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法性 ADR,又称法院附设 ADR,与法院解决纠纷的传统方法相比,被视为一种非诉讼的、不经审判解决纠纷的程序。作为一种同样以法院为主持机构的程序,司法性 ADR 迥异于诉讼程序却又与之存在一种制度上的联系,兼具 ADR 本质与诉讼程序特征之“双重人格”。在 ADR 发展迅猛的国家如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律允许当事人在诉讼前委托司法鉴定,形成了通过诉前鉴定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ADR模式。诉前鉴定从替代性、选择性和准司法性方面具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性质和特征。司法实践中诉前鉴定通过服务和解、促成人民调解和法官诉前调解的方式实现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并有助于公正地解决当事人双方的纠纷,节约了诉讼资源。现实中诉前鉴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规制以实现其纠纷解决机制的目的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美国司法ADR现状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型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指相对于传统 ADR,与传统无直接关系的、基于现代社会纠纷解决的实际需要产生发展而来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与中国、日本等具有调解传统的国家相比,西方国家对于 ADR 的利用,其走过的道路和选择的方式显示出一定的逆向性。作为现代型 ADR 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将 ADR 以法院附设仲裁,调解,简易陪审团审理,早期中立评价,以及诉讼中和解会议等形式日益融人民事诉讼程序。其最明显的特征在于 ADR 的司法化和制度化。司法对 ADR 的吸纳,使得从合意 ADR 这一广阔领域中区分出法院附设程序成为可能。其多元化机制对于负担过重的法院而言受益颇多,但当 ADR 在司法领域取得一席  相似文献   

4.
冯锦彩 《政府法制》2007,(17):54-55
司法ADR的概念和特征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是指诉讼外或非诉讼解决争议的各种方法的统称,中文常译为"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法"或"诉讼外纠纷解决方法"。根据主持纠纷解决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ADR分为司法ADR、行政ADR和民间ADR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论ADR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ADR)是美国近 30年来异军突起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它是各种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由纠纷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并控制的 ,替代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方式方法的总称。ADR具有灵活解决纠纷、合理分配司法资源、降低纠纷解决成本等功能。由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等因素和ADR具有较大的亲和性 ,引进国外ADR的先进经验对重塑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希坤 《法制与社会》2010,(32):25-25,29
ADR(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概念起源于美国,最初是指20世纪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法,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程序或机制的总称。本文首先介绍了ADR的概念和特征,之后具体介绍了几种主要形式,最后结合我国的司法现状论证了我国司法性ADR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ADR是澳大利亚纠纷解决的重要机制之一。以行业、社区为基础的ADR以及司法ADR的发达是澳大利亚ADR的两大特征。诉讼理念的转变、诉讼程序的改革与案件管理制度促进了澳大利亚ADR的发展。在ADR与诉讼机制的协调以及对ADR的规范化方面,澳大利亚有值得我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ADR系美国舶来词,即学术界通称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随着医疗纠纷的不断升级,依靠诉讼来定纷止争El益凸显其弊端。相比之下,“把纠纷解决成本减少到最低并使其纠纷解决效果达到最佳”的ADR机制显然更具优势。目前我国已开始将ADR机制引入医疗纠纷的解决之中,但仍欠成熟。因此,在比较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做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且更加行之有效的医疗纠纷ADR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当ADR裹挟着"和解文化"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的司法系统均遭到巨大冲击,正式性司法一头独大的局面被改写。随着国家干预纠纷的手段由暴力强制转向和平协商,司法职能亦由裁判走向和解。无论基于结构性原因抑或传统及意识形态,ADR及其和解理念已经进入各国的司法领域,导致审判的衰落与和解的增长以及法官角色的更新与法院性质的嬗变。和解在司法领域的兴起虽具有政治、社会及法律职业等方面的正当性,但司法裁判的价值仍旧不容忽视。可以说,司法职能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正式性司法与非正式性司法相互渗透的历史发展中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司法系统正在从单纯的公力救济领域变成公私合作的场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行政纠纷的与日俱增且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传统单一的行政纠纷纠纷机制给法院的行政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本文试结合当前行政诉讼面临的困境和行政审判工作实践,分析在我国运用ADR解决行政纠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借鉴美国、英国和日本的ADR制度,提出了司法ADR等多种完善我国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方式和手段,以期更好地处理好行政纠纷,促进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和解、调解、仲裁、诉讼,是全球公认的纠纷解决方式。律师作为一方代理人参与和解、调解、仲裁、诉讼,是传统律师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调解——正在成为时尚的传统调解是被誉为"东方经验"的中国传统,而这一传统,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发、频发,"诉讼爆炸"的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压力巨大,调解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并从"西方"ADR(替代纠纷解决方式)中汲取了营养。  相似文献   

12.
论选择性争议解决方法及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文 《法学杂志》2005,26(5):99-101
现代意义上的选择性争议解决方法(ADR)是指司法诉讼和仲裁以外的解决争议方法的总称。ADR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适用于仲裁程序和司法程序之中。ADR在单独适用的情况下,争议解决结果不具有法律上的最终强制执行力。而当ADR适用于仲裁程序和司法诉讼程序的情况下而取得的争议解决结果,则具有法院判决与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力。  相似文献   

13.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了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既为刑事司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诉讼解决模式,也带来了新的考验。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检察院近年对非羁押诉讼的司法实践正契合了刑事和解制度,刑事和解也给非羁押诉讼机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新的司法课题。一、刑事和解制度对非羁押诉讼机制的重构刑事和解入法建立在长期的政策铺垫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但由于与传统的公诉案件处理方式在基本理念、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刑事诉讼法在修改时,关于是否增加"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  相似文献   

14.
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调解、仲裁与诉讼,是现代各国解决民事纠纷普遍采用的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正是比较优势的存在是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式,与判决相比,调解具有自愿性,和解性,协商性,开放性,灵活性,保密性等八个方面的比较优势,我国现行调审合一的诉讼体制妨碍了法院调解发挥其比较优势,应当改革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实行诉讼内调审分离。  相似文献   

15.
无讼文化是中国古代法制的传统生命力所在,在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仍有其适用性。本文以恢复性司法与ADR为视角,论述了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现代展开。  相似文献   

16.
宋易蒙 《法制与社会》2013,(16):106-107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最新兴起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因其具有重视被害人利益保护,节约司法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有利于被告人的"再社会化"等优势,所以越来越受到学界和司法实践的重视。然而在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过程中,少有学者们把检察权从司法权中剥离出来单独研究。本文通过对检察权与刑事和解关系的剖析,并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刑事和解中的检察权进行定位,阐释了检察权在刑事和解中的运行机理,并希望以此加深对于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解,为推进我国刑事司法理论的前进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刍议ADR机制在我国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R即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英文缩写,意为代替性(替代性,选择性)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种独立或相对独立于法院诉讼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一词源于美国,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大量存在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称。ADR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种替代解决方式,与诉讼(或审判)的解决方式形成协调互动的关系,对于社会纠纷的解决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未来发展走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热切关注,同时,如何发展与完善中国的ADR也是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内容。一、ADR概述正…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纠纷解决的路径探寻——关于ADR的借鉴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同民 《山东审判》2007,23(2):66-70
ADR作为一种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其独特作用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把它作为诉讼的替代手段加以发展利用,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作为诉讼的替代机制,ADR有许多诉讼所不具有的优势,有其独特的价值,在纠纷解决中可以与诉讼形成良性互补,共同构建起纠纷解决网络。就如何构建我国纠纷解决机制、借鉴ADR的成功经验,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从价值分析的角度,找出ADR对我国构建纠纷解决模式的借鉴,并立足我国现状,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纠纷解决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和解不起诉及其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刑事诉讼程序中,加害人与被害人只能被动参加诉讼,很难寻求和解.近些年我国刑诉法关注更多的是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障,而忽视了被害人的主体地位.和解不起诉则是在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对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的一种探索与开拓,它是刑事和解与不起诉制度的对接.从实然层面看,该制度适用于自诉案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适用于公诉案件则于法无据.而个别地方适用于公诉案件的司法实践证明了其积极作用和存在的合理性.从应然层面看,和解不起诉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也符合被害人主体地位回归的诉讼理念和刑法谦抑性的品质,同时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和域外有关该制度的立法可资借鉴.因此,该制度的构建和运行应该在遵从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需要对适用范围、程序等具体问题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与法院调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拿大“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简介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简称ADR)以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自本世纪后半叶以来发展迅速,这一问题涉及法社会学、民事诉讼法学、比较法学和法律文化等多种研究领域,已成为世界各国法学界、特别是法社会学和司法实践领域的重要课题。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一个总括性、综合性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难以准确界定,一般是指传统的诉讼以外的那些解决纠纷的方式,其目的是帮助当事人在正式的审判程序之外解决纠纷,他们集中体现着公民的自治精神。〔1〕在加拿大,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