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所有压力性职业中,警察工作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指数高居首位。警察职业面临着挑战和压力,警察在压力之下心理健康易出现问题,警察工作压力对警察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压力与生理症状、压力与心理反应症状和压力与行为表现几方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监狱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远远高于一般社会群体.找出并分析影响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职业压力源,对有效地维护监狱警察的身心健康,提升监狱警察队伍的执法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民警心理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民警职业的特点使其长期处于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应激的状态,民警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较大的损害。开展警察心理训练,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是新形势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是公安思想工作的重要补充。当前,如何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对民警进行心理训练。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禁毒警察是一支特殊的警察队伍,他们的职业具有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高诱惑的特点。他们在工作中所承受着高强度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状况亟需关注。应对由职业带来的心理压力,需要公安机关警察队伍管理部门和民警个人共同作出努力,保障禁毒民警心理健康,才能为禁毒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由于职业的特点,警察比一般社会成员要承受更多的来自工作、社会、家庭和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各级公安机关应通过消除或改善压力源,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并完善警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来缓解民警心理压力,帮助其进行心理调适,保持民警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由于执法规范化的高要求及警察工作的高承诺,警察队伍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和气氛,警察工作本身工作量、工作时间的超负荷,警察自身在职业发展、自我效能和家庭、组织人际等方面的矛盾,造成警察心理的多方压力。警察个体必须对工作压力出现进行正确的归因,同时,进行心智模式的调整,发展积极自我品质,主动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7.
“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之下的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称工作倦怠。其基本特征表现为:身体疲乏、心智空虚、情绪冷漠、成就感丧失、人性化淡漠和行为上攻击等六个方面。作为一种高应激、高对抗、高危险的的职业,警察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在各种职业中,警察位列职业枯竭之首。警察产生职业枯竭的原因主要有角色间冲突、付出与回报失衡和执法环境不完善。解决警察职业枯竭问题,主要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警察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是指警察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危及警察生命安全及健康事件的可能性。与其他众多职业相比,警察工作具有高强度、高风险,积劳成疾以及执法过程中偶发的暴力抗法甚至袭警事件都是警察职业安全面临的风险隐患。德国在警察职业安全与健康的保障工作上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如强化职业心理素质训练,注重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等。加强我国公安民警职业安全与健康保障需要从立法和制度保障上下功夫,同时各级警察机关以及民警自身也要重视相关训练。  相似文献   

9.
警察是压力密集型职业,每一位警察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要高于其他职业的人。这是因为,警察工作是全天候性质,加之基层普遍警力不足,使干警常常无法进行正常的休息与调整。为解除身体的疲惫和缓解思想紧张的压力,大多数干警养成了喝酒和吸烟的不良习惯,使原本疲惫的身体又受到了进一步的摧残,失眠、神经衰弱、心脏病、高血压等疾患在广大干警中普遍存在。身体的重负又使得干警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心境不佳、情绪不稳定、性格暴躁成为影响正常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使得警察要承受来自社会和公众的很大压力,在  相似文献   

10.
警察的敌对心理常常表现为多疑戒备、麻木冷淡、抵触对立、紧张焦虑等,其产生与警察面临的社会压力、工作压力、风险压力、家庭压力等紧密相关。警察敌意心理对警察自身、警民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警察职业心理疾病。关注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重视对警察敌意心理的治疗与消除。一是要加强民警的心理训练,增强民警的心理素质;二是大力推进暖警工程,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警察心身健康是一个社会关注的大问题。警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和伤亡情况比率抽查,都比其他职业从业者高得多。造成警察不良应激反应的原因,有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客观方面的,也有来自主观个体方面的。努力增强警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警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把好入警关,坚持从优待警,争取全社会支持,并保持警察主体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警察心身健康是一个社会关注的大问题。警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和伤亡情况比率抽查,都比其他职业从业者高得多。造成警察不良应激反应的原因,有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客观方面的,也有来自主观个体方面的。努力增强警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警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把好入警关,坚持从优待警,争取全社会支持,并保持警察主体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面对错综复杂的执法环境、面对繁重的公安保卫任务、面对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意外事件,基层公安民警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心理健康对公安民警特别重要。重视心理健康调适,加强对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是各级公安机关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民警培训工作的一项长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警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来自警察职业特点的高危险性、超负荷工作及由此带来的家庭问题、工作环境和大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还涉及警察自身的性格、心理素质等方面。这些压力严重影响了警察的身体、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甚至每年发生相当数量的警察过劳死和自杀现象。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设警察心理学体系的设想,以帮助警察减轻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和健康。  相似文献   

15.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警察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对青羊区公安分局183名巡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巡警SAS和SDS评分均高于常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得出巡警心理压力源自:①工作时间长、勤务压力大;②职业期待高、福利待遇低;③执法环境差、警例约束多。应从合理配置警力、加强心理能力和职业素养训练、完善警察生涯规划、从优待警等方面寻求缓解巡警心理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是一种高危险、高压力、高强度、高负荷的特殊职业,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良好状态。为了使警察很好地胜任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繁重任务,公安机关必须建设一支富有生机和活力,心理健康的群体。目前,半数以上的警察有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如何维护警察心理健康,是一项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警察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拥有国家法律赋予的较大的执法权与执法空间,人民警察肩负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任务,其特殊的职业属性使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和危机。警察是一个高应激、高对抗性和高风险的职业,警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若不能及时排解、疏导,后果将不堪设想。正视警察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倡导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保持警察身心健康,掌握一些排除心理压力的策略和技巧,优化警察人力资源,提高警务工作效率,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对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如何加强警察在警务工作中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成为目前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弥补传统的警察职业安全管理不足,引入并借鉴其他高危行业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借鉴企业安全文化理论和实践成果,加快建设警察安全文化,重塑警务安全理念,完善警察安全制度,落实装备保障,强化职业安全教育训练,突出警察安全执法行为培养,不断提高警察执法人身安全防护能力,是预防和控制警察职业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警察的职业保障应是一套制度体系,其涵盖警察权利、警察心理安全、装备使用程度、实战训练水平等方面,当前我国职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为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须从具体细节加以完善.将舆论保护纳入警察职业保障范畴,及时解决警察舆论危机,缓解执法压力进而改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关注警察心理健康,维护警察合法权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对其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应该正视公安民警心理现状及其危害,从科学定位警察的职业责任、改善执法环境、强化执法保障体系等方面关注警察心理健康,维护广大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从而增强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