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邢文鑫  何丹 《中国司法》2011,(10):50-52
律师工作是中国司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如何更好地促进律师工作的发展,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根本法,宪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与制度体系三个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涉及到十三个方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是对现行《宪法》第1条第2款所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内涵的补充、深化和发展,充分体现了宪法所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之间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概念的提出并不是要在理论上替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是通过进一步理顺法律体系、法治体系与制度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凸显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既强调宪法和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又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各项具体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1,(6):48-52,108-114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的发表举行新闻发布会,白皮书展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全面系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历程和法律制度,全文约2万字,正文部分分为四章: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宣布.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笔者认为,作为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律工作者,中国律师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11,(5):14-14
吴邦国委员长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更何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本身就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宣海林 《中国审判》2011,(10):28-31
我国律师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中国律师制度恢复30多年来,律师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济建设等各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樊超 《法制与社会》2012,(13):14-15
法律体系作为法制建设的根基,与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密不可分。自我国改革开发以来,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美好愿景,并逐步发展、完善。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为出发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战略体系,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针,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因此,深入探讨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相关内容,包括历史脉络、基本条件等,积极总结经验、完善法制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庄严写入《宪法》,建构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以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被列入时间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1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的发展历程,论述此体系的构成,分析它的特点与缺陷,最后认为,我们建成的法律体系只是做到现阶段需要法律调整的各主要社会关系领域都已有法可依,它还不完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郭儒社 《政府法制》2013,(21):60-61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我们的地方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深化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中国特色"的全面理解关系到我们更好的对这一理论进行贯彻和实施,对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支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基.检察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巩固和推动检察事业的科学创新发展,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促进检察队伍建设.展现检察新风貌具有十分重要的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11,(5):11-13
2011年4月15日下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夯实了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筑牢了改革开放的制度保障,奠定了兴旺发达的法律基础,实现了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有法可依。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省法院院长安东,省检察院检察长胡太平等7位同志作了发言,从法理上展开了热烈讨论,思想活跃,各抒己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刊特摘要刊发领导、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式形成。这一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基本方针、大力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最初可追溯到"中国特色",以后又依次经过"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演变成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既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又是一系列概念演变的逻辑必然,同时也是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概念总结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体表现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普法活动和法学教育。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总结和提升,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依法执政理论、依法治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理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不断推进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指出,政法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发展;政法战线的全体同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17.
谢伦 《中国司法》2012,(2):12-15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永康指出,政法机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者、保障者。劳教(戒毒)场所承担着教育感化  相似文献   

18.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从内涵的特色性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涵义和精神实质,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加自觉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治社会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价值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可以分为形成和完善两个历史时期。中外法制史实表明,完善法律体系的任务不但同样艰巨,而且旷日持久,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包括:制定亟待出台的高难度的一批骨干法律;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而适时制定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不断修改现行法律法规;编纂法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