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有些同志对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的总和所构成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和反对,并认为这种观点“必须予以抛弃”。他们为了抛弃这个绝对真理,还著书立说,提出了个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对绝对真理性即绝对真理的理论,一个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的理论。 这个理论提出后,在哲学界引起了激列的争论。至今还未达到基本的统一。1994年11月份,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安微省委党校科研处牵头,34个单位发起召开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真理的辩证发展道路,传统的观念认为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道路:即相对真理在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增加,最终以总和的形式构成绝对真理。这一观念已显得严重偏颇。“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概念本是解决真理的辩证本性的概念,探讨的是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关系,不能以此概念来解决与探讨真理的辩证发展道路问题。本文试对以上问题提出自己意见,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三把手服从真理、其他把手没有真理”,这一坊间流传的段子,戏谑中展现了一些地方官场的真实生态。接受采访的落马“一把手”们坦言,以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他们的话都是“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领导班子中,正职领导者作为主要要素,其主体认识能力的高低,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要素的性能以及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这是无疑的。但如果象有些人说的“第一把手是绝对真理,第二把手是相对真理,第三把手没有真理”,因而得出“副职的主体认识能力高低无关紧要,只要按‘绝对真理’指示办就行”的结论,显然是不正确的。应该看到,在一个领导班子中,正副职虽然有  相似文献   

5.
真理问题二题□郑百灵一、关于“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和“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关于真理观的这几个重要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我们目前的表述存在着含糊甚至混淆之处。现行的教科书有时把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等同,作为真理的两种属性;有时...  相似文献   

6.
②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也会因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失效,这是否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会逐渐过时?一、“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也会因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失效”,这是《纲要》依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的一个科学结论。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既然是真理就具有两重性,即绝对性和相对性,就有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逐步接近、不断逼近的运动过程。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会因情况的变化,实践的检验而失效。其次,  相似文献   

7.
前几年,哲学界曾对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问题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是,关于绝对真理的界定,仍然众说不一.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也有难以令人信服的见解.由于讨论涉及的问题较多,笔者无意一一发表意见.本文仅就绝对真理的涵义谈点陋见,向学界同仁请教.一在讨论中,有的人认为,绝对真理"就是指人类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是人类主观对客观世界本质的完全正确的认识";"它是对整个物质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它又是对物质世界最深刻本质的正确反映".(见《江西大学学  相似文献   

8.
在真理问题上,人们经常谈到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及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发展过程、人类认识对真理的无限接近过程,而真理的价值及其实现过程却很少论及。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价值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之一。其含义除了本身的使用价值外,还包括理论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等。从其实现过程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一,真理的价值属性没有表现或者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它还没有被人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认识的目的在于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普遍的必然的真理性认识,并用以正确指导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归纳逻辑参与了认识和发现真理的过程。这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真理的特性和归纳的特性相契之故。因此,了解归纳发现真理的可能性要从对真理和归纳两方面的考察来进行。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种正确反映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科学真理具有不确定性或相对性这一事实,说明它们都只是对自然界某一方面规律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列宁说:“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1]95可是,“对缺乏逻辑和辩证法修养的自然科学家来说,互相排挤的假说之多和替换之快,很容易引起这样一种观念:我们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2]莱辛巴赫·卡尔纳普和波普尔等人,就是由于把真理的相对性绝对化,从而完全否定科学知识的确定性,否定真理的存在,走向相对主义。科学真理虽然是相对的,但是这种相对性包含着绝对性,因而它又是绝对的。列宁曾经充分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绝对真理的观点,他指出:“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传统本体论中存在论、知识论、价值论三重内涵的全面扬弃,建立了以实践为存在论理论核心、以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为知识论取向、以人类解放为终极关怀的新世界观,从而完成了本体论范式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1.
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认为早期马克思和晚期马克思之间有一个“决裂”,这是同他对异化和历史主体的看法紧密相连的。他说: “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往费尔巴哈的人质异化的理论中加进了黑格尔的东西,即历史异化的思想”,但后来“这种结合被马克思抛弃了(手稿没有发表,其中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箴     
《新湘评论》2010,(14):32-32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39页事隋总是不完全的,这就给我们一个任务,向比较完全前进,向相对真理前进,但是永远也达不到绝对完全,达不到绝对真理。所以,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箴     
《学习导报》2010,(14):32-32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39页事隋总是不完全的,这就给我们一个任务,向比较完全前进,向相对真理前进,但是永远也达不到绝对完全,达不到绝对真理。所以,我们要无穷尽无止境地努力。  相似文献   

14.
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认为早期马克思和晚期马克思之间有一个“决裂”,这是同他对异化和历史主体的看法紧密相连的。他说: 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往费尔巴哈的人本质异化的理论中加进了黑格尔的东西,即历史异化的思想。……手稿没有发表,其中的论点后来逐步被抛弃了。……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所主张的那个站不住脚的论点是:历史是主体的异化过程,即人的类本质异化为“异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被奉为用人要则,几乎成了一个千古不易的信条。应当说,这种“不用”和“不疑”,对优化用人者与被用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及授权管理具有必然的意义,但若据此认为它是一条不可一时违背的绝对真理,那就不是辩证的态度了。其实,许多时候,疑人要用,用人也要疑。疑人要用——广开招贤纳才之门“疑人不用”的误点在于思想的狭  相似文献   

16.
从价值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现时人们常常谈论这个观那个观,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权力观、政绩观等等。“观”就是对某一问题总的根本的看法。我们党反复强调,最重要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三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所谓世界观,即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毛泽东特别重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为“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他要求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龚培兴 《求实》2002,(7):4-7
阶级和阶层问题 ,是新时期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研究阶级和阶层问题 ,应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抛弃“左”的和僵化的观念。阶级和阶层是分析社会问题的不同范畴 ,在今天更多地运用阶层这一范畴是必要的和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8.
中共宜丰县委党校林南来稿认为,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换腩筋,我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抛弃凡事要问姓“社”姓“资”的旧脑筋,换上“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新脑筋。②抛弃“左比右好”的旧脑筋,换上“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的新脑筋。③抛弃求稳怕乱”的旧脑筋,换上“先放后导”的新脑筋。④抛弃“父爱主义的旧脑筋,换上优胜劣汰的新脑筋。⑤抛弃政府指挥生产的旧脑筋,换上服务企业、服务市场的新脑筋。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双赢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明  何刚 《理论学刊》2006,3(2):18-19
一、邓小平双赢思想的核心及其主要内容双赢,原是一个经济方面的概念,主要是针对零和而言的。从邓小平双赢思想的基本内涵来看,其核心就是要抛弃过去那种陈旧的不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单赢”的冷战思维方式,代之以能够充分照顾、考虑和尊重对方利益的互利观念,即不是奉行那种“你死我活、你穷我富”的斗争哲学,而是在实事求是、求同存异、公正合理、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具体地说,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一)邓小平双赢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全新思维观念。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曾说到:“创…  相似文献   

20.
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应当说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理论问题。有人认为,把“不断革命”论当成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学说发展史上一个“惊人的误会’。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第一,“不断革命”论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个重要思想,它在马克思学说发展史上是不容“否定”的;第二,“不断革命”论也和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基本原理一样,确实反映了革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是不能“抛弃”的,对于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采取轻易否定的态度是有害的。应该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