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课》2011,(15):33-34
“文革”期间我们的对外交往很少,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也很少。粉碎“四人帮”后,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动,人们的思想也出现了松动,大家都急于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到底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2.
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建国后史学界发生过三次论争。焦点是:剥削者、压迫者作为一个阶级是否参与了历史创造及其在创造中应占有的位置。第一次论争是60年代初,围绕“历史主义”展开的。论争的实质是如何看待封建历史的创造者。1961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吴晗等先后发表文章(翦伯赞《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光明日报》1961、12、22;吴晗《历史教材和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人民教育》1961年9期》),指出在史学研究中存在着非历史主义的倾向,不是把历史事件和历  相似文献   

3.
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已由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全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简称《决议》)为标志而载入史册.这一任务的完成,为党纠正统治全党达二十余年之久的"左"倾错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它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4.
1978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在5月11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后,全国政治思想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大论战。由于中央最高层对此没有明确表态,中宣部也没有一个鲜明的调子,加之"凡是派"的横加指责,使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势更加微妙。就在此时,邓小平到东北3省北巡,沿途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在沈阳军区,邓小平幽默地说,"我是到处点火。"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实现了三大突破,即突破恐“商”、恐“市”、恐“私”症,从而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若干反腐倡廉运动的逻辑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反腐败斗争一直是党的建设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街谈巷议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突兀地摆在人们面前的。今天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就其社会历史条件、腐败现象的成因和反腐败的某些方式、手段而言,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理论基础、基本途径等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仍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要有效地开展今天的反腐败斗争,就不能不探讨党的历史上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党曾发动多次反腐倡廉运动。如“三反”“五反”、“四清”等,以及包含有反腐倡廉、防止党…  相似文献   

7.
8.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此前的中央工作会议是我们党和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这是大家一致公认的。中央工作会议之前,中央起码是中央主要负责人并没有打算开成这样一个会,出席会议的代表起码是绝大多数代表并没有想到会议会开出这样一个结果,这也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这...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准备会议,即中央工作会议,于1978年11月10日召开,12月15日结束,历时36天。实际上,所有问题都是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解决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只是将这次工作会议的成果加以确认而已。  相似文献   

10.
一辛亥革命虽然把中国由“帝国”变成了“民国” ,但中国并未由此进入民主政治时代。袁世凯凭借手中握有一支强大的北洋新军这一最有力也最便利的政治资源 ,无视新国家构建中的新的政治价值观 ,一味谋求对国家公共政治权力的独占 ,对于横向和纵向的分权 ,均取敌视态度 ;对于参与国家政治的其他各派政治势力 ,或施以权术拉拢 ,或施以暴力封杀。其结果是造成政治生活的无法和无序。一方面 ,是军权高于一切 ,暴力和战争成为解决国内一切政治问题的经常性和最为有效的手段 ;另一方面 ,是派系林立 ,政治黑幕重重。民初政治演成名副其实的军阀政治…  相似文献   

11.
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不但能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还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加速作用。改革开放前,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引进高潮,对不同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一次重大的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引进工作出现了质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初以“156”项目为重点的引进高潮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为了保护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实行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49年至1956年,新中国面临的任务,首…  相似文献   

12.
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不但能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还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加速作用.改革开放前,中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引进高潮,对不同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一次重大的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引进工作出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解决了我们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回顾与评价张涛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经济发展已有许多研究,但就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讨论不多,需要进一步的评价。本文将对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由来、特征及其实质进行评述。“一五”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怎...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晚年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发生的失误是我们应当认真总结的,特别是他的理论失误更应当认真研究。笔者认为,毛泽东晚年探索社会主义的理论失误主要有两条:一是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到认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二是急于求成和求“纯”,有超越革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它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使"左"的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打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其实在此之前的1955年,由于国民经济的状况良好和三大改造进度的加快,已经使人们的头脑开始发热,误以为经济建设的速度可以大大加快,甚至"完全有可能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尤其是《农业四十条》各项高指标的公布,迫使工业、交通、商业、文教等部门纷纷大幅度修改原定的各项计划指标。周恩来和陈云等人敏锐地觉察到盲目冒进的苗头已经露出,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着手设法防止急躁冒进,坚持稳定发展。但此时的毛泽东急于求成,他觉得周恩来的"反冒进"打击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在他看来,"反冒进"的思路必须打掉。因此,对周恩来的批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是党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实现思想路线历史性转变的里程碑。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与此前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密切相关,而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又以邓小平率先反对“两个凡是”为先导,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高潮,直接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因此,邓小平是那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的组织和指挥者。文章从三个层次加以论述:一、率先反对“两个凡是”,为思想解放运动撕开口子;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解放运动全面展开;三、清除障碍,思想解放运动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改革开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不仅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发挥的巨大作用,而且为我们今天所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回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大波次改革轨迹,我们既可清晰看到改革开放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曲折历程,更可体会到由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所产生的无比自豪,还可以从中总结提炼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增强改革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在探索与实行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一直伴随着同各种极端思潮的论争,这些极端思潮有来自"左"的方面的,也有来自右的方面的.我们要认清各种极端错误思潮的危害,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妇女职业角色冲突的历史回顾──关于“妇女回家”的三次论争臧健在中国现代社会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关于“妇女回家”的论争,论争的直接焦点都是妇女就业与“妇女回家”问题,论争的参加者不仅有妇女界人士,也有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并引起了舆论界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