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段时间以来,曾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灾难性后果的虚报浮夸现象在一些地方重又抬头,弄虚作假、以权定数、以数谋私的现象时有所闻。一些统计数字“水份”很大,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因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引起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不久前,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统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河南安阳县虚报乡镇企业统计数字问题进行了查证核实。结果表明,该县1993年上报乡镇企业总产值48.85亿元,实际为35.68亿元;该县1993年上报的“亿元乡”20个,“千万元村”125个,实际前者只有12个,后者只有86个;该县1993年上报乡镇企业实现税收8779万元,这次核实只有5197.6万元。1993年11月,该县为了保住自己在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提出:虚报浮夸就是腐败“全省各级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浮夸,对于在统计数字上有意弄虚作假者,对于纵容、诱迫、袒护下级弄虚作假者,要坚决严肃查处。”这是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近日在与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座谈时强调的。去年,河南信阳市、安阳县暴...  相似文献   

4.
浊流误国     
浊流误国四川荣荐文刃近年来,买官卖官这种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重新抬头,党的形象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对此极为不满。法学专家于宪最近指出,目前腐败现象已经由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扩散。有些不法分子叫嚣:“用共产党的钱去买共产党的权,...  相似文献   

5.
浮夸岁月     
’{瓤臧:浮夸岁月@羊夏  相似文献   

6.
戒浮夸     
浮夸是形式主义的一种典型表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这击中了浮夸风的要害。《决定》要求,党员干部要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坚决煞住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歪风,切不可浮躁浮夸。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眼下的浮夸歪风不外有三个特点。一是好大喜功,文过饰非。汇报工作,报喜不报忧,千方百计掩盖问题。讲成绩夸夸其谈,有一说三;讲问题躲躲闪闪,轻描淡写;出了问题,隐情不报,或者报轻不报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统计汇报,夸大成绩,报多不报…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7):121-122
清谈误国,这个成语说的是以王衍为代表的西晋名士崇尚虚无、空谈名理、无心国事、终至亡国的故事。将亡国之咎归诸清谈,既是当时士人痛定思痛的自责和反省,也是后人评说这段历史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正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就会说"忌语",把老百姓看成父母、亲人,就不会说"忌语"。《墨子·修身》指出,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大意是聪明的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双手用功而不争取功劳,这样的人一定会名扬天下。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官员或学者夸夸其谈、不务实事的故事。东汉南阳鲁阳人(今河南南阳鲁山县人)樊英,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习《京氏  相似文献   

9.
选拔干部要看干实事,培养干部也要靠干实事。年轻干部上来,靠捧着、哄着、保着不行,必须把他们放到改造世界的第一线,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通过办实事的过程受到磨练,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树立威望。只有这样的干部,人们才信得过,自己才站得住;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误选、误用的人暴露出来,淘汰下去。  相似文献   

10.
浮夸的传统     
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很深,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浮夸”就是这样的现象。 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西征关中,河间人田银、苏伯造反,被曹操的手下国渊平定。《资治通鉴》第六十六卷记载此事时,有这么一段:“破贼文书,以一为十;国渊上首级,皆如其实数。操大悦。”  相似文献   

11.
陈广昭 《党建》2013,(7):32-32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奢靡从来就与家国兴衰连在一起。“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正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整治奢靡之风,当前,奢靡之风的主要表现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譬如有的修建豪华楼堂馆所,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有的热衷于造节办节,劳民伤财;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总嫌不够;有的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由此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2.
俺叫“浮夸”,和大家久违了。年龄稍大些的朋友,对俺都很熟悉,过去俺说了不少假话、空话,做了不少假事、虚伪事,害过不少人,对社会也曾产生过很大的危害,本想隐退而去,反省一生,哪知,近来不少老朋友、新朋友“三顾茅庐”,苦苦哀求,甚为感动。无奈,只好再度出山,重整旗鼓,侍奉主人,报答赏识之恩。  相似文献   

13.
浮夸,俗称“吹牛”之谓也。把芝麻说成西瓜,把蚂蚁说成大象.把一分成绩说成十分成绩,甚至把豆腐渣说成一朵花,把预想的胜利说成已经到手的成功,只说好不说坏.只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文过饰非.都是浮夸的典型表现。浮夸之风,图虚名而招实祸,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有的小问题酿成大问题,最后形成溃堤之穴。有的使上级决策失去真实的依据,在宏观指导上形成错觉,导致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统计数字浮夸现象十分严重.社会上流行这样的顺口溜:“统计统计,三分统计七分估计”,“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失真的统计数字像病毒一样,在各行各业特别是经济领域滋生、蔓延、误导了决策、坑害了干部、败坏了党风,亟待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小谎误身,大谎误国。近年来,在雷霆万钧的反腐浪潮中,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动中,在各级巡视、环保督察中,公然对上级说谎、弄虚作假等行为多次被曝光。那些信誓旦旦、拍胸脯保证、处分决定到达前还在说谎的官员,上演了颇具戏剧性的官场现形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司马光评论所告诫的,君恶闻其过,  相似文献   

16.
张莹 《共产党人》2012,(12):54-55
正新闻浮夸不同于纯粹的虚假新闻。它有新闻的真实性因素,但记者在报道时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夸大,即本来是五六分、七八分新闻事实,却被说成了十分,使报道的新闻性可读性增强了,更吸引受众眼球了,却如注水肉一般,品质下降了,受众反感了。新闻浮夸是弄虚作假在新闻报道中的一种表现。目前,一些记者和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问题已引起从中央到各新闻单  相似文献   

17.
“浮夸症”     
下一次乡镇就叫深入基层;坐一趟公交就叫体察民情;看一眼现场就叫光临指导;照一张合影就叫联系群众;开一个大会就叫贯彻落实;挂一幅标语就叫广泛宣传;  相似文献   

18.
陈良 《学习月刊》2014,(5):52-53
卖官粥爵,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18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意味着,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罪。秦汉以后.如若出现财政危机.一些王朝也会通过卖官粥爵创收。  相似文献   

19.
在世人的心目中,蔺相如几乎是个完人。他的完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秦昭襄王意欲从赵惠文王手中夺取和氏璧,蔺相如保住了和氏璧。过了两年,秦王邀请赵王在渑池相会。席间,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鼓毕,秦吏即大书一笔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不干了,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少数领导干部中,流行着一种“浮夸风”,且大有蔓延之势,其主要表现有:一是拔苗助长。部分领导干部为了显示政绩,表现自我,求得职务升迁,在制定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时,随意超前,使本来要五年才能达到的目标,硬性规定三年完成;胡编乱造,虚报产值,从而造成提前完成任务的假相;有的领导干部还示意基层干部虚报数字,根据领导需要,随意提高诸如人均纯收入等类指标的数值。天长日久,势必“苗枯根坏”,其危害可想而知。二是瞒天过海。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或报送信息时,只栽花不栽刺,只报喜不报忧,看到成绩夸大说,遇到问题绕道走,极少将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