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是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必然选择。早在2006年,贵州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全省科技进步与创新,举全省之力用15年左右时间把贵州建成创新型社会。2011年,从"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未来经济的强弱"的高度,贵州就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了系统安排。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聚改革之气。贵州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千企改造""万企融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以大数据驱动科技创新支撑民  相似文献   

3.
数说未来     
正创新发展,数说未来。作为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战略试验田,贵州立足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种下"智慧树"、深挖"钻石矿",抢占新经济制高点,赢得新发展主动权。"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在新时代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寄予厚望。大数据战略行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构建  相似文献   

4.
国发[2022]2号文件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发展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就更加要求贵州从过去立足资源禀赋的发展模式,向实现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转变,体现了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实施路径的重大转变,为贵州高...  相似文献   

5.
<正>聚焦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是贵州立足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消费、稳增长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长远,构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之基、推进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增速趋缓、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的背景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贵州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依托,是一个能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提供全面支撑的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6.
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是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必然选择。 早在2006年,贵州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全省科技进步与创新,举全省之力用15年左右时间把贵州建成创新型社会。 2011年,从"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未来经济的强弱"的高度,贵州就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了系统安排。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对于努力后发赶超的贵州而言,推进协同创新,加快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意义重大。贵州肩负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也就意味着贵州科技创新的需求更大、阻力更少、空间更广。  相似文献   

8.
正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个重要产业,更要依靠科技支撑,助力食用菌产业提质升级。当前,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消耗低、产出大、效益好、产业前景广阔的特点,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贵州食用菌发展规模的壮大,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贵州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朱国胜就科技如何助力食用菌产业提质升级接受了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9.
顾海凇 《当代贵州》2012,(30):19-20
科技创新正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解决贵州重大经济、科技、民生等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支撑和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方面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10.
刘世佳 《奋斗》2023,(20):71-7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此前,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立足实际,放眼未来,  相似文献   

11.
贵州作为西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就必须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因素,是第一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就不可能有社会经济的现代化。今天,任何一个科技创新,无论是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必须要有大量的科技研发资金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把增加科技研发资金作为重要的政策内容。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问题,并通过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促使科技研发…  相似文献   

12.
岳振 《当代贵州》2013,(15):30-31
创新能力建设需要紧紧围绕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科技创业等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2013年5月初,"科技创新"成为贵州各界深度关注的发展关键词,由省经信委、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牵头,十余家单位参与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调研摸底工作已拉开大幕,提升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花溪大学城凭借雄厚的教育资源和丰硕的科研成果,正致力于打造贵安新区及贵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黔中大地春来早,产业招商比武忙。入驻企业3589家,其中最新入驻企业345家、入驻知名企业1081家——这是4月初,花溪大学城更新的一组招商数据。按照2018年"百企引进"计划,今年,花溪大学城将引进涉及电子信息、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00家知名企业落户。立足贵安、引领贵州、辐射全国,作为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支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宣城现代产业之城,对于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科技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动力,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代金融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血脉,要坚持金融回归本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人力资源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最宝贵资源,必须以人力资源为支撑,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要把科技,资本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优质高效发展,进而建成宣城现代产业之城。  相似文献   

15.
<正>新兴产业将有力推动贵州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在新常态下,能够为贵州经济提质增速提供长足动力,为贵州奋力"赶"与"转"提供强劲产业支撑。作为发展滞后的西部省份,贵州把大数据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举全省之力培育,引来诸多关注。5月下旬举办的"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更让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决心与魄力,随着互联网精英们极具前瞻性的理念与眼光,更加深刻地融入到前沿产业的时代洪流中,大数据产业的"贵州印记"深入人心。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用"贵州惹祸"来预测大数据产业对经济格局的影响。他认为,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贵州作为青山绿水的代名词已深入人心,但是贵州也是"两欠"地区,贵州经济要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为此构建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特征的产业生态化,这既是保护青山绿水的需要,更是推进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贵州推进产业生态化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作为青山绿水的代名词已深入人心,但是贵州也是"两欠"地区,贵州经济要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为此构建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特征的产业生态化,这既是保护青山绿水的需要,更是推进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发挥好、发展好生态优势,推动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用好生态优势应有产业支撑,在贵州绿色发展进程中,不乏"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发展旅游业、养殖业以及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等,都是"大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当代贵州》所讲述的"大生态故事",都有其立足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逻辑,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9.
向颖羿 《当代贵州》2020,(15):30-31
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贵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19年,贵州省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18位提升到第16位,研发投入强度增速全国第一、连续两年保持前两位。贵州在科技创新领域走出了后发赶超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正在推动产业扶贫过程中,贵州各烟区利用优势资源和有利政策,积极引导烟农通过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多元化经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形成"贫困地区依托烟叶产业求发展、烟叶产业立足贫困地区求稳定"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