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80年代天津市政府曾组织调查发现:在没有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中,完整家庭占88%,单亲家庭占12%;而在有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中,完整家庭占75%,单亲家庭占25%。90年代末,深圳市青少年违法犯罪调查表明:被调查对象家庭不全或父母不全的占30.5%,其中14~18岁未成年人的家结构不全的占该年龄组的39%。在深圳市收容所里,五个中队抽样调查55人,全部是单亲家庭子女。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18至25岁青少年是总人口中饮酒最多的一群.直到16或17岁为止,男孩和女孩的饮酒人数比例尚无差别,虽然男孩饮酒的次数多得多.17岁以后,男青少年比女青少年更有可能成为酒瘾者.女青少年的酒类消费高峰在19岁,而男青少年饮酒量持续增长,直到20岁出头.形成稳定的婚恋关系和成为父母与酒类消费量的减少相关联.这可能是由于有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寻求其它的消闲活动.有证据表明,在过去10年中,英国青少年饮酒增加,但对此有所争议.最近的研究(OPCS1994)显示,11-15岁儿童每周饮酒的比例从13%显著地增加到17%.在这个年龄组,饮酒量也从平均5.4个单位增加到6.4个单位(如果把在先前一周完全没有喝过酒的儿童也包括在内的话).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美困青少年的酗酒问题非常严重。考察青少年的饮酒模式和问题需要考虑下列因素:第一饮酒的频率和总量,第二与酒精相关的消极的生活后果,第三酒精依赖症状。从小学到大学.从女生到男生,酗酒的人越来越多。青少年酗酒危害极大,酗酒不仅易导致违法犯罪,而且极易伤害自己的身体;酗酒不仅极易引起吸毒,而且还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美国青少年的酗酒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注意到,易导致酗酒的危险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同伴、人的个性因素以及其他与青少年的酒精观念相关联的因素。美国青少年的酗酒问题就这么严重,成年人的酗酒问题就更不在话下了,为此监狱还实施治疗酗酒方案。  相似文献   

4.
一、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危害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用户发展异常迅猛,尤其青少年用户。据统计,截止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23亿,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河北省2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约有2500万,占河北省人口总数的40%左右。青少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能否遵纪守法,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因此,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为党、国家和学界所高度重视。最近,笔者对近十年来河北省青少年违法犯罪历史、现状、特点等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犯罪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现整理出来,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1998年我国网络用户只有210万,1999年890万,到2000年底已比两年前翻了近十倍,飚升至2000万,其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在1999年占88.2%,而2000年底已高达94%,成为我国网络用户的绝对主力军(1)。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融入网络,上网冲浪,他们在学习先进科技、传播网络文明的同时,也必然会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负面影响侵害的直接对象。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仍呈上升势头,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的一大顽症。但是,对在校学生与社会闲散青少年相比较分析显示,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率,近年来出现下降趋势,而社会闲散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则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上海市南市区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处理的社会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占全部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的36.4%;1998年1-6月,同比又上升了5个百分点,仅次于外来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人数。而1997年处理的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仅为7.5%;1998年上半年又降至5.2%。因此,加强社会闲散青少…  相似文献   

8.
花季少年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 据我国南方某精神卫生研究机构统计,初次发病首次住院的精神病人中,大、中学校的在校生占30%以上。除精神病外,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更高,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名青少年心理有问题。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并呈不断上升趋势。而在第28届世界心理学大会上,爆出的消息更是惊人:20%的中国儿童染有抑郁情绪,其主要原因是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太高。心理压力太大。  相似文献   

9.
访韩纪事     
近日翻阅旧稿,发现写于四年前的几段文字。这是笔者应邀赴韩国汉城参加第12届世界犯罪学大会的随记。对于这次重要的学术活动,《青少年犯罪研究》一直未予反映。今将拙稿稍作修改,交《青少年犯罪研究》发表,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一直致力于在公共场所禁烟,但似乎对青少年疏于管教。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欧洲青少年吸烟率全球最高。欧洲13岁-15岁青少年中,近18%吸烟,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还多。排在欧洲之后的分别是美洲(17.5%)、非洲(9.2%)、西太平洋(6.5%)、地中海东部(5.0%)、东南亚(4.3%)。如果把咀嚼烟草、鼻烟也考虑在内,美洲青少年吸烟率则高达22.2%,超过欧洲的19.8%  相似文献   

11.
在高检院与团中央就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实现青少年维权的有形化、规范化、系统化而联合开展的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中,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科根据院党组的要求,不但围绕青少年犯罪特点制定了《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实施计划》,而且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进取…… 真诚帮教,让失足青少年走好人生路 “政府给了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我要好好珍惜,以实际行动改过自新,报答检察官的真诚挽救……”这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葛某在由普陀区检察院未检科牵线组织的一次“社…  相似文献   

12.
引子[资料之一]沈阳市城市经济调查队的抽样调查表明:6-12岁的儿童中,有60%的人喝酒,一次能喝啤酒、香槟或汽酒等1瓶以上者占喝酒人数的29%。 [资料之二]江苏大丰县城市抽样调查队的抽样调查表明:一半以上中小学男生会饮酒,经常饮酒的达36%,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这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3.
评估青少年犯罪现状涉及几个问题: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青少年犯罪是犯罪源头还是犯罪主体,青少年犯罪是低龄化还是第一次犯罪年龄提前,青少年犯罪增多是打击不力还是教育不力。  相似文献   

14.
流浪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与农村间流动人口的增多,流浪儿童也呈增多之势,成为青少年保护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从性别上看,男性占70%;女性占30%。从流出地看,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从受教  相似文献   

15.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青少年吸烟,更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资料显示,大约70%到90%的成年吸烟者都是在18岁以前开始吸烟的,这意味着:青春期是一个预防吸烟及其相关疾病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性现象和趋势。根据联合国有关指标,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是“老龄社会”,超过20%则是“超老龄社会”。当前韩国境内人门5018.5万,65岁以上人口为613.8万人,占12.2%,预计2018年将达14%,2050年达38.2%。老龄化已成为韩国一大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困扰美国的青少年帮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拉帮结派参予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已成为困扰美国的一大社会难题。据 1998年司法程序办公室的一项调查表明:入帮的青少年比不入帮的青少年更容易使用火力强劲的致命性武器,而其犯罪行为也远盛于未入帮的青少年。同年国家青少年帮派研究中心的调查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报告指出:“入帮青少年经常参予各种各样的严重暴力犯罪。”   研究中心的报告还指出:“全美参加帮派的青少年高达 78万人,活跃于全国 4464个地区。其性别、年龄和种族的构成是:男性占 92%、女性占 8%; 15岁以下的占 11%、 15- 17岁的占 20%、 18- 24岁…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青少年发展研究会第二次青少年发展论坛昨天在安宁举行。论坛主要讨论了昆明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根据研究会课题组的调查显示,目前昆明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在笔者近期的一项有关澳门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研究发现,澳门青少年有17.2%认为滥用药物(以下简称滥药)是一项‘不坏’的行为、有62.5%表示只‘有点坏’;(陈欣欣,2002b:36-44)反映了澳门青少年趋向于接受滥药行为,还有55.5%的青少年在过去12个月内曾有滥药经验。(同上)由于澳门及珠海两地相连、过关手续  相似文献   

20.
香港治安情况仍然严峻。今年首5个月,香港的总体罪案率比去年同期上升3.9%。令人关注的是青少年罪犯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逾400人,总数达4200多人。暑假未到,青少年犯案率已见上升,首5个月共有4222名10岁至20岁青少年被捕,较去年同期上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