失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败的标尺。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公共服务的均等性、人民权利的充分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是一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民生幸福的伦理确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又好又快推进我省"两个率先"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八项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主席会议和张连珍主席的要求,7月上旬,我和部分委员赴安徽和浙江两省,就"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课题进行学习考察。安徽和浙江为我省近邻,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人文和社会环境与我省有较多相似之处,两省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沈健 《群众》2011,(3):26-30
民生幸福,是刚刚结束的省“两会”的热门话题。李学勇省长在报告中强调:“民生是为政之本!”就业、住房、低保、医疗、教育、文化、交通、养老、助残、脱贫,政府报告中整整用了900字谈民生实事,字字关情。  相似文献   

12.
陈新 《今日浙江》2012,(12):61-61
衢州市将紧紧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两富”目标,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总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建设浙江海洋经济的绿色腹地、山区经济的示范高地,打造神形兼备的人文生态城、开放包容的活力创业城、和美富庶的民生幸福城,加快在全省后发崛起和四省边际率先崛起,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国亮 《群众》2012,(10):36-37
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的重大决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硬任务,也是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础和核心。  相似文献   

14.
黄莉新 《群众》2012,(9):7-8
实施“八项工程”,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主抓手,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作的大局。我们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坚持以率先争先确立发展目标、以创新创造增强发展动力、以民生改善检验发展成果、以务实作风保障发展成效,全力以赴抓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一着...  相似文献   

15.
中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支撑力量。大力推进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中小微企业改革发展,是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国内外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推进“四化两型”战略.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莫涓 《中国民政》2012,(6):22-23
2012年,新疆自治区党委决定继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惠民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大力实施25类90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切实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新疆人民的幸福指数。民政工作作为保障基本民生的“兜底工程”,作为实施民生实事工程的重要阵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袁纯清同志在省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把“民生福祉有新水准”列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吕俭 《天津人大》2014,(2):23-24
“怀揣满腔热忱,心系一方百姓,始终在促进发展上用力,在关注民生上用情,在构建和谐上用心”。回望2013年,宝坻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各项职权得到了有效行使,与区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群众同心,为推动宝坻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的价值旨归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唯物史观价值旨归以新的时代意蕴,即民生幸福。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民生幸福有别于传统的民本思想而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以民生幸福为实践要求,为实现民生幸福指引了方向:致力民富,发展民权,提升民智,保障民安。  相似文献   

20.
王小鹏 《前沿》2013,(20):41-42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中国梦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统一,体现了“民生为根”;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的统一,体现了“民生为本”;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以”民生为基”.民生是中国梦的终极目标和最好诠释,以“民生为基”,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