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毛泽东和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位极为重要的人物.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王明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一切从本本出发,害人害己,最终还害了革命.毛泽东和王明之间没有友谊可言,但有过二十多年不得已的交往:王明曾反对、排挤毛泽东;毛泽东亦发动整风运动以肃清王明教条主义的影响.但毛泽东对王明一直采取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让他边工作边认识错误,以期达到新的团结,但收效不大;而王明则始终反毛泽东不止,至死坚持错误.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一度在党内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党的团结统一,给党的各项工作造成一定损失。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遭到毛泽东等的坚决抵制,后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中共中央克服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当时任弼时在共产国际,他为抵制王明的错误路线做了大量工作,为我党克服、消除王明右倾错误路线的影响,统一全党步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中共历史上,王明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目出现的教条主义者,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夺取了最高领导权,上台伊始,他就对毛泽东等持不同意见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走上中共领导  相似文献   

4.
康生是一个惯于观察形势、搞政治投机的人。1937年,康生与王明、陈云离开苏联回国后,认定王明在与毛泽东的较量中必败无疑。因此,康生在表面上仍然与王明十分亲近,经常与王明交谈各种问题,但随后便跑到毛泽东住处,报告王明  相似文献   

5.
拥护王明“进攻路线”1931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被捕叛变。共产国际代表米夫指定王明为中共中央代理总书记,主持党中央工作。这样,王明借此加紧推行他比“立三路线”更加“左”倾的冒险主义错误路线。本来六届四中全会决议对以毛泽东为首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是充分肯定的。王明代理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于9月1日给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发出长达1.2万余字的指示信(即“九月指示信”),以大量篇幅严厉批评苏区中央局和总前委及其领导人“缺乏明确的阶级路线与充分的群众工作”,句号于立三路线的错误尤其是国…  相似文献   

6.
1931年扩大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在共产国际支持下成为政治局委员,开始了“王明路线”统治全党的时期。王明及其支持者对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相继剥夺了其在中央苏区党、政、军的领导权,并试图将他送去苏联。但是共产国际十分赞赏毛泽东的工作成就,反对对其打击,并阻止了将毛泽东赶出中央苏区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30年代初,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在米夫的支持下一跃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此,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路线在党中央开始长达四年的统治,其结果是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漫漫长征。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成为中共领导层的核心和领袖,而走下权力巅峰的王明则去苏联,在共产国际任职。抗日战争初期,王明回国。他以共产国际自居,目空一切,独断专行,颐指气使,企图夺取中央最高领导权。毛泽东同王明的错误观点和路线进行坚决的斗争,排除了王明机会主义对权力的挑战。党的七大最终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梁磊 《党史纵横》2002,(2):30-31
王明,这个曾是毛泽东最大的对手,却于1940年写下了《学习毛泽东》,这是怎么回事呢?王明生于1904年,安徽六安人。1924年,王明入武汉商科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25年,王明被党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入学后,王明很快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当上了中山大学学生公社主席,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基础。1929年,王明回国,仅被任为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很快王明就时来运转。1931年,王明在米夫的提携下,当上了江南省委书记(习惯称为江苏省委书记)。不久,…  相似文献   

9.
1941年,王明在延安生病了,治疗期间,发生过一次医疗事故,使王明出现药物中毒症状。这件事本不稀奇,王明在国内工作期间从未重提这件事情,但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50年》中翻了出来,诬蔑说这是毛泽东指使人  相似文献   

10.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曾给革命事业造成巨大损失.遵义会议后,党中央虽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克眼了王明的“左”倾错误.但还没有把它提高到政治路线的高度来认识,更没有对它思想方法上的主观主义和组织上的宗派主义进行清算.抗日战争初期.王明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不能不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王明所犯两次错误,都以教条主义为其基本特征.为了克服教条主义,从根本上端正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至六届七中全会期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了一场彻底清算王明教条主义的斗争,并最后形成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而使这场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与王明围绕中国革命道路如何走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并外化为领袖地位的角逐。斗争的导火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开始王明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而一度居于上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是转折点,毛泽东得到了党内大多数和共产国际的支持而确立了自己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此后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彻底清算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毛泽东的党内领导地位全面树立和巩固。在与王明角逐领袖地位的斗争过程中,毛泽东探索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相似文献   

12.
五一期间,王明驾车去河北承德自助游,朋友张沛正巧也打算趁着假期去游玩,就和王明商量搭乘轿车一同前往。高速公路上,王明边打电话边开车,不小心追尾上了前方大客车,造成张沛全身多处骨折。交管部门认定,事故中王明负全部责任。出院后,张沛将王明起诉至法院,索要医疗费和误工费2万元。  相似文献   

13.
《党史天地》2007,(8):67-70
毛泽东电令红二、六军团、32军组成第二方面军 贺炳炎、顿星云、朱玉庭等将领抢渡金沙江、过草地向川甘前进 遵义会议后,结束了王明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35年2月1日,中央军委给红二、六军团电示:  相似文献   

14.
1940年冬季,中央党报委员会的负责人王明,就是那位从苏联回来不久、自称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的人,把新华社社长向仲华唤到他的住宅发了一顿脾气。他拿出新华社1940年的总结报告往桌子上一扔,面带怒色地问:“新华社的工作归我管,为啥不把报告先交给我看?”原来,是送毛泽东的那份新华社工作总结报告,经毛泽东批示后转到了王明的手中。毛泽东及时详细地翻阅了这个报告,并做了态度十分积极、明朗的批示,转王明所负责的中央党报委员会,以使党报主管部门能充分认识到,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务必重视和进一步加强新闻通讯工…  相似文献   

15.
博采之窗     
王明,这个曾是毛泽东最大的竞争对手,却于1940年写下《学习毛泽东》一文,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1940年5月3日,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在延安举行开学典礼,王明在会上作了《学习毛泽东》的演讲。他说:“对于青干学校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王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王明,20世纪30年代他推行的“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达四年之久,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尽管如此,当王明奉共产国际之命从莫斯科回国参加抗战时,毛泽东亲自去延安机场迎接,并称他回到延安是“喜从天降”。然而,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自居的王明又是如何对待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呢?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朱德等来到延安机场,给隆冬的延安机场增添了热烈喜庆的气氛。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上,毛泽东致词说:欢迎从昆仑上下来的神仙,欢迎我们敬爱的国际朋友,欢迎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们。你们回到延安是一件大喜事,这就叫做“喜从天降”。毛泽东说的这些“神仙”和国际朋友,就是从莫斯科回到延安的王明、康生等人。从“左”倾教条主义到右倾错误的萌芽在1931年1月7日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粗暴干涉中国共产党的内部事务,全力支持王明,使得连中央委员都不是的王明,一步登天,不仅成了中央委…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成为中共领导核心后,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检验,得出刘少奇是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的判断,得到党内高级干部的一致认可。特别是1937年白区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对以前白区工作上的左倾错误的尖锐批评,和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强调独立自主、反驳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观点,毛泽东给予高度赞赏和支持。刘少奇从此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刘少奇一直是排在毛泽东之后的第二把手。他几乎参与了党中央的所有重大决策,在毛泽东不能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代理主席职务,在中央工作分为一线二线后主持一线工作。但不能因此认定他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1961年毛泽东同蒙哥马利的谈话中说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应更多地是出于外交策略考虑。  相似文献   

19.
正在毛泽东故乡韶山正北偏西约300公里处,有一座小县城叫"南县"。1904年8月19日,在南县南洲镇火箭村诞生了一名男婴,他就是后来成为我军早期名将、29岁被王明"左"倾路线执行者冤杀、建国后被毛泽东誉为"共和国第一烈士"的段德昌。初次相见,段德昌给毛泽东留下深刻的印象1921年4月下旬,毛泽东以湖南省督学身份,与新民学会会员易礼容、陈书  相似文献   

20.
1937年底,王明自莫斯科回国后,总想凌驾于中央之上。开始,毛泽东等同志留他在中央工作,他不同意,非要到外面工作,这是他不愿与中央合作的表现。到长江局后,他又处处闹独立,不听中央统一指挥,下面两例就是他对抗中央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