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据统计,2004~2006年间,湖北省杀人抛尸案破案率79.4%,低于同期命案破案率91.7%。抛尸案现场多为野外现场,现场遗留痕迹物证少,加之抛尸案尸体隐匿,发现时尸体腐败较为严重,给尸源认定造成难度,使得杀人抛尸案破案率较低。鉴于此,笔者收集了52起湖北已破杀人抛尸案件资料,对杀人抛尸案件的作案人、作案地、作案时间指向性进行归纳,提出了杀人抛尸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杀人现场一般都有血迹,犯罪分子为了隐瞒犯罪事实往往抛尸后对杀人现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杀人现场由于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直接影响了案件迅速侦破。笔者通过研究杀人案件血迹的特点和分布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杀人现场血迹寻找的重点部位和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6年7月1日和10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先后发生2起第一现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不在芜湖的杀人抛尸案件,芜湖市两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包装尸体(尸块)的包装物入手,摸排线索,层层推进,不断缩小侦查范围,结合其他侦查手段的运用,在未查明尸源之前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从而迅速破案。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完全突破了侦破杀人抛尸案件必须从摸排尸源——确定死者身份——调查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因果关系)——锁定嫌疑人的传统侦查思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侦查理念。  相似文献   

4.
无名尸体案件,可分为无名完尸案件、无名碎尸案件和无名白骨案件等三种类型。无名尸体案件具有如下特点:1.多采用异地作案或作案后异地抛尸,其目的是为了切断与被害人之间的联系,借此迷惑侦查,逃避法律追究。2.多为熟人关系。如果查出死者身份,作案人就很容易暴露出来。因此,作案人会想尽办法切断与被害人之间的联系。3.尸体身上没有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或物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或者是由于被害人未随身携带任何证件,也没有其他物品能够表明其身份;  相似文献   

5.
<正> 在杀人分尸案件中,杀人和分尸几乎都是同一人或同一伙人实施。本文作者遇一例杀人分尸分别为互无关联的人所为,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 骆某,女,23岁。某年1月,在京广铁路某路段旁干枯的排水沟内,发现骆某被肢解的尸体。现场勘验见尸体被旧家俱、杂草、树叶、树枝等覆盖,呈仰卧状躺在排水沟中(照片1),两下肢在髋关节处  相似文献   

6.
植物DNA检验技术是利用植物遗传性状的稳态性对关联植物物证进行检验鉴定的手段。将该技术应用于现场重建,应基于植物物证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活动环境具有"重大关联性"。从命案现场重建的需求上看,应围绕犯罪嫌疑人及其可控物品中附着植物与现场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被害人尸体(尸块或尸骸)及其随附物品中附着植物与中心现场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疑似侵害物及其附着植物与嫌疑人行为关联植物的种属同一性判断等三个角度或层次进行检验和综合分析。植物DNA检验技术可阐明物证的时空运行停顿规律,为命案现场重建工作提供一种参考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侦破杀人碎尸案件有多种途径,其中藉法医学勘验现场发现、拓展信息破案则是最重要的途径。杀人碎尸案件有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抛尸现场、移尸过程中形成的移动现场和轨迹性的现场。杀人碎尸案的现场勘验是一项以应用法医学技术为主、融汇多学科技术的庞大工程,最常参与的有痕检技术、理化检验技术、影像学技术、警犬学技术,运用和涉及的知识有医学各科、食品卫生、昆虫学、植物学、水文学、地质  相似文献   

8.
由于犯罪分子在杀人后,对尸体进行肢解破坏,并把尸块分别抛弃,因此,碎尸案的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比较隐蔽,抛尸现场多且复杂,被害者身份不易查清,这些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但同时也使犯罪分子暴露了更多的犯罪信息。碎尸案除具有一般凶杀案的共性外,还有其本身独有的特点。碎尸案的杀人原因由于受"杀人偿命"的刑律长期警诫,案犯一般不会铤而走险,贸然杀人,所以凶杀案必定有着重大的内在原因——即使这种原因在其他人(局外人)看来并不以为然,甚至在误杀或伤害致死的案件中也是如此。一、案犯与被害人在生活中有着密切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恶劣,矛盾渐深(1)夫妻双方关系恶化(或一方有外遇),一方强烈要求离婚,另一方却因各种考虑而不愿意,于是主动要求离异的一方把  相似文献   

9.
杀人碎尸案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人碎尸案往往由于案犯碎尸手段多样,抛尸地点复杂,从而增加了此类案件的尸检及侦破难度,本文通过对50例已查破的典型重、特大杀人碎尸案件作一回顾性研究,探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尸检方法,以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收集1996~2000年发生的已查破的50例杀人碎尸案件资料。1.2方法按杀人碎尸案的案由、受害人及罪犯基本情况以及二者关系、作案地点、碎尸工具、抛尸地点、尸块包装物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杀人碎尸案案由50例案中,因夫妻、情侣感情矛盾纠纷20例(40%);表4罪犯职…  相似文献   

10.
□据选择杀人时机判断选择合适的杀人时机,是犯罪分子预谋作案的一个重要方面。若杀人时机选择准确,多是熟人作案。如被害人刚存放在家中巨未即被抢劫杀害;乘被害人患病服药期间进行投毒;在被害人外出或返回途中,事先潜伏在必经路线,突然袭击等都反映出熟人作案的心理特点。□据杀人现场所处环境分析如果杀人第一现场较偏僻,被害人生前并不熟悉这一环境,在排除了被绑架协迫或拖拉到现场的情况后,多是被凶手哄骗至此;如果现场发现两人坐卧攀谈迹象或死者被害前经过精心打扮象去赴约,则更可能说明是被熟人杀害,多系因恋爱、奸情关系破裂引起杀人。□据现场物品状态分析待客住宿迹象:死者家中饭桌上若有茶水、碗筷酒菜、糖果等,有可能凶手与死者共同进餐、攀谈;据被窝、铺盖分析凶手若与死者共同住宿,可说明凶手与死者关系密切,多是朋友、同学、战友、亲戚关系等。现场物品变动变化情况:在盗窃、抢劫杀人案中,若现场翻动很乱,甚至价值高的物品未找到,说明凶手对被害人或现场不太熟;反之,作案目标特准,尤其财物存放位置隐蔽,作案人不经过仔细搜寻而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月14日凌晨浙江省某镇一住宅边的小巷里发现一具无名尸体,尸体身上捆着绳子。在现场无搏斗痕迹、血迹及其他遗留物,尸体身上也无身份证明和其他证件。经现场勘查认定这是一起杀人抛尸案件。在现场勘查中,发现死者右脚所穿鞋的后跟部有一块大约1cm2的光滑的磨损块,左脚鞋上却没有同样的特征。经检验确定此磨损块系长期磨损形成,且死者鞋底部干净,鞋底的踏、压磨损块不明显,依此认定死者身份为司机。其后跟部的磨损块是汽车司机在开车的过程中由于右脚长期的在油门和刹车之间转换而形成的。又因鞋底比较干净,因此最有可能的就是出租车…  相似文献   

12.
李硕 《刑事技术》2004,(3):37-39
近几年,发生在车辆内的凶杀案件日益增多,给现场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车内的凶杀案件现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车、尸同处,就是被害人的尸体在车辆上或在车辆附近;另一种是车、尸分离,车辆和被害人的尸体不在同一地方,有时最先找到车辆,有时先找到被害人尸体。车内凶杀案现场的勘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案件的性质,判断杀人的动机和目的.判明是抢车杀人还是抢劫杀人或其它;(2)推断作案时间;(3)推断作案人使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正>把心理学分析应用到法医检案工作中,就是在现场勘验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研究、揭示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尸体上的犯罪心理痕迹,同时分析被害者此前的心理状态。 他杀现场勘验中所见的心理表现 1.1 泄愤心理 多见于种种报复杀人案。有的泄愤报复案件累及被害者多人,如全家被害;也见于杀人后对尸体进行的破坏。这种死后对尸体的破坏,尸检往往可见数量较多,且主要集中于面部、胸部、阴部等部位的死后伤。  相似文献   

14.
1999年4月19日下午,满城县大册村发生一起命案,来满学艺暂住厂内的姚某某(男,30岁,湖南人)被杀。姚孤身一人住厂长办公室内,4月21日22时厂长刘某某等人在锅炉房内发现了他的尸体。刑侦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勘查。通过勘验发现厂长办公室为第一杀人现场,地面为大理石,用水清理过,床上血迹用被褥覆盖。锅炉房为第二现场,抛尸现场。技术人员在锅炉房的小池子内发现死者的衣服和擦拭在4月16日参考消息报纸上的不完整、不清晰的血潜指印,确定为罪犯所留。血潜指印在普通可见光照射下,用肉眼从不同角度观…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1日和10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先后发生2起第一现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不在芜湖的杀人抛尸案件,芜湖市两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包装尸体(尸块)的包装物入手,摸排线索,层层推进,不断缩小侦查范围,结合其他侦查手段的运用,在未查明尸源之前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从而迅速破案。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完全突  相似文献   

16.
1案件简介 某年4月,某区发生一起杀人抛尸案件,犯罪分子将被害人杀害后分尸抛入湖中。尸体打捞上来后,需捺印尸体指纹查找尸源。该尸体手指皮肤经过长时间水泡,表皮层已腐烂脱落,呈真皮层状态,已发白起皱。笔者首先按常规方法处理,酒精浸泡后注入生理盐水令指头饱满,采用油墨捺印,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1案例 案例1汪某,女,某日上午,被发现死于某租房内。经现场勘察确定为一起凶杀案件。根据现场及尸体情况,怀疑死者生前曾被性侵犯。提取死者的阴道拭子、内裤等送DNA实验室,经检验均未检见精子。后经过对现场的分析判断,嫌疑人可能会有吮吸死者乳头的可能性,遂提取死者的双侧乳头擦拭物,经检验在右侧乳头擦拭物上成功获得一男性DNA成分.后经DNA数据库比对认定张某为犯罪嫌疑人。张某被抓获后交代了强奸后杀人的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8.
1简要案情1999年某日,在城关镇董沟村的干沟内发现一具被掩埋的男尸。经法医检验,尸体轻度腐败,头面部有多处钝器伤,已经死亡30天左右,此系杀人移尸现场。在现场未找到痕迹物证和证明死者身份物品的情况下,经反复对死者每件衣物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在绿色棉大衣的左前襟内侧发现了“马某某”三个模糊字迹,为尽快查清死者身源,利用红外反射照相,对棉大衣上的字迹拍照后,认定为“马文涛”(见图1、2)。查明了尸源,并发现距移尸现场20公里的杀人现场,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及两名同案犯。2使用器材135单反相机;…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4年5月,辖区河道内相继发现多块人骨骸,由于尸源不明确,案件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2020年7月办案部门查明尸源,同时锁定谢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嫌疑人到案后,发现抛尸现场没有太多有价值的指向,分尸现场变为租房,缺乏完整的证据链。后从案发现场墙上发现可疑斑迹,从关联现场找到2014年嫌疑人寄存的装修工具、被子、床单及衣物等物品,但时间间隔久,物证存储条件差,物证检验面临种种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2012年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已侦破的24例杀人碎尸案件,从被害人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死亡原因、作案动机、尸块情况、碎尸工具、抛尸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杀人碎尸案中,被害人以女性为主(16例),犯罪嫌疑人以男性为主(23人),熟人作案22例。死亡原因主要为机械性窒息和颅脑损伤。作案动机多为情感纠纷。碎尸块数量多在20~30块,碎尸工具均为锐器,其中家用菜刀20例。多为多处、跨区域抛尸,抛尸工具以汽车为主。结论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鉴定中,碎尸块数量多,碎尸手段复杂多样,犯罪嫌疑人职业特征难辨,抛尸距离相对较远,多有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