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情况的反映。它与物质、能量并列,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正是通过不断交换信息来认识事物,以求生存和发展,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信息发展的历史。信息功能的发挥只有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来实现。信息的传播方式是由一定社会形态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有着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就佤族社会而言,其信息传播方式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发生了巨变。一、佤族原始信息的传播方式所谓原始信息的传播方式,是与当今时代信息的现代化传播手段相对而言的。它没有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绝对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包含着客观的、恒定的、无条件的、永远推不翻的内容、成分、属性。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它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其二是,马克思真理从有限中发现了无限,在暂时中找到了永久,从这个意义说它“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4页);其三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是人类真理长河的一部分,它具有自己的绝对性。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是指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真理是指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是人们思想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科学知识。真理是客观的,是绝对而又相对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在社会经济领域,我们的经济理论正确与否,同样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生产类系的标准,也是检验两种不同的所有制的标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由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因此,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就成为检验生产关系的实践标准。邓小平说,发展生产力就是硬道理,一切都围绕着是…  相似文献   

4.
真理和谬误是人和人类这一认识主体能动地反映认识客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两类不同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对矛盾。真理和谬误也同世界上其他任何矛盾对立双方一样,一方面互相排斥、互相对立,有质的区别;另一方面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有紧密的联系;而且由于两者之间的又对立又统一,还在一定的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0页)  相似文献   

5.
现在哲学界有的同志认为,在真理的界限上可能隐藏着错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什么是真理的界限呢?客观上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有一定界限,都有一定的度。宇宙是无限的,无边界的,但每一个具体事物从空间上说都是有限的,有边有界的;整个宇宙从时间上说没有起点和终点,但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起点和终点的。客观上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有矛盾的特殊性,都是互相区别的。客观规律都有一定起作用的范围,超出了一定界限就不起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由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都有一定的自身的界限,所以任何具体真理都有其自身的界限,没有正确反映事物及其规律所固有的界限,就不叫真理,而叫错误。所谓真理和错误的区别也就在于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的真理观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具体真理,即获得丰富的思想规定,才是具体真理;真理是一个过程,从逻辑方面看,真理是从原则到体系的发展过程,从历史方面看,真理是从抽象的体系到更为丰富的体系的发展过程。二是客观真理。真正的客观性乃是把握在思想中的事物,即关于事物的思想规定,所以,具体真理在本质上是客观真理。三是真即是善。真理既然是事物与其概念的同一,所谓不真的东西就是坏的东西,所以真即是善。黑格尔的真理观打破了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对真理的理解,把哲学的真提升到超越一般科学的真的水平,真理的发展不仅限于逻辑内部,而且也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即社会历史之中。  相似文献   

7.
王孔雀 《岭南学刊》2005,4(3):28-31
实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属人性原则,是我们探讨真理本质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论原则。真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即科学的理论,它包含认识和正确的认识两个规定性。简而言之,真理是特殊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李立培  吴家华 《传承》2010,(3):52-53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真理性的认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真理性的认识能正确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的实践不断的向前发展。而真理又是一个理论体系,其中经验真理就是真理的一种。认识和研究经验真理,对我们更进一步认识真理体系以及对未来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哲学界较流行的观点看来,绝对真理“是全面地、完备地反映出客观世界所固有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的真理”,“是指内容上无条件地、完全地反映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绝对真理穷尽了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二是绝对真理是一个最后的、净化的、完备的客观真理。由此,产生疑义:绝对真理是一个客观真理,还是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人生存于其中的整体感性世界。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是随着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不断生成的过程。追求真理是实践-认识活动的一个环节,因而生活世界是真理辩证生成的客观基础,而实践,尤其是交往实践是真理的辩证生成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法学真理发展的规律性杨萃吉,綦骥,沈春敏法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如何认识法律科学真理发展的规律性,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巨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法学如同法律现象一样,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人类社会从无法和...  相似文献   

12.
正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领域,按照各学科研究范围的宽窄,可以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究竟可以划分出多少层次,则根据人类的认识发展程度和科学研究的客观需要而定。目前,有三层次、四层次和多层次的划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将学科分为四级:门、一级、二级、三级;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则将学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真理性的认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真理性的认识能正确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的实践不断的向前发展.而真理又是一个理论体系,其中经验真理就是真理的一种.认识和研究经验真理,时我们更进一步认识真理体系以及对未来人类的实践活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藩 《创造》2003,(2):30-32
一、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自然、社会、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反映,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对待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的根本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反映是否真理,全靠实践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它是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际、知与行的统一,是人们主观认识同客观外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相符合,是主客观的一致,是一切事物成功胜利的根本。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相似文献   

16.
教材将真理定义为:"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从以上对真理的定义看出,真理是依赖于人,依赖于认识主体的,那么"真理是客观的"该怎么正确解读呢?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前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具有普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首先,真理的本性与解放思想的本质是一致的。所谓真理就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这就是说,只有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才算得上真理,而所谓解放思想的本质也在于此。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一新定义表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的,也与真理的本性要求相一致的。其统一的内容是客观真理,基础是实践。这是彻底唯物主义的根本特…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实践的观点不仅具有其重要的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论意蕴,还具有其更为重要的世界观意蕴和以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意蕴,即:在人类实践活动与客观物质世界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的历史链条中,在以往阶段上的人类实践活动与后继历史阶段上的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客观世界的生成过程中,起过重大的创造作用,是现实客观世界的其然及其所以然根据之一,因而,只有既从客观物质世界固有运动规律与以往人类主体实践活动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中来理解和认识问题,才能深入合理地认识和把握现实客观世界的其然及其所以然。这一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意蕴的重大当代价值之一,就在于为人们增强对现实实践活动的历史后果的预见性和自觉性,以便为更好地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哲学理论锁钥。  相似文献   

19.
所谓认识的层次,是指对整体对象的有机统一的诸属性的层次性的反映。我们认为,一个统一的认识有两个基本的层次,即事实层 次和价值层次。认识的事实层次是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规律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认识的价值层次是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属性及其与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认识的事实层次体现了认识的事实性,其价值层次体现了认识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20.
现在,理论创新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究竟什么是理论创新,怎样才能进行理论创新?这些问题需要很认真地加以思考。一、理论创新就是认识世界毛泽东曾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71页)那么,理论创新是什么样的事呢?理论创新就是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就是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理论形态的认识成果。认识客观世界,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