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99年 1 0月 1 4日 ,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发动军事政变推翻纳瓦兹·谢里夫总理的文官政府并成立以他为首的军法管制政权。这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的第 4次军事管制。巴基斯坦短暂的 5 3年历史中前后就有 2 6年在军事管制或在军事管制基础上产生的军人统治①下。对于巴军人反复干政的原因 ,作者曾以“论巴基斯坦军事政变的根源”为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见《南亚研究季刊》 2 0 0 0年第 3期 )。本文拟就军人统治在巴基斯坦的作用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算是前一篇拙文“论巴基斯坦军事政变的根源”的姊妹篇 ,以期让读者对巴基斯坦的…  相似文献   

2.
试析巴基斯坦军事政变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刚好一年以前 ,1 999年 1 0月 1 2日 ,巴基斯坦发生武装政变 ,以陆军参谋长佩尔韦兹·穆沙拉夫为首的军事当局推翻纳瓦兹·谢里夫总理的民选政府 ,实行军事管制。这是巴基斯坦历史上的第三次军事政变。在巴基斯坦独立 5 2年短暂的历史上 ,共发生了 3次军事政变和存在 4届军管政府 ,军管的时间长达 2 5年。巴基斯坦独立的时候是按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建立代议制政府的国家。军队反复介入政治和较长时间掌权既说明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 ,也表明代议制政府的脆弱。为什么巴基斯坦反复发生军队卷入政治 ?为什么巴基斯坦的民选政府又那么脆弱 …  相似文献   

3.
在政变频仍的拉美,乌拉圭从1904年至1972年的68年间从未发生过军事政变。然而,到1973年,这个一向以军人从不干政著称的国家竟爆发了军事政变,并且建立了长达12年之久的军事独裁政权。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军事独裁政权产生的原因乌拉圭军事独裁政权之所以产生并延续至1985年,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乌拉圭政治经济的结构性危机本世纪初,乌拉圭在著名资产阶级改革家巴特列—奥多涅斯领导下实行了改革,成为典  相似文献   

4.
一非洲是世界上发生军事政变频率最高的大陆,从20世纪60年代起,非洲已经发生过接近280次政变或兵变[1],有10多个国家发生过10起以上的军事政变,80年代非洲一度有20多个国家的政权为政变军人控制。频发的军事政变使非洲国家政治动荡、经济凋敝、百姓生活困顿,国际社会和非洲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军事政变和国家之间的战争是阻碍非洲发展的痼疾之一,必须加以防范和遏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认为: “帮助非洲结束战乱和实现和平是联合国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2]。 从20世纪80年代末非洲实行民主化和多党政治后,有42个国家举行了多党选举,通过民选方式获得政权逐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7月 2 6日 ,是攻打蒙卡达兵营 50周年。 50年前 ,古巴人民处在巴蒂斯塔的独裁统治下。 1 952年巴蒂斯塔发动政变第二次上台后 ,对外积极投靠美国 ,对内实施高压政策。在他统治的7年间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约有 2万人惨遭杀害。为推翻巴蒂斯塔的反动统治 ,古巴人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英勇斗争。 1 953年 7月 2 6日清晨 ,趁古巴东部重镇圣地亚哥城欢度狂欢节之机 ,卡斯特罗率领 1 50多名爱国青年发动人民起义 ,攻打该城东北部的军事要塞蒙卡达兵营 ,以夺取武器 ,建立武装力量 ,最终推翻巴蒂斯塔政权。卡斯特罗领导的这次起义 ,揭开…  相似文献   

6.
高祖贵 《和平与发展》2013,(5):14-26,129-142
美伊关系在19世纪中叶至1979年有过一段友好阶段。随着伊朗在中东地区政治、能源、安全、宗教等方面影响力的上升,与美国在中东的政治主张、经济利益等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1979年至今,美国都采取遏制打压、甚至以军事打击相威胁的对伊不友好政策。  相似文献   

7.
王三义 《西亚非洲》2007,(12):71-7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时,阿拉伯肥沃新月地带成为英、法两国的军事占领区,并很快沦为“委任统治地”。英、法“受国际联盟委托”,“统治”这一地区。英、法势力范围的划分以及委任统治方式,是通过战争期间的协定、战后的条约确定的。问题是,无论战时的协定、战后的条约,还是麦克马洪与侯赛因的通信,都没有提到“外约旦问题”,中东历史上以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外约旦国”。那么,1923年中东地图上出现的“外约旦埃米尔国”从何而来?国际联盟规定“委任统治的有关条款不适用于外约旦”,又是怎么回事?如果“外约旦埃米尔国”是英国一手操纵…  相似文献   

8.
泰国现代政治史是一部军人政变史。从1932年以来的近60年中,军事政变和军人政权构成了泰国政治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间,也偶而被暂短的文人政权所打断,但充其量,也只不过象漫漫长夜偶尔一道闪电,它是泰国政治进程中的希望之光,但极不长久。军队在政治中的特殊作用使泰国成为世界上军事政变最多、权力交替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自1932年第一次军事政变以来,泰国共发生了16次军事政变,颁布过14部宪法,举行过  相似文献   

9.
表 1:2 0 0 2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增长情况单位 :10亿美元、%地区出口额年均增长率2 0 0 2年 1995— 2 0 0 0年 2 0 0 1年 2 0 0 2年世界 6 2 72 5 4 4 北美 ① 94 6 6 6 4 拉美 35 0 10 30 西欧 2 6 5 7 2 0 6  欧盟 15国 2 4 492 0 6 中东欧、波罗地海国家、独联体 314 7 5 10  中东欧 14 8812 14  俄罗斯 10 7 5 2 4 非洲 14 0 6 6 2 中东 2 4 412 80 亚洲 16 2 0 5 98  日本 4 17 2 16 3  中国 32 6 117 2 2  其他东亚贸易体 ② 6 0 35 12 6地区进口额年均增长率2 0 0 2年 1995— 2 0 0 0年 2 0 0 …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军队在泰国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自1932年泰国政体改变之后 ,泰国的政治发展史是一部军事政变和军人政权统治的历史 ,其军队动辄就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干预政治。1973年10月青年学生的抗议活动是泰国政治自由化与民主化的开端。它反映了学生与民众对军事独裁统治已经忍无可忍。“10·14事件”标志着泰国政治由军人专制统治向议会民主制转变的开始。1992年5月“五月风暴事件”使素金达政府被迫下台 ,反映了泰国人民反对军人干政、实行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 ,开启了泰国民主化的新阶段 ,使军事势力从此脱离政治 ,返回它传统的职能 ,而且为资产阶级民主建立了比以往任何…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与民族、宗教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是当代国际社会不稳定的一大因素,“9·11”事件更是凸现出恐怖主义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的一大公害。我们这里所说的恐怖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有组织的政治性恐怖主义。它是指行为者对非战斗目标(特定的公私机构、设施、交通工具、非战斗人员尤其是无辜平民等)采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的极端手段,进行破坏、报复和讹诈,把一定的对象(有关政府、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科研机构庞大,科学技术实力雄厚,在遭受了经济危机的打击后,依然是当今世界科技基础雄厚的国家。近年来,俄罗斯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状况及科研机构的改革,科技战略和政策的调整,表明了俄罗斯力图保持科技大国地位的决心,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它的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13.
1990年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相继独立后,俄罗斯与三国间经贸关系的发展一直严重受制于相互间的政治关系。相互间经贸合作规模很小,合作形式单一,主要局限于商品贸易、过境运输等方面。近年来俄罗斯在发展与波罗的海三国经贸关系时,越来越强调经济与政治相结合的原则。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经贸关系能否顺利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与三国的政治关系走向。尽管如此,俄罗斯与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合作对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出于各自经济利益的需要,加之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双方的经贸关系仍将在矛盾、摩擦和协调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朝鲜自1948年建国以来一直接受着苏联的经济援助。苏联解体后,俄朝之间的贸易额显著下降,仅为苏联时期的6%。俄朝两国在劳务、渔业、投资、木材采伐和农业领域有所合作,并积极探寻可继续发展合作的道路。资金短缺是两国经贸合作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未来俄朝两国在合作修建铁路、森林采伐、渔业、旅游等领域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亚太和东北亚地区的区域化及全球化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东北亚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该地区的区域化受到制约。目前在该地区的合作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太平洋区域国家在政府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第二层次是建立在多边贸易、直接投资和小集团水平上的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基础之上的合作:第三层次是建立在区域内部经济中心基础之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现状、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黑龙江省已经同世界上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经贸往来关系,其中对俄贸易在黑龙江省整个对外经贸合作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目前,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对俄贸易占全省对外贸易额的53 6%,接近全国对俄贸易额的1/5。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对于黑龙江省经济加快发展,立足本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更好地参与21世纪东北亚的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曼加泽亚是16—17世纪俄国西伯利亚西北部的一个商业据点。俄国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曼加泽亚城。曼加泽亚城的诞生、发展与繁荣直到退出历史舞台,都与曼加泽亚海路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和印度的过去和现在有许多相似之处 ,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本文从文化背境、自然资源、民族和人口构成、建国道路和改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力量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比较其两国的异同 ,从而揭示出彼此应取长补短 ,各自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经贸的发展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两国的经贸合作中既存在着许多问题,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两国经贸发展上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互补性和互利性。在新的条件下,两国应进一步推动两国经贸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中俄边境地方贸易发展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俄边地贸发展势头良好,但形势的发展对其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也给中俄边地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中俄边地贸要有大的发展,必须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