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总则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2016年6月、10月、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并于会后将草案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多次到基层实地调研,深刻地体现了我国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经全国各界的共同努力,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职权、或者依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发现有错误,依法进行重新审判的程序。民事再审程序的主要功能在于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提供一种事后补救措施,这对于保证案件的质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完善民事诉讼程序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吕建江没有英勇壮烈的事迹,所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说,把小事做好就是大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吕建江未曾有"鸿鹄之志",也不会讲豪言壮语。他就想,多做点实事,多干点好事,老百姓就喜欢咱了。小事不小。想方设法把小事办好,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博大情怀。让老百姓喜欢咱,也未必不是大志向,"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相似文献   

5.
党校系统的主体班次教学,大都是以专题、讲座式授课的。这样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从内容上说,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从听课对象上说,都是各级党校培训范围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有一定理论造诣和较宽的知识面。要想讲好课,我认为应当做到如下四点: 第一,不尚“大、套”,戒除“空、假”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校授课的灵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直言道来,以说通、讲明、论透为美,不要刻意追求什么模式和套路;要避免大话、套话,尤其要戒除空话和假话。  相似文献   

6.
马建荣 《共产党人》2008,(20):40-41
在社会生活中,民事主体通常以一定的民事行为设立、变更、实现、终止其权利义务,即民事主体通过自主行为实现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这里的自主行为包含着民法理论上所称的"意思表示"要素,通俗来讲就是指民事主体所进行的民事行为符合行为  相似文献   

7.
沈阳的张×问:个人合伙组织的财会、保管人员将自己经手、管理的财物占为已有,是按贪污罪处理,还是按侵权承担民事责任?张×同志: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1.本罪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工  相似文献   

8.
代际公平理念与理论的提出对现有民事主体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民事主体制度作出反思与改良,提出两个改良进路:一是义务进路,二是权利进路。改良的结果是应该设立一个新的民事主体——后代人。  相似文献   

9.
杨艳 《探索》2012,(2):66-71
传统行政主体理论受"机关"或"组织"视角的局限,导致行政责任主体的相互错位。随着服务行政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生成,传统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愈发明显。服务行政的本质在于政府行政的伦理再造和道德重构,行政主体理论的重构必须把行政人员的道德化纳入制度设计之中。行政人员的道德化旨在促进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的生成,其现实的建构过程是行政人员交互主体性之人本质的最终实现。独立人格的重构功能不仅体现在对行政主体内涵及范围的界定上,且将赋予行政人员一种全新的形象,保证行政行为和行政责任的实现不再停留于表面。  相似文献   

10.
11.
(一)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任何社会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人类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目的。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是由生产力制约并为生产力服务的,也就是说,发展生产力是目的,一定的所有制形式是手段。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消灭私有制,是从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出发的。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明确指出,由于产业革命所引起的“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大大超出了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范围,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动。因此,现在废除私…  相似文献   

1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是我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指导方针。但改革开放以来,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各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新的概括后,人们对公有制是否还是社会主义本质提出了质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对“公有制为主体”进行正确地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新情况。一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统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一、为人民服务是最高的党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党性呢?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保持共产党的性质。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不能动摇按劳分配为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某些企业“按劳分配为主体”体现得不够明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读这段话,应该把握以下几点:按劳分配既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又融入按要素分配全过  相似文献   

15.
调整结构,要以企业为主体,这是在正确理解和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重要思路。这对于搞好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结构调整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重新配置。结构调整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过剩,实现经济的均衡、协调一致和持续发展;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更有效率的部门和企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前者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问题,后者主要是解决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对产业结构进…  相似文献   

16.
所谓合伙合同,是指两人以上相约出资,经营共同事业,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合同。合伙合同从广义上来讲,应包括民法通则所确认的个人合伙合同和法人半紧密型(合伙型)联营合同,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所指的合伙协议。合伙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伙合同主体的同一性。合伙合同的主体是全体合伙人,且均称之为合伙人。2.合伙合同目的和经济利益的共同性。3.合伙合同权利义务的平行性。在合伙合同中,各合伙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也承担同样的义务。4.合伙合同具有组织性。5.合伙合同具有连续性。合伙合同一旦成立,其权利义…  相似文献   

17.
6月的一天,刚刑满释放的孙爱国找到陈阳中:“我们到二十九团团部工地偷点东西,我在那里干过活,工地上比较熟悉”。两人坐上一辆面包车来到二十九团后,孙爱国对司机王某讲,我们是建筑工地的,工程快完了,要把建筑材料转到别的工地上去,想包你的车,到时我给你打电话。”  相似文献   

18.
马建荣 《共产党人》2008,(16):50-51
在法律调整体系中,民事主体的权利由民事法律赋予,因此民法通常被认为属于赋权性的法律,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来源只有两种:法定和约定。在民法规范中被奉为经典的规则是“法律不禁止即合法”。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各民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因而民事法律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乃是平等性。上述法律规则明确清晰,亦常常被作为阐释民事关系的内核。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合伙在民法中的法律地位,学者们颇有争议,概括起来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合伙不能成为民事主体,民事主体只限于自然人和法人,合伙仅为自然人或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特殊方式而已;二是认为合伙是自然人和法人之外的又一民事主体,包括“非法人团体说”、“准法人说”“法人说”、和“第三民事主体说”等;三是认为合伙能否成为独立民事主体,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区别对待,一些简易的合伙没有组织或字号,不能成为民事主体,合伙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民事主体。要想确定合伙的法律地位,必须首先界定清楚合伙的概念以及合伙的权利和义务,然后方能确定合伙能否成为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发展股份制还处于试点阶段。几年来,在如何发展股份制的问题上争议较多,分歧较大,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指导思想:一种是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