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影响因素及其途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却相对滞后。本文认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在向自由贸易区方向发展;东亚地区的经济因素有利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亚地区的非经济因素是约束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关键;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有两种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及世界其他各国经济严重衰退。由于东亚经济与美国经济的强相关性,东亚的实体经济及虚拟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其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被迫调整,贸易规模、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同时美元贬值导致东亚持有的美元资产大幅缩水,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也带来了东亚金融市场的动荡,通货膨胀率高企。东亚要摆脱困境应加强区域经济、货币、金融等领域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东亚经济一体化有着光明的前景,但美国的犹疑和政策上的摇摆不定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形成挑战,同时领导权问题上中日韩的竞争和东盟领导能力不足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东亚需要拿出对策,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从而使东亚一体化进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东亚地区交织着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区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东亚问题更具体地表现为东亚各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东亚经济一体化和东亚安全合作。要解决棘手的东亚事务,需要一个坚定的“地区领袖”。谁将成为东亚的主导者,获得东亚事务的主导权,目前已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5.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是东亚国家与地区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有益尝试。尽管地处东亚,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中国台湾经济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只有通过与祖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台湾才能准确定位自身、参与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来。  相似文献   

6.
外论摘译     
《前线》1998,(7)
外论摘译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不宜轻易否定经过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后,东亚的经济正日益显示出疲劳的迹象,是耗尽了增长的动力,还是大踏步前进中的短暂休息呢?金融危机使东亚经济陷入困境,引发了人们对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大讨论。一些悲观论者认为,东亚的奇迹是虚幻的。...  相似文献   

7.
在欧洲日益走向统一、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断发展、非洲也正在走向联合的今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愈发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东亚的政治与经济大国,中国适时推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不仅是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样一个潮流的一个选择,同时也必将对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东亚合作进程目前进展缓慢,而且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也未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大幅推进东亚合作进程.相比之下,作为东亚合作的域外国家,美国却在东亚合作进程上表现出了格外主动的姿态并开始"重返亚洲".介共产品理论认为,"外部性"是美国参与东亚合作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美国的福利可能因为东亚合作而受到影响,美国将会成为东亚合作的关联者或参与者;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区域性会共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亚洲地区21.5%的最终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美国为东亚经济体提供了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最终消费市场",也加深了其对东亚合作的影响.因此,区别于其他域外大国,美国始终是影响东亚合作的主要域外因素.东亚经济体应正确地看待美国"重返亚洲",并在东亚合作中充分考虑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9.
叶俊 《学习月刊》2009,(1):44-45
美国是战后西方的盟主、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且很可能在今后的数十年内仍将保持这一地位。同时,美国又是一个太平洋国家.在东亚有着巨大的利益。因此,对东亚的战略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经济战略又是美国对东亚战略的重中之重.它对政治战略、军事战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战后美国对东亚的经济战略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际经济与国际政治间的有机互动不断增强,国际产业转移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变化发展的深层经济动因.东亚产业转移促使东亚国际政治地位显著提升,奠定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主要国家(地区)在产业发展上均出现新变化,传统雁行模式逐渐式微,导致各国(地区)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和地位有升有降,从而对东亚主要国家(地区)间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中、日、东盟关系开始微妙调整,三边互动逐渐显现;中日韩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北亚合作趋势加强;台湾经济对中国大陆依存度加强,台独势力将受遏制,等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东亚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研究东亚现代价值观存在诸多困难。这是由东亚共同体形成的现状、东亚的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东亚区域内各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核心利益、东亚历史上遗留的问题、东亚外部势力的干扰、东亚文化的庞杂体系等特点决定的。要解决构建东亚现代价值观过程的重重困难,我们的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实践,紧密联系东亚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进程,关注各国及各地区的核心利益,特别是要着力加强对东亚各国现在提倡和坚持的价值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88年,日本国民经济研究协会提出"东亚经济圈"。即以经济发达的日本为头雁带动东亚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以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四小  相似文献   

13.
东亚经济腾飞中的儒学文化作用曹青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不能不使人注意到这样一个决非巧合的事实:即这一地处东方的各国和地区,都具有共同的儒学传统的文化历史背景,简言之,它们同属于“儒学文化圈”。那么,儒学文化和东亚经济的腾飞究竟存在着何种内在联系,以及此...  相似文献   

14.
范开琼 《世纪桥》2009,(11):58-59
在市场力量和东盟的推动下,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提高,因而应根据自身实力与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中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东亚经济在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下,经过艰苦奋斗,获得了快速增长,出现了奇迹;国际环境的变迁,使东亚经济进一步增长面临困境,出现了金融危机。深化政治、经济体制革,调整发展战略,变革教育方式,放弃传统的产业政策,建立创新体系,有步骤地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加强经济与技术合作,才能使东亚奇迹再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合作的深入 ,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已经成为地区合作的追求目标 ,但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错综复杂的矛盾 ,导致了东亚共同体建设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多样而渐进的方式是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初,当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倡议加强东亚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合作,以建立只有该地区国家才能参加的“东亚核心经济论坛”时,建立东亚经济政治集团此时只是一种幻想或少数国家的“乌托邦”。进入90年代后期,情形大为不同了。1997年12月,首次东盟+中、日、韩非正式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揭开了建立东亚经济政治集  相似文献   

18.
李长久 《新视野》2002,(4):72-74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世界银行誉称为“东亚奇迹”。在战争废墟上,日本经济从1946年开始复苏,自1956年起走上高速增长的快车道。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在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继日本之后,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相继崛起。从1973年到1993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达7.5%,大大高于同期发达国家经济年均2.9%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3.0%的增长水平。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从1991年至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1.75%。经历“失…  相似文献   

19.
近半个世纪以来,亚洲各国通过自身努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亚洲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  相似文献   

20.
热词     
<正>东亚经济共同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4日在菲律宾出席第20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时提出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促进地区融合发展和共同发展。今年是10+3合作启动20周年。20年来10+3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逐步拓展,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合作机制之一,以及建设东亚共同体、推进东亚合作的主渠道。构建东亚经济共同体是10+3合作的战略目标之一,符合地区国家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