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的画     
胸无墨、口无才的父亲,常常说自己除了满身是泥,别无他有。当然,左邻右舍不认同,说他谦虚。邻居问:“你儿子是不是升职了?”父亲瞪着眼睛没叽声,因为叽声,找儿子办事的人或许会越来越多。邻居问:“你儿子是不是发财了?”父亲皱着眉头不吭声,因为吭声,说三道四、添油加醋的语言或许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香“芹”     
2006年4月21日下午5点多,一开门,身患脑血栓多年的81岁的冯大娘,手脚比平日哆嗦得更加厉害:地上早已流满下水道倒排出的污水,房间里飘满刺鼻的气味,令人作呕。“小王,小王,我家下水道又堵了!”孤身一人的冯大娘急速地敲着邻居的门求助的时候,喊声里已经有了几丝哭音。“大娘你别急,我给你打电话找张玉芹。”小王见冯大娘急得眼泪都要下来了,安慰她说。也怪了,听小王这么一说,冯大娘竟然暂时安静了下来,眼神里多了一些期待。人们不由得要问,这张玉芹到底是何方神仙,怎么能有定心丸的功效呢?说起来,这张玉芹怎么都算不上是一方神仙,她只是本溪…  相似文献   

3.
1940年7月29日,陈毅怀念员率领新四军一部兵力,一举攻占了南控长江、北接苏北平原的重镇——黄桥,使这座人间地狱,获得解放。人民群众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地前来慰问,军民一片欢乐。 当时,陈毅司令员住在桂花厅,我们政治部住在黄桥中学内。8月23日晚上,已近9点钟了,和陈司令员结婚不久的张茜同志,笑嘻嘻地走来对我讲:“陈司令员请你去,并要你约楚青和罗伊同志一起去,”我心里想,这么晚上,去干什么?就问张茜:“有什么事?”她笑了笑说:“好事,要保密。”  相似文献   

4.
“闺女,你一直这么伺候我,是图个啥呢?”柞村镇北马驿村81岁的孤寡老人刘淑兰动情地问同村的曹京雪。“大娘,这是咱娘俩这辈子的情分。我什么也不图,就图这份感情。”20多个春秋,8000多个日夜,曹京雪用真情演绎了一段超越血缘关系的母女情缘。  相似文献   

5.
芳邻如花     
马亚伟 《党课》2014,(24):87-88
搬家那天,我抱着一箱书朝楼门走去,远远看见一个穿着漂亮的女人花枝招展地走了过来。她见到我,小跑了几步,赶忙去给我开楼门。我说谢谢,她笑笑说:“不用谢,我也住这个楼,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通过交谈得知,她就在我们楼下住。  相似文献   

6.
今年80多岁的李大爷,在和平区嫩江路的“老破小”房屋中住了40多年。“老房子没有独立厕所,三九天也得出去上公厕。炒菜只能在楼道里,你家说点嘛邻居都能听见……”随着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从前的“老破小”,转眼就要变成功能齐全的“新家园”。2022年下半年,李大爷就有望住进改造后的新房。他激动地说:“干部们跑前跑后地帮我们办手续、沟通改造方案,我们一分钱不花,就能住上新房子。现在就盼着能早点搬回去呢。”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12日晚上7点,随着《江南style》旋律的响起,成都沙湾路金牛广场上,踩着音乐的节拍,一群老年人跳起了时髦的骑马舞,56岁的王金仙阿姨就是其中的一位。当记者问她为何这么悠闲时,她拍了拍记者的手,笑着说:“这都是因为社会保障好啊,没有后顾之忧我才有闲情去亭受余生!”  相似文献   

8.
今年80多岁的李大爷,在和平区嫩江路的“老破小”房屋中住了40多年。“老房子没有独立厕所,三九天也得出去上公厕。炒菜只能在楼道里,你家说点嘛邻居都能听见……”随着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从前的“老破小”,转眼就要变成功能齐全的“新家园”。2022年下半年,李大爷就有望住进改造后的新房。他激动地说:“干部们跑前跑后地帮我们办手续、沟通改造方案,我们一分钱不花,就能住上新房子。现在就盼着能早点搬回去呢。”  相似文献   

9.
正【人物】自学160多门网课的万雪琴【故事】61岁的万雪琴,是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老年大学学员。今年3月,这所老年大学开通"空中课堂",万雪琴第一时间注册。白天要照顾外孙女,她就利用空闲看时间短、集数少的课;晚上10点以后,就看时间长、集数多的课。平均每天学3-5门课,一个多月以来,她已经学完了茶艺、隶书、楹联等多门课程。此外,万雪琴还给同学推荐优  相似文献   

10.
今年78岁的共产党员刘颖奶奶在丰台区程庄路社区可谓无人不晓。她的名字随着她送出的环保布口袋传遍了社区的家家户户。如今,刘奶奶已向周围的邻居亲朋赠送环保布袋3000多只。因为她,成千上万只塑料袋在程庄路社区提前“下了岗”。刘奶奶也因此被评为社区环保之星。  相似文献   

11.
本来可以写作《“管闲事”的麻烦》,但我“管闲事”后,却感到莫名的悲哀。你瞧——大清早,一位风度翩翩的美貌女郎,大概为了赶路上班吧,在穿过我所居住的小区马路时,一边匆匆赶路,一边双手剥弄鸡蛋。只见这女郎麻利地将蛋壳剥下后,左手将蛋体送入朱唇,右手则高高举起,毫不犹豫地把蛋壳抛掷到她正穿行的马路正前方。马路被黎明即起的清洁工打扫得光溜  相似文献   

12.
为希望吆喝     
每天清晨6点,酣梦中的我就会隐隐约约听到一个中年男子的吆喝:“买粽子哟——醪糟汤圆——”我已把这吆喝声作为我按时起床的信号,也作为自己不敢懈怠每一天平凡工作的忠告与鞭策。这是一种传统而落后的行商方式,比坐商要辛苦得多。有一天,我在买他粽子的时候,与他闲聊起来。他说,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8点,他就骑着这辆载有200多斤货物的三轮车沿街叫卖,估计一天至少得骑100多公里路程。我问他一天要吆喝多少次,他笑着说:“没算过,不过我一分钟至少吆喝3次。全天上街14个小时,用于休息的时间不足半小时。”我默算了一下,他一天至少要吆喝2500多次。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他说,他每一次吆喝都是极其认真、卖力的。当我问他生意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是晚上11点,这里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武汉泰康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这里住着的都是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我们的国家正在尽最大努力,为这些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去年4月,肆虐的疫情已得到明显控制,本市中小学复课在即,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年级举行了一次特殊的“云”上主题班会。“云”的这一端是正在居家学习的300多名高一学子,另一端则是正在武汉支援的军医、高一5班学生赵子淇的爸爸赵鹏。  相似文献   

14.
报复     
一人气量极小。有天邻居向他借了把雨伞,晚上把伞撑在屋里晾干。这人见了十分恼火,心里想:“借人家的东西不心痛。晚上都撑着,等着,看我怎么报复!” 一天下雨,他向那家借了双雨靴,晚上故意不脱,钻进被窝:“我也穿它一夜。”没想到第二天一脱鞋,脚被捂得起了好几个大泡。  相似文献   

15.
我以前在台北有位邻居,从她孩子出国留学,就四处得意地张扬,秀她儿子开的医院和孙女的照片,3年前老两口宣布要移民,把房子让给亲戚住,但却没多久就回来了. 从此除非有人问,她再也不提儿子.不是她儿子垮了,是她儿子更棒了,忙得早出晚归,连老爸老妈看病,都往自己医院一扔,半夜下班才像败兵似的带他们回家,更甭说谈心了.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前夜,邓小平与贺彪的亲家渊源才浮现出来。那是在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即毛毛)撰写《我的感情流水账》(即后来结集出版的《我的父亲邓小平在“文革”岁月》)期间,笔者因参与策划,曾与人一同到北京的一家餐厅与毛毛见面。她主要想听听在刊物上连载第一部分之后的反应。见面后,毛毛从笔者的口音中听出本人的籍贯方位,她问:“你是湖北人?”笔者说出了自己湖北的出生地。她说了一句:“你同我老公老家很近。”谈话结束后,毛毛又问:“你住哪?”当笔者告诉她自己住在北京西区的一处部队大院时,毛毛又说了一句:“你与我公公、婆婆的家很近。”…  相似文献   

17.
日前,在浙江大学MBA高级研修班上,清华大学王志耘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葡萄园的主人,清早雇人进葡萄园做工,并和工人讲定一天的工钱是一钱银子。中午时,葡萄园主人看见劳动力集市上还有闲人,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我不会亏了你们。工人同意了。下午时,主人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回答: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于是,他也让他们进了葡萄园。到了晚上,结算工钱时,主人给了所有的人每  相似文献   

18.
许振超的妻子许金文,小巧的身材,说话总喜欢笑。因为许振超在自己的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所以许金文称他“许老大”。在她的眼里,许振超是“会干活也懂生活的人”。下面是她的几段叙述: 我和许老大5岁就是邻居。上小学时,他家里生活挺困难,许老大可  相似文献   

19.
正麦家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我母亲85岁,像大多数老人一样,跟疾病抗争成了她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算了算,仅今年她就已经住了6次医院,我能做的就是到场陪护,我在场时其实经常也无事可做,可以说的话并不多。往往是头一天,她会对我说很多话,邻居长,邻居短,诸如此类,说了这  相似文献   

20.
大爱当宽严     
早上6点半起床晨练,上午8点半到12点半训练,下午3点到晚上7点训练,晚上8点半看技术录像。这是北京花样游泳队领队黎晓红每天的日程安排。自从1987年黎晓红担任领队以来,就一直坚持和队员们一起训练、学习和生活。她说:“和队员、教练杲在一起,我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