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肇俊  胡譞予 《世纪桥》2010,(22):36-41
陈云说:我和先念同志相识,是在1937年4月。那时他率领西路军余部400多人,浴血奋战,历尽艰辛,到达甘肃与新疆交界的星星峡,我以中央代表名义从苏联回到迪化,然后去星星峡接应他们。先念同志从红军时代起就是一位久经沙场、英勇善战的将军。  相似文献   

2.
长征时代我们父亲周光坦作为李先念同志的战友和部下曾经与先念同志并肩浴血战斗过。1927年篾匠周光坦与木匠李先念都参加了黄麻暴动。根据史料记载,先念同志担任红四方面军11师33团政治委员时,我父亲周光坦任12师38团政治委员;后来先念同志担任红11师政治委员时,我的父亲担任过11师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3.
祝辉 《党史纵横》2005,(3):36-37
1937年4月29日,率领西路军左支 队经历了49个日夜的艰苦征程后,李先 念等人顺利抵达新疆关口--星星峡, 开始了在新疆的学习生活。 星星峡位于甘肃和新疆的交界处, 这里群山耸峙,人烟稀少,新疆边防督办 盛世才在此处设有边防站。此时的盛世 才独揽军政大权,并打出亲苏、反帝的旗 号,同时出于与国民政府抗衡、独立新疆 的打算,响应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的主张,愿与中共交好。李先念 等人抵达星星峡后,受到边防站负责人 王效典等有关人员的热情接待。随后,先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先念同志诞辰100周年,《党史天地》编了一期特刊,邀我为之作序。故写此短文,是为序。  相似文献   

5.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揭馆典礼于1984年7月1日在巴中城郊南龛公园隆重举行。邓小平同志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在举行揭馆典礼的前夕,巴中县委、政府派出了汇报团赴京汇报和迎接当年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战斗过的老前辈回来参加揭馆典礼。汇报团的同志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带着县委、政府和全县人民的重托,于6月20日去到首都———北京。汇报团的同志首先向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军委办公厅送去了巴中县委、政府的汇报信。此后,汇报团的同志去了国务院办公厅,先念办公室的陈秘书先后两次接待了巴中汇报团的同志,转达了先念同志的问候和…  相似文献   

6.
人文荟萃     
◆江泽民推荐读毛岸英一封信1991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湖南期间,在对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中谈到廉政问题。他先拿出一封信来向大家推荐说:“这里我想给大家念一下毛岸英同志给他的一位舅舅的信中的几段话,这封信是1949年10月写的,现在陈列在韶山纪...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23日,是李先念同志90诞辰。先念同志离开我们虽已7年了,可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位德高望重的良师益友,没有忘记在他领导下工作的日日夜夜。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脑海里萦绕,唤起我对他的无限怀念。 建国初期,李先念同志任中南局代理书记兼管财经工作。我在中南商业局工作。1954年他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财贸工作。不久,我也调到粮食部工作。长期在他领导下工作,亲聆教诲的机会多。他是一位没有架子,平等待人,联系群众的好领导,也是我一生中接触最多、感情最深的中央领导同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与乔木同志相识于 1974年,在后来的年月里曾多有来往。他年长我24岁,我心中一直视他为师长,他的博学、睿智、谦逊、平易近人,简朴的生活,尤其是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令我十分敬佩。时间飞逝,转瞬乔木同志离开我们已经 8个年头了。往事萦怀,心绪难平。爱写此文,以抒怀念。 乔木邀我谈话 “九一三事件”后,小平同志出来工作,大张旗鼓地搞整顿,他让乔木同志出来主持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工作,并要他了解思想、文化界的情况,于是乔木要找一些同志谈话。萧卓能是我多年的朋友,“文革”中我们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那时我与卓…  相似文献   

9.
1991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湖南期间,在对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讲话中谈到廉政问题时,先拿出一封信来向大家推荐说:“这里我想给大家念一下毛岸英同志给他的一位表舅的信中的几段话,这封信是1949年10月写的,现在陈列在韶山纪念馆里.看了这封信后,不免感慨系之.”接着,总书记便一段一段地念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1997年9月10日,我到北京看望老同志。专门拜访了好领导、好朋友李瑞山同志。万万没想到,只1个多月,小我3岁的瑞山同志就先我西去,实在令我震惊,令我悲痛。记得1997年9月9日那天下午,我走进瑞山同志家,环视陈旧、并不宽敞、也未装饰的客厅、卧室,见...  相似文献   

11.
1960年秋,我接任中共红安县委第一书记刚满一个月,很荣幸地接待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的李先念和夫人林佳媚。 这年10月中旬的一天,天高气爽。李先念一行在河南信阳地委领导的陪送下经大悟县河口镇回红安视察。这是全国解放后他第二次也是调到中央后第一次回红安。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和黄冈地委第一书记姜一,行署副专员马友才等领导,也分别从武昌、黄州赶到红安陪同先念同志视察。  相似文献   

12.
《广东党史》编辑部同志: 你刊今年一月号有于光远同志《向他祝贺,为他高兴──记从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胡耀邦》一文中,涉及在中央为薄一波、安子文、刘澜涛、杨献珍等六十一位老同志平反中的一些事情。可惜光远同志现在已记不清了,我就趁此机会把这件事说一说,以免今后以讹传讹下去。 于在文中说:“在平反冤假错案问题,我只做过一件事,就是曾彦修和我曾经写过一个对‘六十一人案’平反有用的材料。”“后来中央为六十一人平反的文件,用了曾彦修和我的证明材料。”“从过程上看,可能我先在口头上对耀邦讲过这件事,…  相似文献   

13.
福建是我的故乡,然而我对她却是生疏的。项南同志比我先到任,不过,他和我一样,虽是闽籍,都是几十年在外省工作。  相似文献   

14.
请您评刊     
《共产党员》第7期一到,我们支部的老同志就围坐在一起,专注地听我给大家阅读。我知道他们最喜欢的栏目是生活之友,我就先念《人生有三  相似文献   

15.
在北平参加“一二九”运动“我就读于沈阳第一初级中学,当时来了两位日本教师,他们名曰日语教员,实际是学监,学校的‘太上皇’。教日语他们不从字母教起,而是用日语先教‘我是满洲国国民’这句话。要同学们跟着他念这句日语,等到大家都念熟了,才在日文下面写出‘我是满洲国国民’的汉字。同学们无不感到屈辱。”已87岁的张老含着热泪给本刊记者讲述60多年前当“亡国奴”受到屈辱、辛酸和痛苦的那段故事。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玉屏黔东建材厂厂长。由于有党的好政策,有党的培养,有家乡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我在带领乡亲们发展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和热心公益事业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一、致力扶贫,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十年前的玉屏县大龙镇三岔村,村民们一贫如洗,年人均收人不到200元。要改变三岔面貌,先得从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人手。我在县、镇领导的支持下,提出建提灌站,大念“山字经”,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当时,有许多村民认为我是异想天开。可我相信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只要自己带头脚踏实地干,目标…  相似文献   

17.
永远怀念胡乔木同志逄先知从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对我直接影响最深、教诲最多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田家英同志,一个是胡乔木同志。我是通过家英同志认识乔木同志的,那是1951年。当时我作为家英同志的助手参加《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开始与乔木同志有所接触,但...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80周年诞辰到来的时候,我重读了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共产党人>发刊词》。当年正是党走过18年的时候,说的是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大方针问题。但今天读起来还意味深长,激动不已。 毛泽东同志说,总结党的18年历史,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必须抓好的三个基本问题,也是党的三大法宝。我当时在南方局派往四战区司令部的特支领导下工作,正是一个统一战线的环境。以小看大,从我们特支工作的小环境可以感受到党的方针完全正确,具有巨大力量。 先从党的建设说起 1937年,上海抗战爆发以后,…  相似文献   

19.
六月六日,我参观了公安部举办的禁毒展览,看到了毒品对青年人的毒害和给多少个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了解了全国各地为禁毒进行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我回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在日伪统治下的南京,中共地下党组织曾经领导爱国进步学生发动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清毒运动,也自然回忆起那场运动的领导人厉思虞同志。那场清毒运动发生在一九四三年冬。当时,我与思虞同志同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他念外国文学系,已是高班四年级的学生。我进大学不久,是电机系的低班学生。这时,我们相互还不认识。我作为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参加了那场运…  相似文献   

20.
我与陈刚同志相识相交相知27年。1940年初,我从中央文委调中央社会部任调研科长,从兰家坪到了枣园,认识了陈刚同志。此后彼此就一直保持着联系和友谊。新中国成立,陈刚同志和我先后回四川,又一起在川南区工作。他任内江地委书记,我任泸州地委书记。四川合省后,陈刚同志和我又先后调四川省委工作,且先后分管工业。一直到1967年,陈刚同志不幸逝世。从相识到永别,27年间,陈刚同志是我的良师、兄长和朋友———因为我们共同的革命信念、共同的思想见解,也因为我们不同的革命起点和性情秉赋。陈刚同志是我党第一代革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