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6月3日至6日,省委、省政府组成四个组到全省各地暗访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到黔南州龙里县、安顺市平坝区贫困发生率最高、位置最偏远的贫困村暗访,并召开脱贫攻坚工作督导检查推进会。谌贻琴一行按照"扶贫云"提供的贫困户信息,不打招呼、轻车简  相似文献   

2.
正一条条干净的通组连户路、一排排明亮的路灯、一户户漂亮的农家小院……仅半年时间,安顺市平坝区齐伯镇关口村发生了喜人变化。村民们说,这要感谢村里的"第一书记"贺波。一双胶鞋一把手电,摸清家底。关口村位于平坝区齐伯镇南部,是该镇的8个一类贫困村之一,贫困人口有218户844人。今年39岁的贺波,是平坝区财政局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2017年末,安顺市西秀区9个贫困乡镇全部实现减贫摘帽,121个贫困村出列,减少贫困人口12966户51010人,贫困发生率从9.12%下降至1.45%。2017年,西秀被列入全省14个拟贫困退出县之一。西部之秀,奋起若飞。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安顺市西秀区深入贯彻实施"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基本方略,全面  相似文献   

4.
正"有政府的好政策,有银行的贷款帮助,我早脱贫啦!"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村民唐从富加入金土地合作社后,在平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贷款40万元,流转200亩土地种植无公害蔬菜。"蔬菜基地解决当地贫困人员务工80人,帮助贫困农户每年增收5200元。"唐从富乐呵呵地说。在塘约  相似文献   

5.
<正>3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深入安顺市平坝区考察调研。他强调,要与时俱进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建强基层组织,充分激活农村内生动力,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再勇参加调研。近年来,平坝区塘约村紧紧抓住"确权、赋权、易权"关键环节,按照"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思路,通过"三权"抓手促"三变"改革,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在观看塘约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期新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的塘约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释放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红利,走出了一条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塘约“蝶变”之路。一、塘约之困塘约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村寨,11个村民组,总人口921户3393人。2013年以前,是省级二类贫困村,贫困发生率17.7%,村庄空壳化严重,村集体经济空心化,党支部软弱化。  相似文献   

7.
正脱贫摘帽后,安顺市平坝区围绕高质量脱贫、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目标,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5月的安顺市平坝区,沃野披上绿装,生机勃发。在扶贫开发重点乡镇齐伯镇,道路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成片小黄姜、经果林、茶园绿意盎然,肉鸡、生猪养殖大户涌现……2014年以来,平坝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1769人,贫困发生率由12.63%降至零,2018年9月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2019年11月,全区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翻开历史新篇章,走出全面小康的铿锵足音。  相似文献   

8.
正初夏时节,走进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山清水秀、草木葱茏,山乡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2015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不到4000元提高到8000元,村集体经济从两年前的不足4万元增加至2015年的80万元,过去的穷山寨变成了和谐富裕的"小康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而在两年前,塘约村还是一个二类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变化,源自安顺市以"三权"促"三变"改革为抓手,深化农村产权  相似文献   

9.
<正>自平坝区获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以来,平坝水利人"抢晴天、战雨天",向着"黔中大粮仓"实现人均占有半亩基本农田的水利扶贫攻坚目标迈着坚实的步伐。总投资2036万元;有效灌溉面积10933亩;17个施工区域,涉及3个乡镇9个村。今年2月6日,贵州省水利厅以黔水灌溉[2015]18号文件批复安顺市平坝区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以下称小农水)建设项目。"一年就支持两  相似文献   

10.
钱凯  代亨丽 《当代贵州》2016,(46):46-47
正为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安顺市平坝区高度重视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确保群众顺利搬迁、安心入住、踏实发展。秋日的安顺市平坝区齐伯镇桃花湖村新寨易地扶贫搬迁点,山脚下整齐的白墙黄顶新房一字排开,3米多宽的大道贯穿每家每户,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相似文献   

11.
正"六个精准""八要素""五步工作法"是指引安顺市平坝区打好脱贫攻坚硬仗的具体方法,全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在脑海中、落实在行动上。目前,安顺市平坝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时期,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工作在一线安排、一线落实,只要涉及脱贫攻坚的事,大家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思想认识完全统一。在  相似文献   

12.
正安顺市平坝区以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将水源区生态保护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统筹考虑、一体实施,打造生态美丽河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夏日傍晚,走进安顺市平坝区杨柳湾湿地公园,花团锦簇绿树成荫,乘凉的老人、玩耍的孩子、散步的青年络绎不绝。"有了这个公园,大人可以散步,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大方县21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224个贫困村已出列189个,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8326户225130人,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21.94%下降至1.85%。属乌蒙山片区贫困县的大方,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036户245104人。2018年,围绕减贫摘帽目标,大方县采取有力措施,下足"绣花"功夫,举全县之力尽锐出战、发起总攻,脱贫攻坚战成效明显。截至2018年末,大方县21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224个贫困村已出列189个,累计减少贫困  相似文献   

14.
正五年来,安顺市平坝区不断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从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撤县设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双提升的三大历史性跨越。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过去五年,是安顺市平坝区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加快发展的五年,是在后发赶超中勇于作为、在应对挑战中砥砺前行、在抢抓机遇中顽强拼搏的五年。五年来,平坝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旅游兴区"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正安顺市结合工作实际,探索"三个明确"工作方法,组织开展全市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轮换工作,确保乡村振兴驻村力量不减。明确不减力量。对全市569个原建档立卡贫困村,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继续保持驻村帮扶力量不减,将驻村帮扶范围扩大为原建档立卡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40年来,安顺市平坝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迎来了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从基本解决温饱、稳定解决温饱到率先小康的"三级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40年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安顺市平坝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迎来了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  相似文献   

17.
<正>芒种刚过,西南地区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高潮,安顺市平坝区不断加大基础投入、开辟特色农业发展增收渠道、探索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安顺市平坝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围绕"两带三区九产业"做文章,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激活"沉睡资本",引导全区广大农民从土里"刨出"致富希望,走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率先小康的发展之路。夯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以前路不通,不敢多种,怕卖不出去。现在不但公路通到了家门口,田间地头也布满了机耕道,交通方便了,信息渠道多了,种什么都不  相似文献   

18.
正安顺市平坝区四大脱贫攻坚战区一万多名党员干部分赴各战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涌现出一个个典型。为实现2018年全区脱贫目标,2017年以来,安顺市平坝区四大脱贫攻坚战区一万多名党员干部发扬连续作战,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分赴各战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涌现出一个个典型。关口村:凝心聚力强堡垒寒冬时节,齐伯镇关口村村委会会议室里一片沸腾,全村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提示2018年7月,林西县成为全区首个"摘帽"的国贫县。他们通过"产业‘掘金’铺就致富路、易地搬迁‘摆脱’落后条件、健康扶贫‘护航’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29个重点贫困村摘掉贫困"帽子",贫困发生率降至1.64%。截至目前,磴口县贫困人口发生率由2014年的15.7%降到0.59%,9691人实现  相似文献   

20.
信息扫描     
正华蓥市"扶贫夜校"让贫困户乐享"精神食粮"为切实引导贫困群众感恩奋进,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凝聚脱贫攻坚强大正能量。华蓥市在全市25个贫困村开办了"扶贫夜校",讲授产业发展技术,宣传教育引导贫困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让贫困群众乐享"精神食粮"。截至目前,该市25个贫困村的"扶贫夜校"相继完成了挂牌及开班授课工作,共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