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社会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或者转型时期社会价值体系的变迁和重组都会受到人们主观意识尤其是整体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的影响。当前,中国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在快速发展,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我们需要更加慎重地审视政治文化是否可以给社会发展带来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就文化哲学与哲学的关系而言,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可能扬弃哲学,却不会规范地解决哲学问题。扬弃哲学具有超出哲学的现实意义。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或者成为哲学的一个普通下属学科,是哲学原则的自我印证,或者尽可直面现实而野性地埋葬哲学,从而文化哲学亦不必还是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3.
常欣 《人民论坛》2011,(9):206-207
就文化哲学与哲学的关系而言,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可能扬弃哲学,却不会规范地解决哲学问题。扬弃哲学具有超出哲学的现实意义。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或者成为哲学的一个普通下属学科,是哲学原则的自我印证,或者尽可直面现实而野性地埋葬哲学,从而文化哲学亦不必还是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4.
文明是文化的实体,文化是文明中最根本的东西。文化水平的高低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是文明的沃土,文明是文化的结晶。文化中产生文明,而在文明中产生新的文化。没有文化环境就不可能有文明的成果。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标志着各个不同民族的并存。因为,文化的最大的、最直接的载体就是民族。对中国而言,中华文化不是某一单一民族的文化,它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因此,它不需要分层次,更不允许划等级。必须承认,文化既是民族的生存方式,也是不同民族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多元性与德育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肖兴 《新东方》2006,(8):48-5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媒介实现不断创新,这加强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文化的多元性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在这种多元文化形态的影响下,任何一个社会、一种文化都很难用抵制,或者排斥的方法来突现本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对于德育工作而言,不仅要求我们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更要将外来文化之精髓——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德育元素和传统德育体系有机整合,不断实现德育的创新。一、文化多元性的特征文化的多元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于文化多元性的理解,英国学者C.W.沃特森在他的著作《多元文化主义》中强调:“多…  相似文献   

6.
王天玺 《创造》2010,(11):38-41
有什么样的文化力,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关系。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的文化力和文化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任何一个大的文化形态,都是一个复杂的文化有机体。  相似文献   

7.
任家材 《创造》2003,(11):63-63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一项根本要求,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要求,对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只有发展先进文化,改造或者摒弃落后文化,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发展先进文化,改造或者摒弃落后文化,就必须坚持先进思想的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我们只有坚持“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8.
写下这个题目时,有种被时尚的感觉。显然,我不是一个时尚或者不是一个追求时尚的人,但不表示我不关注或者不尊重时尚。时尚是什么?流行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和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流传较广的一种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及文化理念,体现在衣着、服饰、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个人或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它往往由思想意识起步,  相似文献   

9.
创新海南区域文化品牌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历史状态如何,都可以概括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这三大文明只能产生出两大人类劳动成果,即经济的成果和文化的成果。但是,经济成果的辉煌是短暂的,只是一个时期的产物,会被社会消费掉或者浪费掉;而文化成果却是永恒的,产生了就被固定,即使埋入历史的时光中,发掘出来就是资源,就是标志,有着无穷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海南区域文化品牌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历史状态如何,都可以概括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这三大文明只能产生出两大人类劳动成果,即经济的成果和文化的成果。但是,经济成果的辉煌是短暂的,只是一个时期的产物,会被社会消费掉或者浪费掉;而文化成果却是永恒的,产生了就被固定,即使埋入历史的时光中,发掘出来就是资源,就是标志,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就目前来看,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文化的作用越突出。一方面,文化的繁荣与特点体现了经济实力与产业特色;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产业的附加…  相似文献   

11.
文化责任应成为政府担负的重要责任。文章认为,文化责任是政府在行使职能与服务中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并由此体现和形成的文化价值与理念、文化形象与导向,通过文化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形成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生产力。政府的文化责任对社会是一种指示和标志性的行为,它与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形成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以文化本位看雅俗之争现代文化生态当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既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又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两种文化类型。这两种文化类型区别在于:精英文化可以称为严肃文化,也可称为高品质文化、高雅文化,它是社会主流文化当中代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倡导一个社会优秀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政治结构、政治系统、政治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而政治文化和谐可以为社会政治和谐提供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渠道,可以为社会政治和谐凝心聚力,可以推动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同样,政治文化也是文化领域的一个主要组成方面,是反映政治最集中、最直接的文化因素,它在整个社会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政治文化和谐不仅是社会文化和谐的最好说明和体现,而且对其他文化的和谐也能起到调控、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本文结合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入手,分析论证了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强调对待历史文化应该从整体进行保留、维护、建设并予以发展,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进程;在社会文化方面,应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氛围;在利用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同时加强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5.
马华  李庆召 《求索》2011,(2):90-92
亨廷顿在《第三波》中提到一种文化制度可能成为民主的阻碍,或者说是多种文化不支持民主,他在《文明的冲突》中甚至认为"在实践上,儒教或受儒教影响的社会不适合民主。"耸人听闻的断言伊斯兰教、儒教与民主是难以搭配的。但随着第三波潮流的波及东亚一些儒教影响下的国家或是改造传统信仰实现了文化与民主的对接。非西方文化因素似乎已经不再是民主化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障碍。深受儒教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政治文化中是否存有民主的思想?传统政治文化是否能够成功的实现转型促进民主发展?构建中国民主的可能性道路如何?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多元的地域文化承载、叙述、表现着这一区域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生活理想,并构成这一特定地域群体的集体记忆。区域文化要在文化变迁中彰显经久不衰的魅力,必须由个体和集体记忆上升为文化记忆。在"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要重现源远流长的伏羲文化,必须重构一个符合现代社会的整体文化记忆范式,这一文化记忆范式包括了重构能力、物质载体与符号形成的互文本、文化社会、组织仪式。  相似文献   

17.
舒惠国  孙家驹 《小康》2011,(12):120-121
在人均收入进入中等收入水平的社会,文化需要有一个去魅和复魅的过程。没有去魅,历史文化就成了越背越重的包袱;没有复魅,人类就难以去接近真理的全貌一个社会在人均收入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之后,对健康和文化的需求会趋强,这时的文化产业和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物质消费品产业成长空间会日益增大,但这类产业的健康成长,需要有一个文化的去魅和复魅过程。  相似文献   

18.
多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少华 《求索》2010,(1):72-73,76
从社会学角度,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习惯、习俗、礼法、规约等民族传统,它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民族心理积淀和民族性格,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路向和社会成员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一个民族社会制度变迁主要来自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以,在研究民族社会发展时,需要考察异域民族文化模式对本民族文化所作的修正。由于文化的社会学特质,使得它在不同领域间的传输以及促进文化间的同化与异化成为可能。文化的这种同化与异化功能就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借鉴、交融与共生。当然,由于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异质文化在交流过的文化冲突将不可避免。于是多元化背景下,促成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共生将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选举文化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举文化作为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选举态度、信仰和感情.选举文化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即选举体系文化、选举过程文化,以及选举政策文化.正确系统地了解当前我国的选举文化,可以使选民们更加清楚地内省自己的选举态度、信仰和感情,从而为逐步完善我国的选举体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就一个地区而言,文化竞争力已成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加快我省文化强省建设,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