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友》2006,(6):42-42
1995年,我在工作中不慎从高空跌下后,诊断为脊椎脱位。2000年被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7级伤残。2005年旧伤复发需要住院及门诊治疗。工伤保险机构说,我的治疗费应由企业全额支付,工伤保险部门只负责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所发生工伤人员的医疗费用。但企业也拒绝支付。我们企业是2002年开始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请问:我的治疗费究竟应该怎样处理?  相似文献   

2.
《工友》2011,(1):34-35
因工受伤,享受工伤待遇,法律有明确的规定。若工伤职工严重违纪或者违法了,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因工伤职工的过错被解除劳动合同,他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栏目主持:潘荷花  相似文献   

3.
工友 《工友》2007,(11):49-49
《工友》编辑部: 我公司一位职工系1级伤残,完全依赖护理。其在享受伤残津贴和护理费期间,旧伤复发住院治疗,因护理费不够支付护工报酬,其家属要求单位全额支付护工报酬所需差额。现单位同意支付部分补贴,以弥补护理费用差额,但与职工要求仍有差距。请问,工伤职工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实际护理费与法定护理费的差额?  相似文献   

4.
谭立独  刘艳玲 《工友》2012,(12):8-13
工伤的处理,理论上只需要经过工伤认定、伤残等级评定,就可以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赔偿的具体数额。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工伤案件的处理,往往要经过纷繁复杂的过程,最高可达21道程序。等所有程序走完,起码也要个三年五载。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很懂得“玩程序”,致使工伤职工还未等程序走完,便“被拖死”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果老板再玩个“金蝉脱壳”,则可能陷入赢了官司,输了“血本”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5.
河南石油勘探局职工刘刚因工受伤,但迟迟得不到工伤认定,被迫病退;后被认定工伤后,却不能完全享受工伤待遇,又不得不走上了漫长的工伤维权路。2009年8月3日,59岁的刘刚终于在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领到了28万元的赔偿款,至此,这起22年的工伤维权案终于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6.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4,(12):32-32
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可以兼得吗?案例:去年年底,我出差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我丧失劳动能力。我受伤后,公司为我申报了工伤并得到了社保部门的认定。在伤残鉴定作出后,肇事车主赔偿了我21万元。我认为,这些钱不足以弥补我的损失,遂要求享受工伤待遇。而公司认为,我已获得人身损害赔偿,无权再要求工伤赔偿。请问公司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7.
谭立独 《工友》2012,(5):8-11
17岁,花一样的年纪。而吴莎,却因患上了职业病不幸瘫痪。在经历了劳动关系确认(仲裁、一审)、工伤认定(复议、行政诉讼)、伤残等级鉴定(鉴定、再鉴定)、工伤待遇之诉(仲裁、一审、二审)等纷繁复杂的程序后,二审尚未判决之前,公司却人间蒸发,与吴莎一起的三位工友,如今只能傻傻地住在医院,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8.
互动信箱     
《时代风采》2014,(15):29-29
单位不帮我进行工伤评残怎么办?案例:我退休前腰部受过伤,当时没有进行工伤评残。现在到医院按工伤看病时,需要工伤评残证明,我没有该项证明。前不久,我让单位帮我进行评残,单位领导说,太久了,不好办。请问,我垓怎么办?说法: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您所说的情况需要区分是否进行过工伤认定,如果没有进行过工伤认定并且已经超过一年,则无法进行工伤认定,也无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评残)。因为该条例第17条明文规定,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间为一年。  相似文献   

9.
王景龙 《农村青年》2014,(12):52-53
由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由于规章制度不落实,工伤事故时有发生,生产领域职工伤亡从没间断过。为了保护工伤职工的利益,为了使工伤职工及时得到救助,国家建立了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就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致伤、致病、致残、死亡时依法所享有的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0.
《时代风采》2011,(15):15-15
7月19日,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发布公告,就昆明市的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和统筹地区以外就医交通食宿费标准进行了明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工伤致残人员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评定不够规范、工伤保险的覆盖面低、工伤人员的医疗康复问题未得到重视、工伤人员回家后的护理待遇偏低、工伤致残人员之间的待遇差别较大以及他们继续就业面临许多困难等。解决的办法是:完善工伤保险法律体系,实行工伤保险工作的社会化,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参保意识,扩大工伤保险的征缴范围,调整工伤致残人员的保险待遇的支村范围和标准,重视工伤致残人员的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和就业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叶小钟 《工友》2011,(7):40-40
针对农民工发生工伤后医疗救治难、申请工伤认定难、劳动能力鉴定难、待遇落实难的问题,山西临汾市工伤保险管理鉴定服务中心于2006年,在全国首家推出“一垫三优先”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工友》2011,(10):24-25
《工友》编辑部:小张在一家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厂工作,前不久,他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工厂声称对此事概不负责,于是小张向当地人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人社部门以主体不合格为由未予受理。请问,工伤认定部门能否进行工伤认定?未经工伤认定又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是否必须用人单位提供营业执照?柯明虎  相似文献   

14.
职工因见义勇为负伤,能否纳入视同工伤,实践争议不断。在法律规定模糊的情况下,指导案 例 94 号运用目的和体系解释,将见义勇为,即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负伤行为纳入视同工伤。但该案裁判要旨 的射程及与《工伤保险条例》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关系仍需厘清:《条例》该项规定应当限缩为维护公 共利益所面临紧迫危险而负伤的行为;本案的裁判要旨应为:“职工见义勇为,为制止公共利益面临紧迫危险 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受到伤害的,属于视同工伤情形”;以“抢险救灾行为”为参照物,见义勇为行为与该项规 定具有一致性。裁判要旨的射程为“保护公共利益所面临的紧迫性行为”。因此,勇于救人而负伤可以纳入视 同工伤。最后,社会效果考量也是解释过程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蒙景辉 《工友》2009,(9):50-51
青海省决定:从7月1日起提高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这一举措使全省2500多名工伤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受益。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8,(2):44-44
《工友》编辑部:我公司一位职工内退后,被某街道办事处聘为工作人员。前不久,这位职工在工作中遭遇暴力受伤。请问该职工所受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其用人单位该如何确定?马民微  相似文献   

17.
曹旭峰 《工友》2007,(9):8-11
近几年,本刊曾多次报道职工伤残后被老板赶出厂,或是老板用威胁、欺骗手段签订“霸王条款”,使伤残职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案件。这些伤残职工为了追讨自己的“工伤”待遇,经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心酸历程。本文主人公张克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一次工作中受伤致残后,用人单位在其伤未痊愈时,就将其“一踢了之”,致使他一家人生活陷入绝境。在辗转追讨“工伤”待遇无果的情况下,他悲怆的喊出了“请锯掉我的左脚!”  相似文献   

18.
治军  永兴 《工友》2015,(2):20-22
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工伤保险参保覆盖率低、一线建筑工人特别是工伤农民工维权能力弱、工伤待遇落实难等问题比较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于2014年12月29日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103号),就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切实维护建筑业职工工伤保障权益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08,(12):34-35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简单明了的规定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仍然遇到了一系列的追问:“上下班途中该如何界定?是否对上下班的时间及路线有要求?尤其是在有实际侵权人的情形下,工伤职工得到工伤赔付后,主张民事赔偿能否得到支持?这已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请看——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11,(1):32-32
《工友》编辑部:我们公司给职工发放的劳动报酬名目很多,有各种津贴、补助、加班工资、绩效奖金等。请问,这些都应当作为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待遇的计算内容吗?停工留薪期待遇应包括哪些项目?应该计算什么时间段的工资福利待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