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辖仁 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5个自然 寨,800余户,4000多人,是全国最大、 最古老的侗寨,被誉称"侗乡第一寨"。 肇兴距黎平县城68公里,距黎平旅游 支线机场80公里,是全国首批十个民 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工程之一,是黎  相似文献   

2.
<正>风情古朴,气候宜人,加上高铁交通的便捷,每年夏季,肇兴侗寨都会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8月1日,农历六月初十。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黎平县肇兴侗族"吃新节",侗族同胞杀猪宰羊,载歌载舞,祈祷五谷丰登。走进肇兴侗寨,侗族大歌悠扬入耳,空气中弥漫着米酒的醇香,节日的味道浓郁。风情古朴,气候宜人,加上交通的便捷,每年夏季,肇兴侗寨都会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侗寨鼓楼迎客来夜幕降临,"侗家婆百家宴"的老板张增辉忙得不可开交,他撸起衣袖亲自为客人上菜。桌上,除腌鱼、腌肉等侗族特色菜外,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央视春晚黔东南分会场设在黎平县肇兴侗寨,向全国直播,把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融入现代高科技的舞台上,在四海欢腾、五地同庆时刻,将这份精彩的民族文化盛宴展现给全国的观众。一场春晚,一个侗寨,把贵州、黔东南人民的春节祝福,献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亿万观众。  相似文献   

4.
曾帅 《当代贵州》2022,(12):4-5
近日,位于贵安新区在建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贵安中心项目,B、C栋大楼正在进行室外环境、设备调试等收尾工作,不久即将投用.随着科创城建设的加速推进,贵州布局数字产业的一个新地标也正在形成. 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无穷动能.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喜欢名山大川,有人喜欢名胜古迹。在贵州黄果树景区,从OTA(线上旅行社)平台上不断导入的游客大数据,让景区智慧旅游平台同样人山人海。黄果树景区自2013年启动黄果树+互联网+N的旅游产业升级战略以来,已经生成了774万游客的消费者画像。依托这些数据,游客在行程  相似文献   

6.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3,(36):32-33
9月28日,以“千年侗寨·醉美肇兴”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暨第五届黎平·中国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黎平肇兴侗寨举行。“升级改版”后的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首次闪亮迎客。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在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已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新趋向。同时也要看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缺乏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特色品牌等因素制约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数据中心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塑造乡村旅游品牌等途径实现优化升级,从而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化规划衔接和实施,突出标准化引领,着力培育示范点,发挥大景区对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栋栋青瓦白墙的乡村楼房散落在林间,一条条蜿蜒通村水泥路向着山的远方不断延伸……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街道砂锅寨社区,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映入眼帘,村内道路平坦整洁,两侧绿树掩映,环境优美舒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大溪坝村地处大南山腹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村,村内红色资源丰富.2018年大溪坝村被广东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首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试点村,2020年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组织振兴试点村.在省、市、区共同支持推动下,大溪坝村党支部围绕提升组织力、树立新形象、引领价值观、走出致富路的总体思路,深挖红色资源优势,激活乡村振兴动能,让昔日的革命老区村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迸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杨樱 《理论与当代》2006,(10):50-52
文化与旅游素来密不可分。旅游资源的两大基本类别——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具有同样的文化性。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文化的范畴。而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融入文化的因素,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旅游的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旅游的发展必须与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以文化为根基,以文化为灵魂。“因旅游而文化,因文化而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理念。如何正确把握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  相似文献   

11.
正习水县坚持以文化为魂魄、以绿色为底色,致力于将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全力推动习水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北纬28.3度线上面积最广、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把这里装扮成"绿"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邱胜 《当代贵州》2017,(45):33-34
从惠水县城出发,驱车向西行驶18公里,便到好花红村。好花红村地处贵阳一小时城市经济生活圈内,是黔南布依族民族文化品牌"好花红"民歌的发源地,也是"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凭借好花红民族文化这张名片和显著的交通区位优势,好花红乡村旅游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好花红村依山而建,以黑瓦、白墙、灰边、挑檐为特色的布依族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清澈的涟江从村中流过。  相似文献   

13.
正10多年前,喀左县利州街道东村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村,办公室破旧,办公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组织服务功能不强,村党支部书记郭凤岐通过外出考察、实地学习,对发展特色旅游观光农业有了清晰的思路,并于2014年初组织召开班子专题会议研究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决定将东山有景观、没有经济效益的杏树林进行彻底改造,通过栽植葡萄,走农业观光  相似文献   

14.
8月正是康定的旅游旺季.走进康定的乡村藏寨,格桑花漫山遍野,成群的牦牛悠闲地吃着嫩草,宽阔整洁的公路在山间盘旋,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靓丽如画,村民们纷纷忙着开门迎客,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眼前的这幅景象正是康定市农业农村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正乌当区新的乡村旅游格局更加立体和完善,逐步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泡泉"的旅游产业链,"周末花园"的魅力正日益显现出来。龙泉河水绕村寨,一湾新绿拂面来。漫步在贵阳市乌当区王岗村,水车悠转,绿柳拂堤,白墙青瓦的布依村寨依山傍水,一家家"农家乐"喜迎游客。"贵阳佳境说洪边,绿水青山别有天。"古人对乌当也多有赞誉。乌当优美的生态环境,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资源,特色的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让乡村旅游发展大步前行。  相似文献   

16.
丰先林 《当代贵州》2009,(24):M0003-M0003
榕江县位于黔东南州南部的月亮山和雷公山之间、珠江流域都柳江中上游,年均温18.3℃,总积温6635℃,无霜期320天以上,年降雨量121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313小时,空气卡相对湿度75%左右,雨热同季,属亚热带(南缘)温暖湿润气候区。  相似文献   

17.
经过时空的演化,而今的乡场在保持原有交易特质的基础上,又添了一缕现代气息——乡村旅游.如今,乡场呈现出来的,除了老百姓所需物质生活的售卖品,还有一些属于精神生活层面的物件乃至是喧嚣热闹的氛围、亲切和谐的交谈.在贵州,从黔北到黔南,从黔东到黔西,每个乡场景象不同,风物迥异,特色鲜明,旅游新业态呈现出来的气象日渐蓬勃.  相似文献   

18.
段光达 《奋斗》2021,(4):56-56
《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作为国内冰雪旅游开展最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较大的黑龙江省,如何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发掘冰雪旅游产业潜力,有效拓展市场空间,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非常重要。一是着眼于冰雪旅游全新的发展格局,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在叫响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品牌,擦亮冰雪大世界、中国雪乡、亚布力滑雪等老招牌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权若青 《当代贵州》2020,(11):42-42
打扫院子、整理店面、通过村里农产品的供应为自己的农家乐采购物资,这是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村民王玉福已经习惯了多年的生活。曾经的好花红村,借助优越的自然环境和2014年黔南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此举办的契机,在全国打开了知名度。近年来,好花红村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旅游业,借助互联网+将村落打造成贵州电子商务示范村文化商业综合体,先后获得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2日,记者走进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只见群山环抱,壁立千仞,栈道蜿蜒,荷叶田田。回到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岩门脚,穷窝窝,一年只收一撮撮,娶个媳妇要挪窝。"一首民谣唱出了红渡村过去困窘。对于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地老百姓又编了一首新民谣:"红渡坡,幸福窝,南来北往旅客多,旅游带来金银宝,城市的人们都挪了窝。"让一个偏远山村发生巨大变化的,正是新民谣里提到的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