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 《学理论》2013,(32):326-327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一个新视角,将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作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切入点,提出缓解我国大学生资源性事业问题的对策如下: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分割,特别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市场分割;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大学毕业生要建立在职搜寻机制,取代失业搜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造成我国失业的原因 ,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失业问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最大限度实现就业,是推进“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而急迫任务。本文在以“六重六轻”的形式高度概括了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基础上,分别有针对性地从高校扩招、高教改革、就业能力、单位用人、择业服务和就业理念等六个方面作出全方位分析,进而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尽早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4.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有力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在我国存在着大量劳动力的“虚假就业” (或称隐性失业 ) ,而经济体制的改革却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成为目前我国扩大就业 ,促进再就业和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的失业现状目前,我国正处于第四次失业高潮的延续期。根据有关部门数据,2001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80万人)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00多万人)为1200万人左右,2002年达到1400万人左右;若加上国有事业单位、城镇集体企业与事业单位,大专以上和高职毕业生以及农民工失业者,我国估计2001年城镇实际失业人员约1900万人左右,2002年也在1900万人左右。城镇真实的失业率大约在7%—8%左右。下岗职工再就业能力愈来愈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由1998年的50%,降至为2001年第三季度的19%。即使按再就业率30%计算,这些实际失…  相似文献   

6.
失业是全球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失业成因及治理对策,分析其经验得失,以便为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周虹 《学理论》2011,(15):261-262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我们所不得不重视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他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笔者的一些应对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与社会制度无关。我们应正视失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从法律法规上保证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攀升和金融危机的持续,原本在各种招聘会上已司空见惯的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今年显得尤为突出。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复杂成因,要着力通过发展生产力、增加就业机会,健全法律支持与保障,切实维护女性公平就业合法权益,完善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等举措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也谈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玲楠 《学理论》2009,(9):184-185
始自1999年的高校扩招,历经近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显露出“就业危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高校的就业教育,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环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李杨 《学理论》2013,(17):75-77
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进行溯源分析,采用经典的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大学毕业生失业原因,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重第三产业发展;加强校企合作;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化;引导和鼓励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去工作;鼓励自主创业;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就业能力的内涵及概念提出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辅导员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袁畅 《学理论》2009,(12):119-120
高职院校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为宗旨,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改善就业创业服务,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从而保障学生满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脱离,导致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法制教育没有受到重视.把法制教育和就业指导充分结合起来,对大学生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法制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掌握与就业有关的法律规定,增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用性,提高大学生解决就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应当注重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加强社会法方面的教育,注重诉讼与维权方面的法律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5.
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爽 《学理论》2009,(9):99-100
在高校大学生队伍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大学校园中数量较大的学生群体,他们处于弱势地位,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人群。如今,贫困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创建和谐校园中不容忽视而又意义重大的内容。那么,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怎样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此,本文阐述了实现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提出了缓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工作建议,以期提升和增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张春华 《学理论》2010,(25):231-232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社会发展的新问题,学生、学校、社会如何化解矛盾,协调需求平衡,破解就业难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兴国,人才兴国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是人才资源大省,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中大学生有着怎样的期望和趋向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得出一些结论,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33)
分析了近几年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现状,并结合艺术自身的专业特点,为提高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严峻就业形势提出了几点策略,同时也为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培养模式上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2)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凸显。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制度法规建设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刘雪  路遥  仲伟伟 《学理论》2013,(4):103-104
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普通高校已经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教育的问题。结合目前毕业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中存在的误区,提出契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提出赢在起跑线,尽早进行职业规划这一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