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志祥 《学习月刊》2010,(6):149-151
在武汉市地税系统,他像一匹奔驰的,骏马,不知疲倦地在征管一线游刃有余地驰骋:他更像一名时代的弄潮儿,在浩瀚的税海里尽心尽力遨游前行。他满怀对党和地税事业的无限忠诚,把一腔激情、满腹智慧,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地税事业,为武昌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他应有的贡献。他,就是从税30多年、在局长岗位上工作10多年,  相似文献   

2.
《当代党员》2011,(4):1-1
八年来,他穿着胶鞋,走遍了全镇的坡坡坎坎。为抢救百姓,他一次次和泥石流、天然气井喷等重大灾害面对面;为了百姓致富,他一次次跑项目、找工程;为了挟贫济困,他一次次掏空腰包,自己家里甚至靠借钱过年……  相似文献   

3.
晓佳 《新长征》2010,(10):34-35
他的人生,多数时间在路上。这路,一条在脚下,他走了31年;一条在空中,他看了31年。他日复一日,奔走于长白山的深山林海之间,及时捕捉着输电线路每一丝变异。31年来,他奔走7万多公里,他首创了“采光巡线法”、  相似文献   

4.
2005年,他带着“音乐艺术人生”来到重庆,因此有了一次文化之旅。那一次,他让重庆大学的学子们感佩不已。2009年,他又带着一方印、一本书、一次展览、一堂讲座再次来到山城重庆。  相似文献   

5.
孟菲 《世纪风采》2006,(12):10-11
邓小平一向比较沉稳严肃,言语不多,这是他性格特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他含蓄、幽默、风趣,常常语出惊人,尤其是到了老年,他历经千锤百炼后炉火纯青的睿智、大度、开朗和坦率,时不时激发他爆出一段又一段精妙逗趣的话语。  相似文献   

6.
也许,时间会带走所有的记忆,但有一种精神将会在世间永存;或许,岁月会淡化所有的往事,但人民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曾使千百万人为之动容。他,就是陈建教。农民出身的陈建教现任石门县新关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主任,湖南省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走进他那间小小的办公室,记者就看到有一排高高的书柜.约四、五米长。  相似文献   

7.
孙修峰 《世纪桥》2013,(3):17-22
他早年在英国加入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抗日救亡、统战和情报工作;他是一位传奇人物:张学良认定他是大才;蒋介石亲授他一项重要使命;他与以高官相诱惑、以杀头相逼迫的戴笠斗智;他深受周恩来的器重与关爱;他最早站出来批判陈伯达,而遭康生,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最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在他看来,《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他反感这种修史原则,但作为学者、政治家、军事家,他对这部史书的情感却是极其浓厚的。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书,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现实计。他强调活读《二十四史》,从历史的后院走到现实的前院,借史喻今,借史明理。他在阅、批这部史书的同时,还不断地把从中获得的大量史料连同自己的读书心得绘声绘色地、寓以哲理地运用到他在不同场合的谈话、演讲、报告以及不同时期的著述中,这些自然比他对这部史书的批注内容还要丰富。  相似文献   

9.
邓林 《学习导报》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10.
孙修峰 《世纪桥》2013,(6):17-22
他早年在英国加入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抗日救亡、统战和情报工作;他是一位传奇人物:张学良认定他是大才;蒋介石亲授他一项重要使命;他与以高官相诱惑、以杀头相逼迫的戴笠斗智;他深受周恩来的器重与关爱;他最早站出来批判陈伯达,而遭康生,  相似文献   

11.
邓林 《新湘评论》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名普通的农民,他总是穿戴整整齐齐,一条标志性的领带让人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严谨而儒雅。此刻,在记者眼前,他呈现的是一摞科技种养殖日记,字里行间,透着真情。十多万字的民情日记,架起政府和民众间的沟通桥梁。他就是勤劳致富、扶贫帮困、维护稳定的锦屏县茅坪镇新建村支书吴才渊。  相似文献   

13.
许人俊 《湘潮》2013,(9):52-56
1958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矛头直指担任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萧克。他遭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共事多年的老战友贺龙、王震,十分同情他,经常看望、安慰他,他深感宽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决不会消极。王震还希望他能到农垦部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建设》2014,(5):59-61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和许许多多普通的家长一样,疼爱子女,期望他们能够成才,将来有益于社会。毛泽东一共有过10个子女,为革命先后献出了7个。作为父亲,他的内心是沉痛的,所以他对幸存下来的孩子的爱更为热烈、深沉,因此,“爱”是贯穿在他教子思想中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15.
在校期间,他顺利通过俄语四级、英语六级考试,高票入选全军第一批国防生。2002年,他以全系第一的优异成绩从东北大学毕业。2005年,他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了电子工程学院一年的培训学习,入选总参通信对抗新装备保障人才库。如今,他已是沈阳军区某部的一名工程师。他,就是姜延涛。  相似文献   

16.
齐会超  刘亚军  代中专 《党课》2014,(19):69-71
从一名技校生到中石油技能大赛冠军,从一名普通修井工到全国劳动模范,他带领班组创下了安全生产无事故、施工质量无返工、环境保护无污染,年平均修井120口的好成绩。从事修井行业14年,他始终以铁人为榜样,不畏艰苦,扎根一线,闪光的荣誉记录着他艰苦奋斗的坚实足迹,折射着他知难而进的进取精神,更蕴藏着他甘为石油事业奉献青春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7.
七彩风铃     
《党建文汇》2001,(2):42-42
那个男孩患了小儿麻痹症,落后的医学无法救他。他成了瘸子。因此,他的童年、青年时代是在痛苦中度过的。在这个世界上,他是一名需要照顾的人,说白了,他就是“残疾人”。在别人或怜悯、或嘲笑、或漠然的眼光中,他的内心充满了自卑。他被自己的缺陷深深地击中了。他的名字叫罗斯福,美国人。  相似文献   

18.
许力 《党建文汇》2009,(4):54-54
他做生意发了财,成了大款?一天,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好在事故不大,他只是划破了层皮。在等待维修车辆的时候,他忽然想到这附近是他父母的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了。在这个地方出了并不大的车祸,是不是父母在想着他,想让他回家一趟?为表孝心,他特意在父母家住了一夜。第二天走的时候,他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西装,发现衣服上破损的地方已经被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好。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  相似文献   

19.
彭仲文  陈秧林 《湘潮》2008,(5):48-49
在邵阳,他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四十出头,皮肤黝黑.神态憨厚,穿着简朴,就像一位大山里的农民。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他,却有着极不平凡的一面:他是湖南省瓜类研究所所长、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党的十七大代表。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西瓜育种专家孙小武。  相似文献   

20.
目光炯炯有神,脸上始终挂满笑容,没人能想到42岁的他同病魔斗争已经9年。面瘫、胰腺炎、尿结石、膀胱癌、糖尿病、肩周炎,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疾病,竞集中到他一人身上,却没能把他打倒。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他所从事或主管的工作多次被市、区评为先进,他还荣获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这个铁打的汉子就是重庆市监狱劳动改造科副科长陈庆。他用乐观筑起一道生命的长城,捍卫着工作了20年的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