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3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3〕96号文件),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职工因为改制而改变原国有身份该不该得到经济补偿?原国有企业职工因为改制而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该不该得到经济补偿?用于职工身份置换的经济补偿金被改制后的非国有企业使用是有偿还是无偿?这三个问题,一直困扰了陈铁山等人10年。  相似文献   

3.
袁娜 《天津律师》2005,(1):36-37
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潮的再次袭来,有关国企改制中一些相关事项的妥善处理,如职工安置、债务债权处理等问题.成为了每个拟改制企业(以下简称改制企业)都切实关心的焦点.其中改制企业占用土地的使用权处理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企业清产核资工作中,不少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陆续反映了一些新的清产核资政策、报表等方面的问题,现解答如下:一、关于正在进行改制的企业清产核资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以下简称96号文件)有关规定,国有企业在改制前,首先应进行清产核资,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再进行资产评估。在清产核资基准日之前,若企业经国资委批复将要或正在进行改制,但尚未进行资产评估或仅对部分资产进行评估的,应按96号文件要求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若企业在96号文件下发…  相似文献   

5.
吴凯 《行政法制》2005,(1):19-20
武汉开关有限公司是由原武汉开关总厂改制而组建的以内部职工持股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前武汉开关总厂是地方国有中型企业,有在职职工1300余人,离退休职工约1000人,企业包袱较重,艰难度日。2000年下半年,武汉开关总厂为贯彻武汉市委、市政府“退二进三”方略和国有企业改制精神,由江汉区整体搬迁至黄陂盘龙经济开发区,并被确定为武汉机电行业改制的试点企业。经过武汉市国资办和武汉机电国有控股(集团)公司的批准,武汉开关总厂按有关要求和武政办[2000]102号文件精神实施了改制,由原国有企业改制成为民有民营的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国企身份转为民企员工,分别以取得公司股份或以现金两种形式得到补偿。2001年4月武汉开关有限公司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公司正式挂牌营运。公司股份中以工会社团法人代表的员工股份占92.37%,公司领导班子占7.63%,其中董事长个人占2.66%。  相似文献   

6.
法律问题:一道绕不过的坎儿株洲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中央、省、市属的各级国有企业比较多,相应地改制任务也比较重。2003年列入改制计划的市属国企达113家,省属10家,并启动了11家非计划内的国企改制。目前,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任务的企业近70家,占应改制企业的57%。改制共涉及职工6.9万人,已置换身份或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关系2.2万人。应该说,我市的国企改制开局是良好的,进程是平稳的。但是随着改制进入“深水区”,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法律问题。一方面,国企改制作为一个十分繁杂的系统化社会工程,既关系…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於200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司法解释》作为处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依据,对规范人民法院审理这一类案件,以至规范企业改制行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制涉及法律关系复杂.具体事项繁多,其中蕴涵着诸多的法律风险。尤其是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会涉及债权债务处理.职工安置.国有资产管理.国家对特定行业管理等多方面问题.如不能逐一妥善解决.就会功亏一箦.前功尽弃。改制方案设计无疑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环节,改制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改  相似文献   

9.
浅谈国有建筑企业改制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国有建筑企业改制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改制的进程中,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改制的顺利进行并保持企业的发展呢?本文结合南宁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改制的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一是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保证企业的稳定;二是合理进行股权设置,引导职工明确股东和职工的关系,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发展;三是结合实际,塑造新型企业文化,为改制后的企业发展提供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庞标  郑刚 《天津律师》2004,(4):26-27
近年来,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步伐的加快,涉及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缺乏统一、严密、规范的法律法规约束和强有力的监管,制约了交易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在一些地方甚至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日前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社区重建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国企改制社区重建关系到企业改制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改制后社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以对湖北省赤壁市蒲纺集团改制过程中社区重建为个案,分析了社区重建过程中社区的自我整合状况,为同类社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然而,在国企改制中,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却往往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如社会保障不落实,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民主政治权利不落实等等。如何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保护职工权益,是国企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欲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以完善有关法律规范为进路,进行有关专门立法、提高法律规范层级、健全社保法律体系、加强法律程序规定,全面维护国企改制中的职工权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行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国有企业改制是党中央工作的重点,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难点.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企业改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制能否顺利进行、改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闲有资产的增值、企业自身的发展、职工个人利益。总而言之,  相似文献   

14.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性质及法律关系,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性质分析,企业改制的法律性质尤其是在法治化模式下的企业改制可以从多角度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5.
企业破产改制工作是金属材料分公司2008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改制工作已基本结束。在分公司党政工团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实现了平稳过渡,职工队伍保持了基本稳定。但改制后,职工身份已发生了变化,用工制度的改变将会给职工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变化,职工短时间内较难适应这一改变。如何帮助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尽快适应这一形势变化,成为企业改制后生产经营的一支生力军,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日前,为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郑惠 《法制与社会》2013,(34):79-80
党的十五大以来,各地认真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和国有企业改制的多种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国有企业改制发展至今,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持久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改制的深入,改制期间的职务犯罪不断发生,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企业经营困难,改制进程缓慢,也在一定范围内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因此在打击国有企业改制期间职务犯罪同时,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也十分重要.本文拟通过对5年来湘潭市岳塘区人民检察院查办国有企业改制期间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国有企业改制期间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而提出一定的预防对策,以期能预防该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国企改制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改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制经过了由最初的行政措施的试行到中央政策主导与推动再到以法律为保证的规范发展这样一个复杂的、多维度政策化到法治化的历史变迁过程。而真正步人以法治指导改制阶段,则是在1993年以后。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进入了一个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阶段,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一大批重要法律的出台后,法治化才逐渐提上日程。国企改制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张驰 《法人》2004,(5):94-97
在调查公司土地被奇怪出让的过程中,甘肃天水市北道区医药公司的职工竟然发现自己所属的公司的母公司已经被改制为一家家族式的股份公司,而且股份公司竟然依旧控制北道区医药公司这家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一家国有粮油企业改制后,成为了民营企业。但在改制之后,这家企业遭遇了“被国有”的命运:法定代表人被罢免,企业被决定清算,公安、审计插手,政府部门贷款千万元安置职工,企业资产被决定处置……最后的结果是:企业停产,职工回家,厂长告状。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改制中土地使用权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改制的目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制中的土地使用权处置是企业改制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土地使用权处置有多种方式,每种处置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需要探讨充分发挥土地资产效益、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有企业改制和发展的土地使用权处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