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暖花开,在安顺市西秀区宁谷镇下哨村的高山上,绵延着数千亩桃林,再过几个月,这里会呈现出一派丰收采摘的场景,挂满枝头的艳红桃将成为下哨村民的致富果。近年来,西秀区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按照"因地制宜、宜果则果、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投资建设了标准化种植基地,并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和精深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目前,全区精品水果种植面积已达到21.05万亩。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正值镇远红桃成熟上市季节,各大桃园正在忙着采摘和销售。笔者一行走进舞阳镇柏杨坪农业休闲观光园,漫山遍野的红桃硕果累累,惹人喜爱。村民们忙着采摘红桃,搬运装箱。"这段时间,我都到这里帮工,每天有一百元的收入。"家住盘龙社区40岁的彭佳敏一边挑选着红桃,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我自己也种了上百株红桃,都是由这里的园主教我的种植技术。"据了解,该园园主叫代轩章,自从2002年精心培育出了镇远红桃以来,他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并且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红桃种植。如今,他种植  相似文献   

3.
<正>"背篼法官"郭兴利常常讲起他第一次独立办案的经历,那是1991年9月的一天早上,两个村民因为山林地纠纷闹到法庭。郭兴利耐心地给双方讲解着法律规定,其中一人却突然打断他的话:"算了,郭法官,不要再说了,附近有个庙,我和他去赌咒!"郭兴利还来不及劝阻,另一人却马上响应:"赌咒就赌咒!"当事人竟然不信法律而信神灵,这让年轻的郭兴利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在他日后成为剑阁县法院开封法庭庭长后,也不断用这件事告诫自己要恪  相似文献   

4.
张铎 《廉政瞭望》2023,(11):38-40
<正>位于江西南昌东郊的殷王村,是一座历史悠久、古朴婉约的江南村落。从清朝中叶开始,殷、王、卢、郭四姓村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和睦相处,“殷王卢郭,和菜一缸”的美谈流传甚广。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殷王村会举行“花朝”,四姓村民一同敬神、聚会。久而久之“,花朝”成为南昌当地一项有名的民俗活动。近些年来,殷王村走出了一个大人物——曾担任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的殷美根。当地民间有一种说法,殷美根任职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期间,殷王村所属区域相继迎来高铁南昌东站落户、地铁2号线东延推进等多重利好,实现了“脱乡入城”。  相似文献   

5.
尹长东 《当代贵州》2020,(14):20-21
春风荡漾,春意盎然。3月8日一早,清镇市红枫湖坝区的中华茶博园内飘来阵阵山歌声,"春来人忙,天气好哟,新茶出来,味道香哟……"这是当地村民采摘首批春茶的第一天。放眼茶博园,蓝天、绿茶,与远处盛开的红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在这个春天,贵州1700多个坝区,到处是醉人美景。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我们慕名来到白云区艳山红乡尖坡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寨门口两幅标语:“解放思想共创文明村寨”“齐抓共管方能长治久安”。走进村党员活动室,各种奖状、锦旗以及村规民约、“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等琳琅满目。最为耀眼的是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文明村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奖牌。这些荣誉,都是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村情带领村民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提高民族素质,走农科教相结合的道路所取得的。尖坡村是艳山红乡一个偏远贫穷的布依山寨、全村辖4个自然村寨,83户人家,共358人,布…  相似文献   

7.
王连东 《党建》2009,(7):18-19
2007年4月13日,为方便村民农田浇水,山东省金乡县兴隆乡郭店村党支部书记郭奉林正带领村民架设电力线路,此时一根电线杆突然从底部断开,砸向正在施工并毫无察觉的两位村民。在这危急关头,只听郭奉林喊孩子,甚至还有在郭店村打工的邻村群众,仅仅半天时间就捐款4.34万元。此外,村民还自发地帮助郭奉林家种完6亩棉花。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我们的身边,操着全国各地不同口音的人正在大量涌现,就像破土的植物,不经意间已茂然成林,不仅仅是装点和丰富了森林,实际上他们已经成为了一只独特而重要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和正改善着贵州。我们尝试把这样一股新的力量,这样一个新的群体定名为"新贵州人"。  相似文献   

9.
<正>5年来,贵州3900万各族儿女按照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的要求,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精神,奋力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历史的足迹:2005年2月7日下午,黔西南州兴义市2005年2月8日大年三十,兴义市纳灰村;村民查兰明家;村民岑志兴  相似文献   

10.
戏迷老郭     
<正>老郭那时是小郭,不知何时从外地来到我们村子,好像也没几分地可种。日子过得苦,人也丑,始终没讨到老婆。老郭经常去煤矿背煤,挣了钱,不舍得买烟买酒,吃饭,还是棒子面饼子就咸菜,喝凉白开。攒下的钱,老郭没少给戏园子。老郭是个标准的戏迷!这,在我们这个小村子还真少见。"老郭,有点儿钱干啥不好?看啥戏啊,也不当饭吃!""老郭,攒点儿钱说个媳妇吧,看戏有啥用啊?""老郭,你还够奢侈的!"村民这样说老郭。  相似文献   

11.
<正>2关注点水果家族新贵,全国各地“圈粉”。我叫蜂糖李,一听我的名字,就知道我有多甜美。不错!我素有“中华第一李”之美誉,是贵州特有精品水果代表。据考证,我发源于现镇宁自治县六马镇看牛新村磨液组,20世纪80年代,当地村民将我带到弄袍村种植,于是我在打帮河畔扎根。  相似文献   

12.
王春山  王雪 《当代贵州》2013,(25):57-57
贵州电网公司把全力抗旱保电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的用电需求。8月6日上午,镇远县舞阳镇鸡冠岭,号子声响彻山谷,凯里镇远供电局员工正搬着水泥电杆向谷底的水源点前进。"运杆、立杆、架线、安装变压器在4天内就可完成,两公里外的黄桑田村小塘组80多户村民在一周内就能用上抽出的泉水。"当地抗旱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13日上午10时许,金乡县兴隆乡郭店村村北。为方便村民农田浇水,郭店村党支部书记郭奉林正带领村民架设电力线路。  相似文献   

14.
距个旧市区仅10公里的下乍甸村委会小甸头村民小组,虽然只是个仅有56户216人的小村落,却因村民富裕、村貌清新、村风文明而远近闻名,被誉为“个旧第一村”。走进小甸头村,只见一栋栋白瓷砖墙、红琉璃瓦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地依山而建;房后的山头上,浓密的大树成片成林;房前的山腰台地间,一棵棵柑桔枝  相似文献   

15.
村里花团锦簇,果树成林;村民喜气洋洋,精心建设着自己的家园,这是什邡市南泉镇团结村现在的情景.可过去团结村却是个贫困村,全村300多户村民,全靠种植传统农业为生,长期处于温饱线上.  相似文献   

16.
<正>树木、森林,绿色、生态,黎平县双江镇四寨村村民吴庆贤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主旋律。山上,空气清新、鸟语回转、茂林青翠。这位侗家人看着亲手栽种的杉树成林,身心舒畅。吴庆贤沉湎于造林,几十年如一日,以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坚毅挚著,造林5万余亩。杉林森森,他书写出别样的精彩人生。从"贵州造林王"到"中国生态英雄"四寨村是一个青山绿水环绕的美丽侗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相约2020,多彩贵州当奋勇前行;相约2020,多彩贵州必如约取胜。纳雍县寨乐镇新寨村黑木耳种植基地内,上百位村民正忙着制作菌棒,并将分拣菌棒送到田间。通过发展木耳产业,不少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当地的脱贫产业基础也越打越牢。  相似文献   

18.
郭秀明同志是陕西省铜川市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党员和村民向贫困宣战,苦战8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领上了致富路(本刊去年第四期曾刊登郭秀明同志的事迹)。郭秀明精神,是为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而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他坚持知行统一,具有超前的意识。1991年他上任伊始,就制定了村上的“山川秀美规划”,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他从村上长远发展要求出发,将通往外界的羊肠小道,修筑成8米宽的公路;他有敏锐的眼光,按照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调整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他还时刻…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旅游旺季后,雷山县龙塘苗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无论是依山而建的"龙塘山房"民宿,还是云雾缭绕的梯田茶林,或者淳朴浓厚的民族风情,都令游客流连忘返。而吃上了"旅游饭"的村民们,更是得益于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过上了幸福生活。在贵州,  相似文献   

20.
顺着整洁的沙石路走进陇川县城子镇姐乌村顺帕寨,只见一幢幢平房、瓦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果树成林,新修的卫生厕所格外显眼。顺帕村民小组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和“无毒自然村”,村民大多是傣族。近年来,他们走出了特色产业、科技养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