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歧义与公安实践中的语言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但有不同语言形式表相同意义:“酒喝不喝?”和“喝不喝酒?”。也有相反情形,一种语言形式同时可表几种不同意义:“我没人教”,既是“我无学生可教”,也是“没人教我”。此即谓之语有歧义。本又给歧义定义为:已处干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某个句子(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如赵元任先生所言:“同一串字可能不代表同一个句子”。考察汉语的歧义句,其形成有方方面面的因素:汉语句子中各项结构成分没有明显标识,许多词或身兼数类,或结构力强,在一个句子中常可随意结构,形成…  相似文献   

2.
“了”在语言使用中的功能主要有六个:一是动态助词,用在动词的后面,宾语的前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标作“了1”,读轻声le;二是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宾语后),主要表示事态或情况发生了变化,也有较强的成句作用,标作“了2”,读轻声le;三是结果助词,可以出现在“了1”的位置也可以出现在“了2”的位置,表示有产生某种结果的意味,标作“了3”,读轻声le;四是叠合助词,句末的“了”有时还是“了1”+“了2”的叠合(“了”前为谓词),既表出现新情况又表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实现,标作“了1+2”;五是融合助词,表出现已完成的新情况,标作“了[]+2”(“[]”为空位,是零形式“”,内含词尾“了1”,其虚范畴有表示完成或实现的意思);六是动词“了(liao)”,常作谓语(谓语中心)或补语,表示完毕、了结或对行为实现的可能性及状况的变化、程度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3.
过渡语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渡语研究述评徐海铭10引言过渡语(interlanguage)一词虽有多种译法,如语际语、中介语、族际语、中间语、中继语,但其内涵不变,即指处于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结构上处于中间状态的外语学习者的独特的语言系统。(参见Nemser,1971;Sel...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语篇教学理论为基础,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入手,探讨了语篇教学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语篇教学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语篇教学主要是围绕语言教学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为核心而开展的.学习语言最终的目的就是灵活利用语言,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因此就要对语言所使用的环境、知识、文化背景等方面有着很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法“重大误解”极可能是借鉴苏俄民法,而后者却受到德国法的重大影响。但我国立法的继受混合而间接,亦未结合理论建构,发端于继受过程中的“误解”一语的不当使用造成了司法实践的混乱。台湾地区现行“民法”,为国民政府立法院在《大清民律草案》的基础上修改制定完成的“中华民国民法典”。其意思表示错误部分的规定亦大多源于《德国民法典》。但其第88条第1款规定中“表意人若知其事情即不为意思表示”之规定虽源于德国,却与德国法规定及解释皆不相同。这一问题在司法中造成了混乱,而学说也未能找到妥当的解决方案。建议在我国民法总则的立法中回归传统民法意思表示错误的概念,并明确其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6.
主观罪过中的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有相似之处,在实践中容易混淆。刑法理论中的间接故意是指明知可能造成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过失是指应当预见危害结果的发生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因过于自信而相信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产品责任法有关损害赔偿的规定一件缺陷产品可能引起的损害后果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情形:(1)因缺陷产品所致的对人身或财产的损害,以及此类损害带来的间接的资金损失;(2)维修或替换产品以排除缺陷的危险因素的费用,以及因产品不能使用而引起的诸如利润损失等的金钱损失;(3)产品本身的缺陷给产品自身造成的损害;(4)维修或替换产品以排除未对人身或财产构成威胁的缺陷的费用;(5)完全因产品带有缺陷这一事实而导致的利润损失或其他金钱损失。(该种情况是指产品对人身或财产或产品本身均未构成损害之威胁。…  相似文献   

8.
法学界研究较多的是行政行为的成立与生效,以及废止、撤销等行政行为的消灭,行政行为的变更则多被作为附带的问题“顺便”涉及。然变更本身具有其自身的特质:变更的对象可以是合法的行政行为,也可以是违法或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变更是实质存续力和撤销或废止间关系的缓冲剂;变更就是实质存续力的产物或体现;实质存续力对变更的拘束力不如对撤销或废止强,但并非不重要。等等。这些特质决定了行政程序法中宜对变更作相对独立于废止或撤销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法语作为36个国家和地区官方语言(例如联合国、欧洲联盟和其他国际组织),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继西班牙语之后.使用者人数最多的罗曼语言之一。法语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汉语以外,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语言。现时全世界有8700万人把它作为母语,还有其他1.9亿人使用它(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同时还是于1948年成立、目前拥有70多个成员国家的“国际拉丁公证联盟”的工作语言之一.因此法语公证书的使用地区非常地广泛。  相似文献   

10.
周沣 《法制与社会》2011,(36):291-291
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或者法定或约定的条件发生时,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消灭的情形。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及其法律后果,是合同法研究中的重点。合同解除有可能产生溯及既往的效力,也有可能不具有溯及力。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与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密 《法制与社会》2012,(20):227-228
中介语的概念最早由Selinker( 1972)提出,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利用一定的学习策略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第二语言的语言系统,就是中介语.中介语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偏误分析是用来分析学习者中介语使用现象最主要的分析方法.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写作里常用动词的使用进行偏误分析,来了解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动词偏误类型,并探讨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纠偏.  相似文献   

12.
朱敏 《政府法制》2012,(26):18-18
俄罗斯人有许多独特的身势语(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等),比如好友重逢一般要吻脸腮三下(按照左右左的次序)或贴脸三下,诸如此类,反映了俄罗斯特有的宗教、文化和习俗。如果不了解这些肢体语言,有时会引起误会,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因使用手势不当,而酿成重大历史变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办案实践证明,正确使用证据是打破僵局,使询问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方法。在案件调查阶段询问被调查人时,使用证据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其承认证据所证明的事实,而是为了突破被调查人在侥幸心理作用下所构筑的心理防线,促使其如实交代全部问题。因此,出示证据作为一种询问策略,应遵循准确、适时、适度的原则。1.准确。是指准备使用的证据必须是经过反复研究核对,绝对准确可靠的,所使用的证据有充分的证明力,能直接或间接揭露被调查人的违纪事实,触及被调查人的敏感点,对其产生心理上的强剌激,促使其交代问题。证据材料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习语是一种语言助特殊现象,是在语言技展过程中积累起来购一些固定用法。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有大量的习语,司跨往往生动形象地表迷一种概念,或描绘出’一种事物的外部形象,城揭示某一事物的内。在含义,而习语的形象论语言又往往来自于;恰当的比喻,其比喻形密又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为语翻译也应坚持“准.确性”、“形象性”和“适治性”三原则,尽力忠绿地转达其含意,体现咄原文的民族特色。本攻旨在根据英汉习语L比喻形象的异同就其调译方法作一初步的辞讨。’一、形同意合,等旧再现f尽管中国人和讲”英…  相似文献   

15.
困果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反映在语言中的困果句自然也很普遍。在以“形合”为其显著特点的英语中,因果句有用常用的因果关系调连接的,称为显性因果句;而用其它非因果关系词或不用任何关系词联系的因果句,称为隐性因果句。通过对六类隐性因果句的研究分析,总结了一条翻译规律,即抛开源语语表形式的束缚,深入弄清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再遵循逻辑对等的方法,用目的语恰当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章从语用学的角 度探讨了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及其语用功能,并进一步探讨了英汉委婉语各自所含的文化寓意的差异,从而加深对委 婉语产生根源的理解并通过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寓意对比,做到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劫持航空器罪及其惩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夺或控制航空器的行为。“暴力”劫机是指以力量造成侵害的方式 ,它包括有形力与无形力 ,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 ,对象及于人 ,也包括物。“胁迫”劫机是指行为人采取以暴力或其他任何危险恐吓之内容进行逼迫挟持 ,以对他人实行精神强制 ,使人心生恐惧而不敢反抗。“其他方法”的劫机是指除暴力、胁迫之外的任何能排除他人反抗的手段。行为人所劫持的必须是正在“飞行中”或“使用中”的航空器 ,包括民用与国家航空器两种。为了有效惩治本罪 ,应赋予航空器登记国优先管辖的权利 ,同时采取“或起诉或引渡”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会同解除的概念,理论界表述不一,但基本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l.合同有效成立;2.具备合同解除条件;3.有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4.合同解除后,基于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5合同解除是一种行为。根据以上要点,笔者归纳的合同解除概念是:当有效合同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或因其他法定事由的发生而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一种法律行为。二、合同解除的条件从合同解除的概念可以看出,合同解除应当具备四个条件:1.合同有效并已成立;2.必须有具体的解除行为的…  相似文献   

19.
陆华 《行政法制》2005,(4):16-19
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暴力犯罪是“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的安全的”行为。暴力是指非法使用或威胁使用足以致伤的强制力量或武力,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国家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法惩罚的行为。因此,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或威胁使用足以致伤的力量或武力,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利。违反国家刑法规定.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暴力犯罪是当前犯罪现象的主要形式之一,主要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抢夺罪;爆炸罪;绑架罪;妨害公务罪;以及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的流氓犯罪等。  相似文献   

20.
晚亭 《警界科海》2003,(11):39-39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皆不可忽视。有了直接证据材料,一经查证属实,案件的主要事实即可清楚,因此在办案中应当首先努力收集直接证据。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对间接证据的收集运用。在侦查中,间接证据往往是发现犯罪分子的先导,也是获得直接证据的有力手段,还是鉴别直接证据的有效方法,许多情况下甚至可以加强证据的证明力,必要时,完全依靠间接证据亦可认定案件的主要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