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9·11”事件后,中亚地区的安全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内部的安全环境、外部的安全影响作了分析。着重论述中亚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在近期的走向、地区安全问题的表现以及克服安全威胁的现实出路。打击“三股势力”和反恐在中亚固然任重道远,但对于地区安全更深一层的因素,比如地缘政治和国内政治的问题,社会经济领域的弱点,地区内跨国合作的紧迫性,同样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亚地缘政治变化与地区安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中亚地区各国已获得独立20年。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致力于巩固新生主权和社会发展。在经历了世界和地区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同时,中亚各国也成功地推动着独立建国进程和参与国际社会新秩序建设,并以不同的方式与定位确立了各自在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尽管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渐进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产生的影响已使中亚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地区安全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亚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各种资源丰富、文化纵横交织,素来是外部力量折冲樽俎、纵横捭阖的场所。阿富汗战争前后,随着外部力量的进入,中亚不单是“俄罗斯帝国的传统领地”、“美国的潜在能源基地”了,它已经成为国际反恐斗争的前沿阵地、大国利益交叉制约的热点地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亚国家面临的隐患依然很多,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与中亚地区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影响中亚地区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了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大国资源争夺、恐怖主义渗透和跨国界犯罪等因素外 ,水是引发中亚地区紧张局势的又一重要诱因。水资源短缺以及因水问题所造成的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直接威胁着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近些年来 ,中亚国家加强区域内外的合作 ,在处理水问题方面进行对话并建立协作机制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些举措都会对维护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亚的地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2001年九一一事件的发生,使冷战后中亚业已形成的以俄罗斯为主导的多元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美国以反恐战争为契机驻军中亚,并在中亚地缘政治格局中取代俄罗斯暂时占据优势地位。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未来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俄罗斯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并在中亚地缘政治格局中成为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6.
2002年的中亚     
在2001年的国际反恐浪潮冲击下,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冷战后的空前变化,北约军队进驻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大国力量对比出现急剧消长。在大气候骤变的激化作用下,2002年中亚各国国内力量也发生了空前的裂变,政局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波澜甚至动荡。各国当局分别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针对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做出重大政策调整,从而在各国200年局势发展中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亚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能源储藏以及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在国际政治角逐中有着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分析视角,对中亚地区安全局势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明确了中亚地区作为独立地区安全复合体的类型,讨论了其在地区间、全球层次互动中的发展,以此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8.
中亚地区处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由于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1997年以来,美国开始实施“新中亚战略”,逐步取得一定的优势地位,从而影响了这一地区的大国力量分布态势,导致地区格局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一直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中亚地区在国际社会和相关大国的协助下实现了无核化,并与中国、俄罗斯等国成功解决边境地区军事安全问题。当以军事威胁为主的传统安全问题大大缓解后,中亚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就突出地呈现在各国政府面前。中亚地缘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非传统安全因素生成的跨国性和地区性,仅凭个别国家能力很难有效治理。而中亚各民族国家曲折的发展历史,尤其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错综复杂的关系,制约着地区各国建立起有效的地区治理机制,致使中亚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发酵、升温。这一趋势如仍不能引起中亚各国和国际社会予以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势必成为威胁地区安全的重要隐患。独立25年来,中亚各国高度警惕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渗透和蔓延的危险,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打击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等联合行动,典型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得到有效治理。但存在于各国高度关注之外的民族关系、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等非典型意义上的非传统安全因素仍然不断积累,并正在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析21世纪初的中国海洋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安全是中国国家安全在地理空间上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海洋世纪”的来临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海洋安全在中国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1世纪初,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挑战可概括为三大现实问题、两大外部威胁和一大潜在隐患。要有效维护中国的海洋安全,必须实施综合安全战略,并确立以台湾问题为龙头、以中美关系为关键和自主安全与合作安全并举、立足近海与走向远海相结合的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12.
论查韦斯的"21世纪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社会主义"是查韦斯总统在2005年提出的政治口号.为了实施"21世纪社会主义",查韦斯采取了以下措施:在理论上和组织上创造条件,奉行"强人政治"战略,控制舆论工具,强化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大力实施扶贫计划,开展土地改革,努力提升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对美国保持"政冷经热"的关系,清算"全民公决"中的反对派.但是,查韦斯在追求"21世纪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政治上的反对派与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沆瀣一气,对委内瑞拉的政治稳定构成巨大威胁;许多委内瑞拉人对"21世纪社会主义"的含义不理解,甚至不支持;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马列主义政党;"21世纪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牢固;美国继续对查韦斯采取敌视政策.  相似文献   

13.
壹韦斯政府力求对既有的政治一经济发展模式实行根本变革.推动国家走上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查韦斯政府逐渐把"21世纪社会主义"作为变革的指导理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保留现行的代议制民主体制和多党竞争,同时鼓励、扩大基层民众的政治参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对资本和市场进行一定限制,建立一种注重实效、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改善社会福利,倡导社会公正;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义.在"21世纪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查韦斯政府修改宪法,颁布一系列新法律,重视扩大非私有制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促进参与式民主的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实施一系列"社会使命",倡导建立国际合作新模式,强调第三世界特别是拉美国家的团结合作.壹韦斯政府将面临4个方面的挑战:如何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如何加强委内瑞拉左派阵营的团结?如何克服对查韦斯领导作用的过度依赖?如何应对国内反对派的强有力挑战?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不断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虽然还受到地缘政治、机制不健全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日俄关系的改善、中国政府的加大投入,将为东北亚地区在21世纪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提供机遇。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应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合作。为此,建立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机制和协商机制,形成区域经济模式和地区安全机制将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5.
试析2l世纪初印度的东南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大国战略的印度就制定了初步的东南亚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加大了推行东南亚战略的力度,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等方面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交往与合作,为印度在亚太地区寻求更广阔的战略空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国际体系转型析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代以来国际体系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从松散、分散的区域型体系向集中、统一的全球体系转型;第二次是从英国主导的全球体系向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转型.当前国际体系正面临第三次转型,美国主导或者说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已难以为继,新的国际体系将向东西方共主方向转型.本文将在评析前两次国际体系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其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国际体系转型的一般规律与启示,并试图对未来国际体系的转型方式、方向及形态等作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对能源安全概念进行“范式转换”,即能源安全不仅要包括能源供需矛盾、能源供需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风险,而且要与环境安全、水安全相结合,形成“广义的能源安全”概念。当前,一系列新因素正在使国际能源格局和能源范式发生重大变化:福岛核电站特大事故严重影响了全球公众对核安全的信心,今后世界各国发展核电会更加谨慎;可再生能源日益发展与普及;气候变暖正在改变能源资源与环境资源相加的自然资源“总格局”;非常规油气资源日益开发、天然气地位上升以及美洲能源供给新轴心崛起;“可燃冰革命”及海洋能源进一步开发。在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能源安全既面临风险,又面临机遇。今后日本能源安全战略的动向主要是:坚持发展核电,但会更加谨慎稳健;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增大天然气的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大力开发可燃冰等海洋能源资源。此外,当前日本政府错误的周边外交政策将成为日本能源安全最大的潜在风险,可望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政权采取的鹰派民族主义政策,终将给日本惹祸,首当其冲的祸害对象就是日本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8.
The neat dividing lines between hard and soft, civil and military security are rapidly dissolving, requiring far more flexibility and causing much confusion as allies and partners have disagreed significantly about how to manage such complexity. Many Europeans continue to recognize only as much threat as they can afford. For them “soft” security often means no security commitment at all. Whilst America needs the European allies for its excessively “hard” security policy to work effectively, it refuses to recognize the extent of that need because of the implications such a recognition would have for control over security outcomes. Therein lies a dilemma, brought to public attention in the fight against catastrophic terror and the war in Iraq.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both sides of the transatlantic divide might begin to cope with this new set of problems, with a new set of relationships in a new set of ways.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 ,随着全球范围内国际关系的继续整合 ,越美关系也得到了改善。美国总统克林顿访越、越美贸易协定签署、越南国防部长范文茶访美以及美军舰访越等事件 ,标志着越美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步入了正常化轨道 ,越美之间友好与合作的新时期已经到来。一、新世纪以来越美关系的发展态势新世纪以来 ,越美关系走出了越战结束后多年来两国合作局限在人道主义合作和零星商业往来的低层次的状态 ,进入了政治沟通频繁、市场准入级别提高、军事交流增多的新阶段。1.高层互访频繁 ,国家关系提升从千禧年开始 ,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层访问…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日本安全和外交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安全和外交政策的特点是:着力加强日美安全合作;积极介入朝鲜半岛事务;加快扩军步伐,突出防卫的“自立性”;逐步推动日元国际化。目前日本国内新民族主义的抬头及国际上新干涉主义的蔓延都对日本安全和外交政策产生影响。今后日本为加速实现其政治大国目标,会进一步扩大军事实力,加紧制订“有事法制”,外交上将更多显示自己的独特性,加强对亚洲事务的政治干预,在多边外交活动中谋求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