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刘彬 《现代领导》2008,(9):22-22
四川南充市顺庆区按照“体现科学发展、注重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工作思路,在区卫生局、北城街道办事处、同仁乡率先启动了“实绩公示、群众评议、组织评估”科级干部考核新模式,让干部工作实绩直面群众监督和多层系统评价,切实提高了干部实绩评价的真实度和准确性,以具体量化形式构建了一个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竞争大舞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能否选用到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攸关事业成败,关系人心向背。通过考核,将干部实绩考准核实,是选好用好干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温家宝总理在推动十二五规划贯彻落实工作时强调:一是观念;二是创新机  相似文献   

3.
实绩考核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制定并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选准、用好干部,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浏阳市积极探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评价的有效途径,出台了《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实施细则》,在不断完善实绩评价体系上下功夫,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4.
实绩琐谈     
讲实绩是我们干工作干事业务实的表现。实绩大小又是评价、考察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实绩,对提高干部工作水平是重要的一环。何谓实绩呢?实绩就是指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工作所取得的业绩、政绩、成果。工作没有成果,不能称之为有实绩。实绩的要点在于实,绩不实,则站不住脚。实绩光有上级领导认可还不行,要看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认可。对待实绩,要紧紧联系本职岗位工作来认识。因为,它是评价干部实绩的主要科学依据。看干部的实绩,主要是看这个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作出了什么贡献。如此联系本职岗位来对照,是是非非,一目了然。有的同志在岗位上,东转转西逛逛,无所事事;有的同志工作没有计划,成天在忙乱之中;有的作风飘浮,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搞的都是些"花架子"。显然,这些都算不上实绩。  相似文献   

5.
抓紧制定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建立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全面准确地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所创造的政绩.选准用好干部.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总结吸取以往干部实绩考核的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以执政能力为基础.以群众公认为重点.以工作实绩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钱三雄 《今日浙江》2013,(13):37-37
2012年以来,诸暨市全面实施以年度考核、实绩考查、干部考察为主要内容的"三考合一"干部综合评价使用机制,以考核促提效,以奖惩激动力,对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起到了导向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剑民 《今日浙江》2014,(22):46-47
正地处杭嘉湖三市之交的德清县禹越镇被称为德清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在镇政府一楼大厅,今年新设的领导干部实绩记实和公示公议栏特别醒目:镇领导班子成员领办的81项重点工作,以及每位干部的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时完成情况,都一一公示;群众可根据领导干部实绩打分,每位干部的综合考核得分榜就张贴在旁边的公示栏内。镇干部们坦言,每次看到公示栏,心里都会有一种压力,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大家一清二楚,倒逼自己把工作干得更实。  相似文献   

8.
一是数据误区。在当前对干部实绩的定量考评中,有的没有用科学的方法认真核定计算口径、统计口径、价格因素、指标体系等,简单地以快慢、大小、多少论英雄,草率地以"数据=实绩"的公式来评定实绩,从而造成"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良循环,偏离了干部考察和使用的导向作用。二是绩属误区。有的在实际考评干部中,一方面不注意将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分解,而是集众人之功,填一人之绩,把集体的实绩统归于个人;另一方面,不注意历史地看问题,把本为是前任的潜绩,现在显现出来的效益,简单地归结为现任者的实绩,出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相似文献   

9.
干部工作是组织部门的核心本业。要认真履行选好干部、管好干部的首要任务,系统构建科学的干部工作链条,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引领力强、凝聚力强、创新力强、执行力强、公信力强的领导班子为目标,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健全干部考核评价链。进一步健全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目标责任、班子实绩、干部绩效  相似文献   

10.
从2006年3月起,绍兴县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一种"靠实十出实绩、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正在不断地得到夯实和引领,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激情.  相似文献   

11.
英华 《现代领导》2009,(3):15-15
构建领导班子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完善考核制度。二是突出考核重点。重点围绕优化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和特色发展等设置考核指标体系。三是丰富考核手段。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四是增强考核效果。注重将干部考评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让群众对领导干部实际工作进行监督及评价?天等县在干部考察任用工作中推行"实绩公示"新做法,将干部的考察与任用相结合,树立人岗相宜、才职匹配的用人导向。2012年底,天等县结合领导干部年度考察工作,率先开展干部"实绩公示"新环节,即在考察前通知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及符合推荐为科级后备干部的人选填写《干部实绩公示表》,工作实绩主要  相似文献   

13.
浦江县于2008年6月建立县乡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办事档案制度,通过"办事档案"记录每位干部的功过是非,并以此作为考核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奖励评选先进模范的重要依据,引导干部专心谋事,激励干部勤政干事,使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脱颖而出,从而形成正确的用人  相似文献   

14.
对领导干部的实绩和心理素质测评结果进行关联性的分析,其主要目的,一是积极探索干部实绩和心理素质测评在提高干部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的价值作用;二是积极探索干部实绩和心理素质测评在干部考察、考核和选任上的参考价值作用;三是分析研究实绩和心理素质这两种因素在评价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上的特点作用。  相似文献   

15.
莫锋 《现代领导》2014,(10):30-31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按照“看平时、重实绩、听口碑”的要求,积极探索实施“4W”(WHEN时机、WHERE场合、WHO对象、WHY理由)日常考察法,大力选用能挑担、敢担当的好干部,取得了较好成效。一、突出“WHEN”,精准把握考察时机。积极运用“干部工作观察员”制度,将重点工作、突发事件处置等情况纳入干部日常考察监测网。准确把握干部考察时机。一是平时工作定期考察。  相似文献   

16.
改进和完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机制是新形势下党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现实课题。去年以来,中共襄阳县委对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大胆创新,构筑起“以群众公认为核心、以‘三大板块’、‘五项指标’为标准、以激活干部队伍为目的”的干部考核评价新机制。今年初,县委运用2000年度干部实绩考核结果,对30名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给予表彰和重奖,  相似文献   

17.
李明 《群众》2018,(14):8-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提出“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等重要论述,对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强化分类考核,近距离接触干部,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这些论述为干部考核评价工作明确了标准、指明了方向,推动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向着更科学、更规范、更公平、更具操作性的方向改进.新时代干部考核评价要牢牢把握“好干部标准”,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原则和全面考察“德、能、勤、绩、廉”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干部考核评价的细化内容,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评价措施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以来,河北省沧州市委积极改革创新干部选用工作,建立起以“干事档案”为主的干部选用新机制.通过建立简便灵活、易于操作、规范高效的市管干部干事档案,及时了解市管干部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切实加大对市管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力度,激发市管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热情,让干事者上位,碌碌无为者缺位,树立了凭实绩选干部、凭亮点用干部的鲜明导向。  相似文献   

19.
曾庆祝 《政策》2013,(12):87-88
<正>党政"一把手"作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领导班子和事业发展的"舵手"、"主角"和"领头雁",发挥着"政治把关、决策主导、执行推动、用人导向、团结凝聚、形象表率"等至关重要的作用。抓住"一把手"就是抓住了"关键"和"核心"。让"一把手"成为一把好手,必须牢牢把握培养储备、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监督制约等四个重点环节,创新思路,改革除弊,健全机制,狠抓落实,打造让党放心、干部认可、群众满意、卓有实绩的"一把手"队伍。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06,(7):10-11
地方党委“换届年”关注中央“新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目前印发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以下简称《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检验标准,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明确了综合考核评价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方法构成,要求综合运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个别谈话和综合评价等具体方法进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新的考评办法将有利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