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俗话说"卖瓜的不说瓜苦,卖盐的不说盐淡",这为的是突出产品优势,以求销售多多益善.卖电的似乎不用如此推销,因为清洁、方便、应用广泛的电,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生产离不开的能源.  相似文献   

2.
"我家的黄金梨、巨丰葡萄一年要卖七八千元!"南部县火烽乡城隍垭村9组残疾人韩久清手里捏着卖丰水梨的3000元钱喜滋滋地说.  相似文献   

3.
怪象之一:"天价"字号礼品业 今天,许多人也许仍对2005年7月4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和搭售行为的公告留有记忆.以中央政府多个部门的名义,以国家法规的形式,强力规定一种节日食品该卖多少钱,该装在什么样的盒子里,该怎样卖,可谓古今中外的独一无二现象.深圳市政府甚至对违规月饼的售卖开出了20万元的"天价"罚款."天价"罚款源于月饼的身价"登天揽月".  相似文献   

4.
"张哥,我的羊怎么不吃草了?" "张老弟,我的羊要和你的搭起卖." 在岳池县团结乡柏杨沟村的深山草场中,张乾一边赶着羊,一边回答着乡亲们的问题.20出头的张乾已是村民养羊、销羊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5.
"送外卖的狗,死在你爹怀里."这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要求外卖员优先配送遭拒后,对外卖小哥进行的极为恶劣的辱骂.此类事件在近期频繁发生,也频频登上热搜,例如去年底有一个外卖小哥因联系不上学生导致延后配送,被学生骂做"底层猪"事件也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6.
安县界牌镇金凤村的陈清明终于"翻梢"了!苦了大半辈子的他住上了新房,搞起了水稻制种,还在镇农贸市场上有了摊位,隔三差五去卖新鲜蔬菜,兜里的活钱一天天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白山市原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李铁成,在担任靖宇县县委书记期间,卖官受贿140余万元,涉及干部162人,在名正言顺的"职权范围内",在走完无懈可击的"正常程序"之后,不露痕迹地完成了一笔笔卖官鬻爵的肮脏交易.有人将这种"程序走了,官也卖了"的腐败行为称之为"李铁成现象".  相似文献   

8.
曾经被人们戏称为"双溪谷子打不出粮食,有女不嫁双溪汉"的穷山村,随着白凤桃产业的培育及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今已经变成"田里种上摇钱树,出门走上水泥路,回家住上小别墅"的小康村. 村民腰包鼓了,精神更有了寄托.近年来,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把规范完善村规民约作为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和村民移风易俗、勤俭持家等,通过推荐评选身边的"文明典型"和"致富能手",营造出了乡村道德文明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9.
三台县协和乡红花园村 52 岁村民李太琼前几天足不出户就卖出一只鸡,收入89元."原来上街卖11元一斤,在这儿能卖12元一斤."李太琼说起通过"云端三台 363"农村电商平台卖出的这只鸡,高兴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10.
一些地方和干部在农民的"结构调整"中有两种倾向:一是大撒手"不指挥".以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啥养啥应该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能什么都揽下来.农民好像刚入股市的股民一样,盲目地"赶行情",结果是"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其二是拍脑门"瞎指挥".一些干部仍沿袭计划经济"一刀切"的办法,自己对市场生疏,又不下功夫去研究市场和信息,凭经验、习惯指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是该调的没调,不该调的调了,结果"增产不增收"、"卖难",农民自然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11.
谨防"懒政"     
为了打击手机短信诈骗犯罪,某县采取关闭全县所有银行柜员机的方式;为了城市"脸蛋"好看,某市提出创建"无摊城市",禁止瓜农"当道"卖瓜;为了防止未成年人进网吧,某地以"挽救一代人"的名义关停当地所有网吧;为了防止玩龙舟群众聚集产生安全隐患,某县以政府"埋单"的形式砸掉境内上千条龙舟……  相似文献   

12.
城管与摊贩成了"猫鼠斗" 2006年8月11日,北京市开展"联合整治"行动进行到了第三天.16时45分,距这项行动结束只剩下1小时15分了.海淀区海龙电子城前,37岁的区城管分队副队长李志强没收了一个卖烤肠小贩的三轮车和炉子,刚装上卡车,那个小贩手持烤肠刀突然冲了上来.不待李志强有所反应,11厘米长的刀片已扎进了他的锁骨与咽喉之间,血柱从咽喉处喷出了一尺多高.一名优秀公务员因公殉职.  相似文献   

13.
王金根 《求实》2001,(8):30-32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以解决党政干部"能下"为工作重点.一、党政干部"能下"的重要意义.二、党政干部"能下"的有利条件.三、党政干部"能下"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文章宜通俗     
从前,有位秀才买柴,对卖柴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者听懂了"过来"两个字,担柴到秀才面前.秀才问:"其价几何?"卖柴者听到有个"价"字,就把柴价告诉了秀才.秀才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意思是说卖柴者的货质量不好,请他降一降价钱.谁知卖柴者没有听懂,担柴转身而去.秀才最终没有买成柴禾.  相似文献   

15.
"卖自己的奶粉,让别人得结石去吧",这种不讲道义的商业心理真是够缺德的了,而知道真实情况后还继续作孽,这就更可恶可耻了."自作孽,不可活."网友愤怒地说,"罚相关责任人坐牢,在牢里天天吃三聚氰胺,吃死他们."话虽过重,却是民意.  相似文献   

16.
"这段时间,我全家忙得不亦乐乎,来买柑桔新品种‘不知火'穗条的客人送走一批又一批.细细一算账,果园里的3亩‘不知火'总共卖了近5万枝穗条,按每枝0.6-0.8元计算,收入也有3-4万元."中隆乡龙埂村的黄国全乐呵呵地讲起了自己的致富故事.  相似文献   

17.
时下,"包装"风颇为流行.一种新产品为了卖个好价钱、打开销路,必须经过精心包装才能上市;一部刚刚杀青的作品为了赢得读者、产生轰动效应,未出版之前要到处打广告、作宣传,专心包装一番;一个知名度不高的演员为了一举成名、让广大观众对自己刮目相看,未登台亮相之前要搞搞形象设计,悉心包装一下,等等.这些包装都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8.
有专业人士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选拔任用干部的实际条件是谁能收上税费谁就能受到重用,谁能按时发出工资谁就能被提拔.于是,有"能"无德者上来也就在所难免.显然,这与<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相违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不但发生了,而且竟成了某些领导班子的共识.这就叫明政令打不过"潜政令".  相似文献   

19.
夏榕 《当代工人》2022,(5):36-37
死磕拖延症 2017年,千禧年出生的朱河存开了一家淘宝店.起初,他并没想好要卖什么,只是辍学后,想找一门营生干干,恰巧当时流行开网店,便想凑个热闹.朱河存在一个微博粉丝群提问:"淘宝店卖什么东西,既新奇又不需要太高成本?"一位女网友回复说,她之前在网上买过监督人的服务,建议他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20.
话说"公车"     
杭植林 《党的建设》2001,(10):34-35
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惹人注目又令人羡慕的恐怕要数被称为"公车"的了.公车之所以能在众车之中独领风骚,全在一个"公"字上,因为乘坐"公车"是一种待遇.公车是公家为方便某些人办公事而配给的代步工具,可省却许多外出办事的麻烦,既省心又省时.乘坐公车是身份的象征、社会地位的标志.能坐上公车的不是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便是有经济实力的老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