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俊志 《党建文汇》2014,(11):47-47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被人评价说“能力一般、长相一般、贪财好色、人品很差”.但他有一个优点:会带队伍,会用人才。齐桓公最重用的人才,非管仲莫属。史书上记载,管仲被齐国任用为相后,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相似文献   

2.
官与厨     
江南尘 《奋斗》2001,(4):55-55
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以厨子出身而成大气候者。一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嬖臣易牙(一作狄牙,即雍巫),他是出名调味师,备受桓公信用。管仲死前说他“杀子适君”,违反人情,不可重用,齐桓公不听。两年后,齐桓公病,易牙与竖刁乘机作乱,阻塞宫门,杀群吏,驱逐太子,立公子无诡为君,致使齐桓公断食而死。这是从厨子起家最终坏了大事一例。  相似文献   

3.
纳贤与去阻     
黎里 《前线》1990,(10)
夏日纳凉,偶读西汉刘向撰的《说苑》以自遣。该书原二十卷,内分君道、臣术、建本、立节等二十门。刘向把史实与议论结合起来,表达了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治国之术。《君道》中齐桓公与他的大司田(主管农业生产的宫)宁戚的一段对话,是我过去阅读时未太注意的。这段对话的中心意思是:要求得贤人,必须去掉纳贤的阻力。齐桓公善于选贤任能,相管仲以成霸业,在历  相似文献   

4.
公私关系是贯穿我国历史并牵动全局的一个重要范畴;公私对立,立公灭私的传统理念及其与精英主义政治传统的结合既妨碍了国人对公共政治事务与自身之利益关联的认识,也妨碍了他们对于政治的责任意识,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政治参与意愿;在政治体制、社会关系的操作性层面上对于公私关系的处理或者说格局安排则导致了独立自主的“私域”和“公域”的双双阙如,从而妨碍了有利于人们有效参与政治过程的外部环境的形成。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来说,如何在思想意识和制度结构上重构公私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治齐四十年,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齐国富强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本文拟就管仲的治国思想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6.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变革的时期。管仲是这一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他輔佐齐桓公整治齐政,使齐国成为当时的第一流强国。管仲名夷吾,颖上人。少年时家贫,经过商,当过兵,总不顺利。后来在好友鲍叔牙的  相似文献   

7.
存贵  王凤 《先锋队》2011,(19):60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齐国有一个负责齐桓公烹饪的厨师易牙,他厨艺精湛,善于逢迎,很得齐桓公的欢心。但其"烹子适君",并参与发动政变,被后人唾骂,给世人深深的启示。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桓公对易牙的烹饪厨艺十分欣赏。作为国君,齐桓公久居宫中,什么珍馐佳肴、山珍海味都吃腻了。  相似文献   

8.
刘建明 《党课》2014,(10):73-74
《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桓公非常喜欢紫色的服装,结果“一国尽服紫”,齐国上下从大臣到百姓便都做了模仿秀,向齐桓公看齐,以衣紫为荣。于是,紫色布料价格猛涨。齐桓公对此深感忧虑,管仲就建议他从自己不穿紫色衣服做起。当天,齐桓公就脱下了紫色的衣服,同时凡看见官员有穿紫色衣服的,就大声说:“离远点,我讨厌紫色的衣服。”结果,当天朝中侍卫近臣便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二天,都城中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第三天,齐国境内全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第23期《求是》杂志刊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全文,明确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最终看实际成效"。思想政治建设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在我们党的各项纪律和规矩中,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处于首要地位。看实际成效,就是要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不是真正立了起来。党情决定要求,在当前形势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要突出强化  相似文献   

10.
齐桓公识宁戚杨子宁戚是春秋时卫国人。有一次,他在牛车下向齐桓公讨饭吃,敲着牛角唱了一首歌。齐桓公认为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准备起用他管理国政。一些大臣说:"卫国离齐国很近,应该先派人到卫国了解一下宁戚,如果他真是一个贤才,再用他也不迟。"齐桓公说:"去...  相似文献   

11.
正意识形态的灵魂是理想信仰,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通过掌握和主导思想、观念从而整合社会力量引领政治方向的过程,是党政治权威性和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工作。成功的意识形态工作能起到支持政权、调理社会、凝聚人心的作用。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就是中共历史上成功的意识形态工作,堪称典  相似文献   

12.
民心第一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6,(12):47-47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是一位文德显彰、治国有方的君主。为。了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他宽宏雅量。礼贤下士。不计前嫌,重用昔日仇人管仲为相国。成为我国历史上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促进政治的巨大变革;分化政治权力结构,促进政治的现代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促进政治的制度化;建立责任内阁制,促进政治模式和权力运作方式的规范化;制定系列法律法令,促进政治权威的法理化;赋予国民政治、选举、立党与集会结社权利,促进政治的民主化;扫除恶风陋俗,促进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对当时中国政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与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被赋予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凝聚社会共识与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障的新使命。这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立场,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推陈出新,坚持科学的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新路径,以达到以新使命和人民为中心,及时准确研判矛盾,正确教育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新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焕发出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15.
正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文章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16.
兰天  尹恒 《前线》2021,(4):37-40
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也是新时代人民军队的立军胜战之本。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丰富发展,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深远政治意蕴,标志着我们党对建军治军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坚持政治建军这个立军之本不松懈,必须把政治建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胜战导向,把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转化为未来战争的“最大胜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可谓是一位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他在取得政权之后,任用管仲为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百姓日渐富庶,国力日益强盛;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帮助燕国打败北戎,营救邢卫两国,制止了戎狄对中原的进攻,联合中原诸侯进攻蔡楚,和楚国会盟于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还安定东周王室的内乱,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然而有谁会料想到,齐桓公这位文韬武略的杰出人物,最终却是栽在了一个厨师的手上,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易牙原是齐桓公手下的一位厨师,精于调味,更善于逢迎,常常极…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进行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党和苏维埃政府积极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开创了土地革命新局面,扩大了党和红色政权的影响,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和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程,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第16期发表重要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刻总结我们党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新征程上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21,(3):1-1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这是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