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艾迪 《党课》2011,(5):106-108
一次,作家欧·亨利坐在客厅吃饭,他认为背对着自己的窗子没有关,因此自己一定会感冒的。果然饭后不久,他就出现了感冒症状.但实际上客厅的窗子是关着的,  相似文献   

2.
兼听则明     
赵清秀 《共产党人》2004,(23):52-52
党的基层干部的代表、民政助理周国知,二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千方百计让100多户住茅草房的群众,搬进了砖瓦屋的新居,自己的房子却四处透风。他为住房困难的家庭拍了一千多张照片。却没有为自己和家人留一张合影。他一次次向困难户慷慨资助,自己家庭却负债累累。  相似文献   

3.
无悔年华──记安康市纪委常务副书记周明长陈志惠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然而,他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题记他出生在秦巴山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父亲就双目失明。年幼的他,过早的用自己嫩弱的双肩同母...  相似文献   

4.
韩景春  杨壮 《新长征》2009,(12):30-31
他是一个地道乡下农民,在稻田里整整耕耘了30年,历经风霜雪雨,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追求;他是一位省级高级专家。舍小家为大家,没有停下研究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的脚步;他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带着满腔热忱。带领群众走上发家致富路。  相似文献   

5.
他从小喜欢舞蹈。16岁那年,只身一人来到巴黎,他满怀信心地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并让全世界的人为他鼓掌喝彩。然而因为家境贫寒,两手空空,他不得不先找份工作。在找工作的日子里,由于没有任何特长,几乎跑遍了全巴黎,也没找到让他挣钱的机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工。他苦闷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张世普 《廉政瞭望》2009,(12):63-63
在绝望的谷底,台湾黑帮老大吕代豪没有祈祷上帝帮助自己。 1973年,吕代豪再次被警方抓获,到台北监狱服刑。他几乎彻底沉沦,在后来出版的自传《收刀入鞘》中他回忆说:当时他自己就认为他这个人,再关10年、20年,也是关不好的,可以说是无药可救了。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指挥家沃尔特·达姆罗施20多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但他仍保持着谦和、勤勉的作风,没有忘乎所以。面对大家的夸奖,他透露了自己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8.
“搞上层工作”马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来了一个大学生,他到中央组织部去报到。大学生认为自己年轻、有文化,便直截了当地向担任组织部长的陈云同志提出,要搞上层工作。陈云同志听了他的要求,没有给他讲什么大道理,而是热情地将他留在自己身边。第二天,带着中组部的...  相似文献   

9.
语丝     
一名舞者一天没训练,他自己知道:两天没有训练,他的教练知道:如果三天没有训练,他的观众知道。有些人之所以在成功的阶梯上停滞不前,是因为他们自以为站在自动扶梯上。  相似文献   

10.
智者的刀锋     
那一天,当凡高拿着锋利的剃刀割下自己左耳的时候,他大概没有想到,他和他的经典之作《向日葵》,都将永远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11.
他11岁开始买股票,现在觉得还是开始得太晚。14岁时他用卖报赚得的钱买了一个小农场。他现在仍住在50年前买的三居室的房子里,他说这里有他需要的一切东西。他去哪里都是自己开车,没有司机,更没有保安跟随。  相似文献   

12.
赖晨 《世纪桥》2012,(10):31-35
周恩来虽然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但他把千千万万的儿童当做自己的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3.
朱丹  王洁 《当代党员》2011,(10):72-73
“我拿钱办事都没有违反政策,始终坚持了底线和原则。”直到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他依然没有从自己迷恋的“等价原则”中醒悟过来。  相似文献   

14.
胡宗华是位一辈子没有进过学堂门槛的普通老人,15年来。他经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一个普通的老共产党员,把资助失学儿童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用他的爱心和行动为失学的孩子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心安是福     
李荣东 《学习导报》2010,(20):30-30
有个寓言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到花园散步,他看到花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只有细小的心安草茂盛地生长着。原来,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而轻生,松树因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实嫉妒而死,葡萄则哀叹自己终身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牵牛花因为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而病倒,其余的花草也都因为自己的平凡而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16.
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当一个人强迫自己作出某种读书姿态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折磨自己了。读书是一种心灵义务。一个人,如果没有把将一段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放弃了对自我心灵的塑造,错过了在读书时光中体会“物我两忘”的机缘。这一机缘,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弥补。当你回过头来,重新拾起书本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何等陌生。  相似文献   

17.
他家上溯几代都是握锄把儿的农民,他没有令人羡慕的文凭,他未拜于名师大家的门下,他全凭着自己的毅力与奋斗,饱蘸笔墨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人生。他,就是河南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漯河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潘清江。潘清江1956年出生在漯河郾城,孩提时代就喜欢写字,用树枝、砖头蛋儿、粉笔头儿写写画画。“文革”期间他抄大字报,“那时与其说是抄大字报,倒不如说是在练字”。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位不幸的少年,因为身材矮小,总是被别人忽视。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开展小发明比赛,班级推荐的名单中没有他。于是他找到老师表示愿意参加比赛,老师尽管有些怀疑,但仍答应了他。几天后。他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无尘电动黑板擦,这个作品不仅在学校获了奖,还在市里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谷永德 《党课》2007,(4):104-105
这次见到父亲,明显感觉到他的身体比上次差多了。一年前得过脑血栓后,父亲的身体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上次见他时他还能拄着拐杖从屋里走到院门口,这一次.他却需要别人扶着才能勉强走几步.自己是一步也不敢迈了。  相似文献   

20.
光彩人生路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业绩,而是以文明经营、诚实劳动、礼貌待客、乐于助人,受到了人们的赞誉,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他,就是石呼县龙塘镇的个体工商户唐廷龙。唐廷龙从1984年起从事个体经营,开始是搞缝纫,承接来料加工。由于他守法经营,注重信誉,加上经营有方,顾客源源不断,家中生活开始富裕起来,是石吁县最先跨入小康水平的万元户。但在幸福的背后,他也饱尝了创业的艰辛。他不仅吃苦耐劳,经常工作到深夜2点,而且对自己的技术要求精益求精,经常拜师求教。先只是经营来料加工,后又自己加工成衣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