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郭灿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作为社会意识理论体系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物质交往关系的产物;意识形态一巨形成就具有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映的反作用,能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理论界就导致党内出现消极腐败现象的各种因素,从主客观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但是,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其作深入研究的似还不充分。本文试从这一新的角度,就社会心理对党风的影响作一些初步探讨。(一)社会心理是指一定时期人们的普遍意识或自发的社会意识。如情操、舆论、风俗、习惯等等。它既有时代的特点,同时还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将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这两种基本形式。社会心理相对于思想体系而言,它属于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由于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并不一致.我国社会现存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立足于人本身对宗教进行批判,其理论蕴涵着深刻的人本向度.首先,他揭示了现实中的人是宗教产生的根源,阐明了人本质的社会现实性;其次,立足于现实社会对宗教进行批判,恢复了人的主体意识;第三,指出了精神麻醉性是宗教的主要作用,要求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人的发展.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及以人为本思想的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界就产生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原因众说纷纭,尚未达成共识。以哲学为视角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等方面,挖掘该问题产生的理论根源,可以验证有效破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等哲学视域下的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赵敏 《学理论》2014,(4):82-83
阿多诺文化批判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中具有代表性。马克思对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文化思想进行了批判,阿多诺将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发展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他们都揭示了文化丧失人本性的社会根源——资本的奴役性,并立足于实践去寻找文化自由自觉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春节刚过,京城的高校里就多了不少将在今夏毕业的学生。他们匆匆提前返校,有的为参加北京年后陆续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有的为参加招聘单位实习,有的为赶早完成论文,以便全身心地找工作。作为新世纪第一批走向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他们的求职选择是什么呢 ? 少数外地生源 淡化户口观念   由于进京指标的限制,去年不少外地生源的高校毕业生最后还是回了老家就业。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任占忠主任介绍,今年参加就业的北京高校毕业生有 6 6万人,比去年多出近 2000人。其中本专科 5 2万人,研究生 1 4万人。外地生源的…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的起源问题是恩格斯晚年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分析范式出发,在批判总结鲍威尔宗教起源论的基础上,恩格斯明确指出,基督教产生的思想根源在于晚期希腊哲学和犹太神学的整合,社会根源在于罗马的统治。恩格斯从思想和社会渊源上对基督教的起源问题做出全面深入的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系统化的宗教理论。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0)
马克思关于宗教问题的批判是为人自身的解放所做的一种基础性理论工作。他批判的重点不是指向那些教义,而是从现实的人的宗教现象出发,他对现实宗教现象的批判实质就是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的批判,并且尽可能地从宗教批判中寻找出人类解放的又一次可能。这种可能性的实现俨然是属人的政治事务所要解决的,因此,人类的解放就上升为政治解放的层面,并且也只有通过政治解放才可以达到宗教解放,使得国家秩序摆脱世俗性宗教的束缚,并且只有在人类的解放中才可以给予宗教合理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社会根源,应当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正确引导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梅庆吉 《学理论》2008,(5):80-84
1983年,世界哲学年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在那次会议上,没有中国人参加。会后发表了一个哲学宣言,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看到了什么?他们看到,西方高度的经济发展,把人与人之间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难道说经济的发展就必然与人与人之间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相对立吗?不是的。在孔子思想影响下的东方世界,经济同样可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同经济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宗教赖以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消失,但还有它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宗教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但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存在,在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还会存在,就是到共产主义社会也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12.
“人的观念”的演变,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成同频共振,为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进阶锻造了观念机理,也为审察和揭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规律特质提供了全新视角。社会存在为社会意识提供客观事实和理性真理的确证,社会意识为社会存在奠定观念上的合理性和解释力。“解除观念束缚、鼓励思想解放”是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不可少的先导环节,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把握观念变革,实现了观念转型和社会变革的耦合统一,使国家的现代化与人的观念的现代化保持内在一致性,人的观念的推陈出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激活精神动力、奠定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3.
邪教法轮功的教主李洪志标榜自己的教派不是宗教,却窃取佛教的许多名词术语,宣称自己比释迦牟尼、耶稣有更高的功力,可以把人们带到更高的层次,送给人一部上天的梯子。这些胡言乱语给善良而单纯的人们带来极大的思想混乱,更给误入歧途的法轮功练习者造成许多人间悲剧。党和政府依法取缔法轮功,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或别有用心的人竟认为有违政府的宗教政策和人权等等,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宗教与邪教的区别试辩述一、二。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最初的产生反映了生产力低下,原始人对无法抗拒的自然力的畏惧感。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是人们受到社会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特别是劳动人民由于剥削阶级的压迫陷入苦难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心态是指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状态结构,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它是在反映社会总体的一般存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精神中介,任何社会存在只有通过社会心态才能上升为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任何社会意识都直接地来源于社会心态,社会心态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架起了一座精神桥梁。因而只有那些能够同化为社会心态的社会意识,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不能被同化的社会意识,即使是正确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现代邪教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20世纪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就是邪教在世界范围内的泛滥和肆虐。邪教给人类社会的和平、安宁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许多国家政府采取严厉措施打击邪教组织。然而,由于邪教组织的特点及产生根源的复杂性,使得对邪教的打击演变成为一场长期艰苦的斗争。美国《发现》杂志也把邪教列为新世纪威胁人类生存的20大危险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邪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以便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政策和法律,彻底铲除邪教组织。邪教是冒用宗教或其他名义建立的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它具有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蛊惑、…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作为群体意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青年群体情感的变化,必然要反映时代发展的脉络。反过来看,在青年这种群体情感中,必然要表露出他们对诸种社会生活现象的或是肯定或是否定的评价态度,而在决定这种态度的认识观和价值观中,又渗透着社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依据这一线索,我们就可以透过青年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去分析和追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轨迹,揭示出与其相关联的社会根源所在。随着十年动乱岁月的结束,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政治上、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以及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全面实行,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观念等方面,孕育着一  相似文献   

17.
人是活在盼望中的人.大凡各种宗教的产生,都是试图为当时那个时代那个地方处于迷茫困惑中的人民和社会提出一个盼望.犹太民族由于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而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盼望,这种盼望可被称为末世盼望或弥赛亚盼望.旧约的核心目的是应许弥赛亚的到来.耶稣的信徒们认为,耶稣身上实现了所有应许,因此耶稣就是弥赛亚.从某种意义上说,耶稣的第一次降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弥赛亚,他将在第二次来的时候开始弥赛亚的工作.耶稣信徒对弥赛亚的这种理解已经颠覆了传统犹太人的弥赛亚看法,成为一种新的神学创造,因而形成新的宗教--基督教.但对基督徒来说,由于没有人知道耶稣再来的具体时间,所以这仍是一个等待中的盼望.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08,(6)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遵循,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严密的逻辑结构。从问题导向看,这一重要论述应对了涉及宗教因素的三大挑战,即安全挑战、团结挑战和治理挑战。从理论体系看,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宗教规律和宗教工作规律。宗教规律方面,在宗教本质问题上,强调了社会历史现象论;在宗教根源问题上,提出了社会矛盾反映论;在宗教价值问题上,深化了宗教价值两重论。宗教工作规律方面,在宗教关系问题上,创新了引导宗教适应论;在宗教工作重点问题上,提出了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在宗教工作路径问题上,提出了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这些论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境界,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的形成,体现中国宗教事务治理体系正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宗教势力有所抬头。在有些地区的一小部份青年中,宗教影响不断扩大,青年信教者人数与以前相比有增长的趋势。这不仅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课题。青年信教既有社会根源,又有认识论根源。本文的任务是根据青年的特点,对青年信教的认识论根源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