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亮 《前进》2003,(10):39-39,45
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最热门的话题,也是现代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那么,人本管理的精髓是什么,以及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究竟怎样,本文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人本管理,可分为两部分进行探讨。首先,人本是来自于哲学的范畴。人本主义哲学强调人的存在、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欧洲中世纪神院哲学的结束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的主体地位逐渐被确立,人的自由和解放就成为当时哲学的主题,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和人的精神生活颂扬也成为当时政治、文学和艺术的主旋律,人性的张扬也自然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人性的解放不但是资产人阶级推翻封建…  相似文献   

2.
人性问题是中西方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人性中的自然性是人生存的基础,社会性使人区别于动物。人性与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比较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阐释,有助于理解法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和人性之间的关系。将合理性与合目的性融入法的创设与运行中,国家法就趋向合正义性,追求人类的共同善才有可能。社会主义法应体现人的本性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兼具真善美之精神并统一于合正义性。  相似文献   

3.
论侦查主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侦查主体是享有侦查权的机关 ,要提高它的行为效率 ,一方面在组织管理上既要遵循一定的组织原理 ,也要强调灵活有效 ,其组织结构的设置和管理的方式、方法要以激发人性和提高人的积极性为目标 ;另一方面 ,要改善侦查主体的制度环境和建立各种良好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4.
金菊爱 《人权》2004,(6):52-53
人文精神最核心的含义是"以人 为本",就是承认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 目的,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主体 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意义和价 值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人们主动 去付出一种关注、关怀、关爱并为人排 忧解难的行为。体现在新闻报道中,人 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  相似文献   

5.
谢金林 《求索》2008,(4):90-92
公共人是现代公共管理基本的人性预设。公共人所以与政治人、经济人相区别,因为他有着特定的内容。公共精神、公共权力、公共责任构成了公共人的基本伦理意蕴。公共精神是公共人从事公共活动的精神气质,公共权力是公共行政活动中的权力理性,公共责任是公共人通过公共活动对公众的伦理承诺。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管理问题时,人性假设是个必谈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在管理学中还是在管理心理学中,都有对人性假设理论全面、深入的阐释与分析。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人性假设理论也决定并渗透在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对“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理念,无论对管理问题的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经常挂在嘴边。由于二者均以管理活动中的人作为关注的焦点,它们便有了这种领域的共同性。但我们在理解使用这些词汇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思维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7.
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维度的综合。作为“类”存在 ,人只有由自然性、社会性向精神性发展、提升时 ,才能成为完善的人。“类”精神是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本质的关系 ,关心人及其赖以生存的一切 ,追求人性发展与完善的超越精神。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危机和迷失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之时 ,发展人的“类”精神 ,是历史和社会赋予当代教育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8.
试论管理的人性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包括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方面,人性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方向是趋向人性的升华人本管理正是顺应人性变化方向的管理。人性善恶的存在在于人的行为结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人本管理在抑恶扬善方面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曾长秋  曹清燕 《湖湘论坛》2011,24(2):121-124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可以提升人的内在精神力量和素质,具有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并由人创生,显示其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功能、价值中蕴含了"建设人本身"的元素,确证其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决定了它必须为了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能够促进人之存在的提升、人之本质的生成和人性的完善,以及人之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0.
管理科学是在与人性的博弈中产生,并在发掘人性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科学的根本任务是使人性化的感性人理性化,遵守制度,促进企业效益。对金融危机的典型特征分析可以发现,不管什么类型的危机,都离不开两种人性欲望:贪婪和需求。现实生活中,人性的贪婪和需求,外化为人的投机和逐利行为,对人的投机和逐利行为的规范产生了管理科学。从管理百年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管理者试图在制度和人性之间选择一种平衡和艰难取舍的历史轨迹。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充分尊重人性,设计出更加合乎人性的制度,管理才能够达到追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性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等的矛盾统一体。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张扬了人性,解放了人性,完善了人性,同时也导致人性中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的分离、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分离、人与自然的对立以及人的片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对于纠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十二五期间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人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郭夏娟 《理论月刊》2000,(11):30-32
人性,作为行政管理的起点,使行政管理成为一种特殊的伦理活动,并具有独特的伦理特性。中国古代的“仁治”和“法治”,西方的“经济人”和“社会人”管理方式,都源于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评价。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也总是从人性需要出发,注重人的现实利益。行政管理各环节都围绕着协调、整合各种利益和价值而展开。这是行政管理伦理本质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行政管理的伦理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作为行政管理的起点,使行政管理成为一种特殊的伦理活动,并具有独特的伦理特性。中国古代的“仁治”和“法治”,西方的“经济人”和“社会人”管理方式,都源于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评价。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也总是从人性需要出发,注重人的现实利益。行政管理各环节都围绕着协调、整合各种利益和价值而展开。这是行政管理伦理本 质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中国道家哲学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主要体现为:其一,道家哲学的"道";其二,人与自身的关系;其三,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其四,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四个方面重要内容分析道家哲学,可以说道家哲学根本上是"以人为本"的,其表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5.
柯闻秀  黄健柏 《求索》2012,(2):96-98
人力资源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和"文化人",人性假设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向人性化回归的演变过程,但它们都未超越将人看作实现企业目的的手段。其实,人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人是丰富的集合体,人的需要是人性演进的内在动力。随着对人性深入全面的认识,加上生产力发展决定了人高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全球化加速了对全面发展的个人的迫切需要,产生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假设,人本管理是以"全面发展的人"假设为基础,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成业兴  彭秋香 《传承》2009,(4):114-115
文化管理的实现不是抹杀人的自然本性,而是实现一种理想人性——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质相互谐和统一。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文化管理目标要得到实现,我们就必需从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出发,理解人性、尊重人性、发展人性以实现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性。  相似文献   

17.
"天地人"的人性假设更加注重的是关于"人"的哲学化思考,更加突出的是"人"在"天"、"地"之间"万物之灵"、"天地之心"的地位,更加关注的是天、地、人的同生并存、和合共赢发展。其对人的基本判断是:人是"天地人"。在哲学层面上,是主客体相和合的关于我们所生息的宇宙物质世界的高度哲学概括;在管理思想上,既强调了"人"在"天"、"地"之间所应有的地位,又主张"天大、地大、人亦大",并以实现"天地人和"为最高目标;也因此,是对管理学史上既往一切管理人性假设的超越,且不仅与当代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完全一致,亦有望全面提升和拓展管理理论的视域,进而有效地解决当今时代出现的管理失灵和发展失灵,或可一并揭开世界管理思想史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18.
李宇飞 《求索》2005,(1):128-130
在管理科学发展的三阶段中,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应变理论分别是以“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为假设前提,因此管理离不开人,人是管理的核心。通过对人性的深入分析,提出人是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现实的人处在不同的需要层次。以这种人性假设为前提,适应当今社会的企业管理制度设计,就必须根据企业现实情况,把制度化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本管理哲学思想的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中,蕴涵了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立意道德建设的古代人性问题的探讨,事实上为以人性假设为第一前提的人本管理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仁者,人也”的绝对命题的提出,也吻合了现代管理中“以人为本”的道德诉求;“修己安人”的管理方式,从管理主客体的视阈对管理手段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规约;“和为贵”的管理口号,则以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为旨归,为管理目标的实现预设了应予追求的价值标杆。  相似文献   

20.
文化管理的实现不是抹杀人的自然本性,而是实现一种理想人性--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质相互谐和统一.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文化管理目标要得到实现,我们就必需从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出发,理解人性、尊重人性、发展人性以实现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