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11月3日,是原湘鄂西苏区红三军政治部主任、中共鄂西北分局特委书记柳直荀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于1999年5月30日致信柳直荀的儿子─—原国务院生产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柳晓昂,深情表达对柳直荀同志的哀思。信文如下:晓昂同志:来信收悉,今年是个尊柳直荀同志诞辰百年纪念,缅怀先烈,无限敬仰。直荀同志钟三湘灵秀,成革命先驱,忠诚为党,奋不顾身,惨作王明路线牺牲,长今后人掩史大息。淑一同志忠贞不易,艰苦备尝,得毛主席的《蝶恋花》一词,传诵国门,足慰忠烈。我见秉性仁厚,学业有成,勤奋工…  相似文献   

2.
柳直荀,1898年11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方塘冲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柳大谧,为人正直,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深受康梁变法的影响,后留学日本,同黄兴、孙中山有过来往。他给儿子取名直荀,就是取荀子“蓬生麻木,不扶而直”之意。期望儿子不随俗浮沉,不同流合污。 柳直荀14岁时,考入长沙广益中学。他寄居在与其父交谊很深的杨怀中家里。杨家是英才荟萃之地,毛泽东、蔡和森、陈昌、何叔衡等常聚在这里。他们在杨先生的启示下,畅谈治学之道,纵论天下大事,探讨救国救民的道理。柳直荀从中受到教育,汲取了力  相似文献   

3.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的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中年以上读者大概无人不知。杨(开慧)系国民党所杀,柳(直荀)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担任过北京、昆明  相似文献   

4.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直上重霄九"……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写赠故友柳直荀遗孀、长沙中学教师李淑一的《蝶恋花》词中的词句。全阕词章情感真挚、感人,文采斐然富有浪漫色彩,堪称佳作。1932年柳直荀在湘鄂苏区"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时年仅34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痛惜。  相似文献   

5.
1957年 5月 1 1日 ,毛泽东写了一首情深意长的词 :《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这首词 ,知之者甚多 ,然而词中的“柳” ,即革命烈士柳直荀 ,他的人生轨迹 ,革命历程 ,尤其他是怎么牺牲的 ,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一 )柳直荀 ,字克明 ,笔名高方 ,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方塘村一个世代书香之家。直荀自幼聪慧 ,刻苦好学 ,父母都很喜欢他。身为清末举人的祖父柳正荣曾坦言 :克明学业可成 ,来日…  相似文献   

6.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代伟人毛泽东这首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切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老友、柳直荀遗孀、杨开慧同窗好友加闺蜜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真切关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共给李淑一亲笔写了4封信。其中第二封信为1957年5月11日所写,广为人知,影响最大,因其中"有《游仙》一首为赠",后  相似文献   

7.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代伟人毛泽东这首脍炙人口、荡气回肠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饱含着对亡妻杨开慧烈士和挚友柳直荀烈士的热情讴歌和深情悼念,同时也充溢着对老友、柳直荀遗孀、杨开慧好友李淑一的真挚情谊和深切关爱。"一阕《蝶恋花》,主席寄深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共给李淑一亲笔写了4封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收录最多,有前3封信,《毛泽东年谱》也有记载。第四封信迄今没有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8.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主席这首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柳”,即指的是他早年的挚友、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 岁月的风雨,虽已渐渐冲淡了烈士的斑斑血迹;伟人的诗句,却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已逝忠魂的追思。柳直荀烈士到底是怎样牺牲的呢?迄今仍然杂说不一,莫衷一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三种说法: 一是被蒋介石所杀害。美国学者R·特里尔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的中译修订本、累计印数达102万册的《毛泽东传》,在谈到《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时,把柳直荀之死同杨开慧之死相提并论,说:“毛的这首词是答赠他的一位友人(同毛一样,她的爱人也是在三十年代死于蒋介石的屠刀之下)的。”  相似文献   

9.
正1957年元旦,《诗刊》创刊号发表毛泽东18首诗词,时任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的李淑一拜读后,回想起毛泽东早年曾填虞美人词赠杨开慧,便在春节期间给毛泽东写信,附上自己1933年悼念丈夫柳直荀的词《菩萨蛮·惊梦》。她在信中说:"1933年夏,道路传言直荀牺牲,我结想成梦,大哭而醒,和泪填《菩萨蛮》一首。"其词曰:兰闺索寞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征人何处觅?六  相似文献   

10.
朱经冶原名朱墨,是朱镕基三伯父的三儿子,比朱镕基大十多岁。一次,朱经冶和小儿子朱匡宇拜访朱镕基。朱经冶和朱镕基在一起非常亲热,不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第5任总理朱镕基就任以来,以其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开门见山的明快风格赢得国内外一致好评,口碑载道。此乃民族之幸,国家之喜,人民之福。朱总理在最近接见人民满意公务员代表时坦言:“现在我们干部  相似文献   

12.
魅力之一:坦诚朱镕基回答记者提问或接受采访,很少说套话,打官腔,总是以坦诚之心,与对方交流。——2001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在回答"退休之后做什么"时,朱镕基说:我在1998年的时候就讲了,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现在还是  相似文献   

13.
刘旭 《党史博览》2023,(1):76-80
<正>“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这是毛泽东1957年5月11日以《游仙(赠李淑一)》(1963年12月最后定名为《蝶恋花·答李淑一》)为题写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词,该词是写给当时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李淑一的。这首词为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原配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与友情,  相似文献   

14.
朱镕基总理曾为庆祝清华大学机电系建系60周年撰文。文中有一段话告诫清华学子:“你们来清华既要学会怎样“为学’,更要学会怎样‘为人’。青年人首先要学‘为人’,然后才学‘为学’。”朱镕基总理在这里把“为人”置于“为学”之先,足见“为人”在一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0月,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登上了"2014胡润慈善榜"。胡润研究院罗列的100名上榜中国慈善家,只有3人不是企业家。胡润研究院称,朱镕基"自2013年以来,共捐赠善款2398万元",这些钱是朱镕基退休后出书所得的版税,悉数捐给了实事助学基金会。亲自定名实事助学基金会2009年9月,《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出版后,朱镕基就向身边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版  相似文献   

16.
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工作过整整一年,“带着一身羊肉味回家”的朱镕基在倾听代表发言时极为认真,不时地插话发问,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7.
朱镕基在上海任市长期间,留下了许多佳话。朱市长吃客饭就是其中一则。1988年8月的一天,朱镕基市长来到我所在的上海吴泾化工厂现场办公。朱镕基来之前,化工厂的领导层为接待犯愁了,因为当时朱镕基为市府各委、办、局的领导廉洁自律专门制订了一些制度,包括招待标准、几菜几汤之类,并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8.
人民出版社2013-8《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珍贵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真实地记录了朱镕基同志在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思想和施政措施。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  相似文献   

19.
新书架     
《当代贵州》2011,(26):67-67
《朱镕基讲话实录》 作者:朱镕基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朱学方老人被朱镕基亲切地称为“满伯”。《“满伯”眼中的朱镕基》是一个懂事、勤奋的孩子,也是一位有情有义、廉洁奉公的共和国栋梁。他为我们讲叙的朱镕基的故事,肯定会在读者的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