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秉志  黄芳 《中国法学》2003,(2):126-135
移交被判刑人问题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外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移交被判刑人协定 ,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刑事司法协助体系 ,为香港与外国执法机构之间移交被判刑人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对香港与外国移交被判刑人的原则、条件、程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为建构和完善我国移交被判刑人的刑事司法协助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两岸代表于南京签订的《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和司法互助协议》,突破了两岸在打击刑事犯罪方面的合作模式,构建了两岸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初步法律框架,但在逃犯移交方面仍存在某些不足。逃犯的移交不仅涉及到对犯罪行为的实际惩治,更是维护两岸法律权威的重要体现。本文指出应在"一国两制"前提下完善现有的两岸移交逃犯制度,解决两岸刑事管辖权冲突、刑事裁判的相互承认、双重犯罪认定及移交主管机关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刑事抗诉工作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机关的刑事抗诉工作 ,主要是履行对刑事判决、裁定进行监督的检察职能 ,目的在于通过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或裁定提出抗诉 ,实现对审判权的制约 ,保障刑事法律得到统一、正确实施 ,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 ,因而在检察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从近几年检察机关刑事抗诉的情况看 ,这项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表现在对抗诉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 ,对纠正错误裁判存在畏难情绪和各种顾虑 ,对刑事抗诉的标准掌握得不尽科学 ,以及行使抗诉不够慎重 ,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 ,一方面导致部分刑事抗诉案件的质量不高 ,不少案件被撤回抗诉或者驳…  相似文献   

4.
刑事裁判的既判力就是"刑事既决事项",即具有实体内容的生效刑事裁判所确定的事项,并在客观上产生禁止刑事追诉程序重复启动的效力。既判力的价值在于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协调统一,维护法院裁判的确定性和终局性以及限制国家专门机关恣意行使刑罚权。我国没有明确承认刑事裁判的既判力,不利于加强对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和维护刑事诉讼程序的安定性,最终将危害社会主义法律秩序。立法应当采用折衷主义模式,承认刑事裁判的既判力,将既判力的客观范围界定为起诉的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5.
胡征南 《法制与社会》2012,(16):198-19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国际间交往日益增多,近些年来,国际司法协助工作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广义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包括引渡、诉讼移管、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以及其他诉讼行为.其中,关于被判刑人移管的问题讨论,衍生了新的课题与研究.本文对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适用条件、程序等基本问题做了一定的论述,结合当今主流理论和司法实践,较为具体地阐述了我国关于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领域,移管制度以其独特的价值追求有别于其他刑事司法合作形式,究其根源乃是移管制度始终将“有利于被判刑人原则”作为宗旨理念和首要原则。随着我国移管实践的推进,出现了制度设计与实务操作之间的偏离倾向。依据国际被判刑人移管的通常规则,结合当前我国被判刑人移管的实践经验,从被判刑人角度具体落实维护被判刑人利益,通过规则保障充分发挥该原则之实益,以期准确把握有利于被判刑人原则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7.
刑事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是针对他人暴力犯罪行为遭受重大人身伤害,并且无法及时得到赔偿和其他社会救助,导致生活、医疗救治陷入严重困境的被害人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不仅有利于保障和改善刑事被害人及其家庭生活,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将强化刑法的公众认同,促进公众对刑事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我国区际被判刑人移管机制的问题上,由于内地缺乏积极的承认和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制度、关于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立法尝试,以及在审前判后解决刑事管辖权冲突的思路等原因,我国内地与港澳特区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中国范围内不同法域之间跨境犯罪的频繁发生,亟待妥善处理的现状,以及内地与港澳特区在被判刑人移管方面已有的立法与司法基础,这些都充分地表明,在内地与港澳特区之间建构被判刑人移管机制,兼具必要性和可行性.而重要途径之一即是内地与港澳特区签订互相承认与执行刑事判决的协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尽管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及从社会对刑事法律援助的要求来看,还有很大差距。刑事法律援助作为法律援助的核心部分,是刑事司法公正的保障。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目前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一、重构我国刑事法律  相似文献   

10.
刑事裁判过程中价值判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京平  陈鹏展 《法学家》2005,14(6):56-64
在刑事裁判过程中价值判断是不可缺少的方法,离开了价值判断刑事裁判过程中的许多基本问题就无法解决.在刑事裁判过程中离不开价值判断主要是由法律规范的不完美性和抽象性所决定的.尽管在刑事裁判过程需要借助价值判断的方法,但是价值判断这一方法的运用原则上并不会影响到刑事裁判结果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