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埃及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埃及经济改革的实质是一场制度变革,分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改革.埃及宪法的修改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作为结构改革的法律依据,1991年埃及新国有企业法始终起到引导作用;新投资法的制定为培育出口产业奠定了法制基础;金融制度改革对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自由贸易协定带来出口增加效应.总的来说,埃及的渐进改革方式、依法推进改革、注重形成改革的激励机制等做法值得有关发展中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2.
拉美经济改革的产业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 ,通过全面推行经济改革 ,拉美国家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 ,大幅度压缩了财政赤字 ,使大多数拉美国家的政府重新赢得了国民和世人的信任 ,这恐怕是拉美经济改革曾经取得的最突出的一项成果。尽管如此 ,由于宏观政策失误和严重依赖外资 ,既没有实现真正的经济稳定 ,也没有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改革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是出口迅速增长 ,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强劲。同时 ,贸易和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它们没有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根本原因是经济改革没有激活拉美国家生产结构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改革的内外动因、具体内容和改革的结果来看,拉美的经济改革具有明显的新自由主义倾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反对公有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否定社会主义。拉美经济改革是诸多内外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每一个因素都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有着密切关系。拉美经济改革的内容完全符合新自由主义各派经济学家的政策主张。从改革结果来看,经济改革从总体上提高了拉美国家的经济自由度。  相似文献   

4.
印度于 199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 ,开始了使印度经济迈向“自由化”、“全球化”的经济改革。为此 ,历届印度政府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适时调整经济政策 ,促使印度的经济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印度的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这将为印度进一步的经济改革提供更大的动力 ,有助于印度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5.
智利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的经济改革在拉美地区普遍展开,这个地区的经济呈现出剧烈动荡和增长乏力的局面。而智利经济却表现不俗,不仅宏观经济形势基本保持稳定,而且增长势头强劲。笔者认为,智利的经济成就是政府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自主的、有创意的经济政策的结果,或者说,是智利逐步背离新自由主义的结果。智利经济改革迄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智利经济改革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点,但这个阶段的改革成效并不好,表现为经济剧烈的起伏动荡;第二阶段的改革依然是在军政府时期进行,但在政策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随着1990年文人政府取代军政府上台执政,智利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笔者就智利历届文人政府所奉行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强制存款政策、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和社会政策做了详细论述。经过30年的改革,智利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企业私有化过程已基本结束,一种新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从当前情况来看,智利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既不在于其经济体制,也不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在于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形势下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大力进行全面的内部改革。这些改革将形成各国间相同的体制平台、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的基础设施、减少与一体化趋势相悖的差别。缺少这些改革 ,就难以谈及有效地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改革的要求当今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东亚地区形成两级体制 :区域级体制和国家级体制。这两级体制共同的基础是市场经济 ,但在程度和形式上有所区别。区域级体制指有关商品、服务、劳动、财政和金融市场等体制。然而区域级不可能同时形成上述市场体制 ,它需要时间 ,在欧洲这个过程持续了30~40年 ,但在其他区域也…  相似文献   

7.
白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主要由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苏联的解体和国家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变,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提供了历史前提。白俄罗斯政府根据本国国情,选择了以市场经济模式发展国家经济的改革战略。在10多年的改革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基本上完成了各阶段所确定的主要改革任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改革绩效,国民经济已进入恢复性增长的阶段。白俄罗斯在改革的历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独联体国家中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面对奔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中东国家适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改革。改革已涉及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到国有经济的国有化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的改革;从国有经济到私营经济的私有化改革;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改革;从保护关税到开放市场的自由化改革;从单纯依赖石油生产到发展多种经济的多样化改革等多方面内容。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印度十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年是印度实行全面经济改革的十周年。十年期间,印度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此文对印度经济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回顾,并对印度改革的前景作了深入的分析和展望,强调指出,尽管印度全国上下对改革的进程、重点及其影响仍有争论,但对改革本身已形成共识。印度经济改革和自由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仍将艰难但缓慢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0.
日本,自泡沫经济崩溃后的90年代初开始便高喊“改革”,但由于问题多、阻力大、办法少,改革一直难以完成,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或停滞的状态。2001年4月,小泉纯一郎出任自民党总裁、内阁首相后,以“改革内阁”的姿态表示决心要进行彻底改革,恢复日本经济昔日的雄风。小泉提出“没有结构改革就没有日本的再生和发展”,强调要打破禁忌冲破阻力进行财政结构改革、行政结构改革和社会结构改革等项改革,通过“痛苦的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最终实现“新世纪维新”的目标,在21世纪要实现符合日本实力的经济增长,建立一个尊重市场规则和社会主义、与自然共生且能安居乐业、开放而对世界有魅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普京政府在深化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结合在一起,使得2002年俄罗斯经济运行出现重大转机;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俄国家杜马还通过了46项新法案。虽然目前俄罗斯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远不能说俄经济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与发展失调--对拉美国家经济改革的整体评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拉美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自由市场经济",实现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因此,对拉美改革成效的评估,应着眼于经济体制与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这三个层面.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进行得可谓轰轰烈烈,经济体制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方面却乏善可陈.拉美国家的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和失误.(一)改革措施之间缺乏相互的协调.(二)未能正确处理市场开放与生产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三)资本集中的趋势在强化.(四)靠外资来促进进口和推动经济增长.(五)汇率与利率政策失当.(六)财政改革计划没有达到目标.如果把拉美在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都归咎于拉美各国政府的决策不当,恐怕是缺乏说服力的.新自由主义对拉美经济改革的影响不容忽视.新自由主义对拉美产生的消极影响可归纳为限制了拉美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在改革与发展关系上误导拉美,在国家与市场关系上误导拉美.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后,瓦杰帕伊政府开始进行第二代经济改革。2004年新上台的曼·辛格政府谨慎启动第二代经济改革,但由于执政联盟中左派的极力反对,第二代经济改革再次流产。2009年曼·辛格政府再次上台后,重新启动第二代经济改革,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又使经济改革再次搁置。2012年,印度经济增长大幅度放缓,曼·辛格政府再次强力推行第二代经济改革,依然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冲击、国际社会制裁的损害,利比亚经济长期处于衰退之中,经济危机引起了政府的合法性危机。在此背景下,利比亚进行了广泛经济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涉及经济体制的私有化和自由化,并使政府职能由石油收入的分配者向市场经济的调节者转变;同时,大力引进外资以推动石油工业的发展。利比亚经济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5.
中印经济比较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经济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印度,这是由于中印经济改革的不同轨迹、两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等原因所致。两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有差异,两国未来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国经济改革是否深入。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15年来的经济转轨历程不断引起人的思考。经历了“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之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出路究竟在何处。俄罗斯经济转型时之所以选择了激进的改革道路,是一系列因素的综合结果。激进式经济改革的特点和俄罗斯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激进式改革道路选择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娟凤 《东南亚》2011,(1):43-48
印度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持续的经济改革,是由于支持改革的政治家、官僚机构与智囊团、商业集团之间形成了一种发展型联盟。这一联盟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形成并发挥作用。印度进行的经济改革经验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民主国家可以在不改变其体制的情况下进行经济变革的可能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经济自由化的改革必然需要一个强权政府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印度发起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放松对私营经济和外国投资的限制,放松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和银行金融制度,促使印度对外经济联系逐渐扩大和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推动印度经济加速增长和建筑崛起。但是,印度经济改革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15年来,日本经济的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对经济体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虽然日本政府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但遇到不少深层问题与较大阻力,改革难以前行.解决僵硬体制与环境的矛盾,不仅要靠强力政治规划改革的基本方向,更要设计推动改革的激励机制,采用渐进方式与经济方法,激活民间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场改革都要牵涉到政治和经济等重大领域。在经济转型初期,中国和俄罗斯在处理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的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俄罗斯以政治目标为主要目标,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政治目标服务。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同时进行改革,偏重经济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政治改革进程。不同政治权力的这种安排取决于目标内容的差异。正确认识这种差异不仅有利于我们处理好"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还有利于认识不同国家民主化与市场化的次序安排,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