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律师》2002,(6):46-46
2002年5月14日,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北京举办“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名誉权东京胜诉案报告会”,李秀英的辩护律师渡边春己先生自日本专程来京介绍本案的胜诉经过。1999年日本人松村俊夫、相泽宏明和展转出版社出书,否定李秀英等人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身份,对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夏淑琴等证人证词的真实性提出置疑,指责她们是假证人。此事在日本社会造成极坏影响,也给这两位古稀老人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严重的侵犯了老人的名誉权。李秀英遂于同年9月在日本“中国人战争受害事件赔偿律师团”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日本现有上万间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额超过40亿美元.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一个叫藤田田的日本老人,他现在是日本麦当劳社名誉社长. 藤田田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  相似文献   

3.
耳蜗血疑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3,(11):79-81
一位来上海旅游的69岁的日本老人突然惨死在街头。是交通肇事,还是蓄意谋杀?一时间,迷雾重重……对于中日关系而言,2001年真可谓是降到了冰点:四月下旬,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下台前夕,突然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进行所谓的"紧急进口限制",两个月后,中国宣布对进口的日本汽车、手机和空调加征100%的特别关税,"大葱与汽车"之战就此拉开序幕;此后,日本新首相小泉纯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7,(3):39-39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在中国起诉东中野修道、松村俊夫和日本辗转社侵犯名誉权案胜诉后.夏淑琴老人在日本反诉东中野修道和日本辗转社的案件进展顺利。2006年6月3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曾前往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应诉,东中野修道和日本辗转社当庭撤诉,案件变为夏淑琴的反诉案。半年来,此案已进行了四次庭审,最近的一次审理在今年1月19日结束。  相似文献   

5.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日本法定的“敬老日”。截至2012年10月1日,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15较2011年增加104万人.老年人口总数首次突破3000万人大关,占日本总人口的24.1%。日本总务省最新公布的人口推算结果显示,2013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将增加约112万人,总人数将达到约3186万人,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6.
当年他们都是年富力强的壮小伙,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威逼下,背井离乡,远涉重洋,在侵略国日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如今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打破半个世纪的沉默,为冤死的灵魂和逝去的青春,向日本政府和企业提出索赔,决心讨回公道和尊严。  相似文献   

7.
7月16日,记者来到蚌埠市蚌埠九中灾民安置点。在这里,蚌埠市郊区长淮卫镇陈郢村74岁的老人曹如兰,讲起了她经历过的7次洪水。最早的一次洪水是在解放前,当时蚌埠市里还是日本人的天下。老人说当时她还小,记不得太多的东西,听拉黄包车的父亲说死了好多人,还有很多人出去逃难了。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辽宁省抚顺市公证处为“平顶山惨案”幸存者莫德胜、杨宝山二位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并免费进行义务公证,将两份“保全证据公证书”分别颁发给二位老人。至此,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以及莫德胜、杨宝山二位老人的“平顶山惨案”幸存者的身份终于被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认定和证明。这也是继江苏省南京市公证处、黑龙江省哈尔滨审公证处分别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713细菌部队”受害者办理司法公证后,又一例为在“二战”期间惨遭日本侵略军野蛮杀戮,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和历史见证人办理的司法公证。记者闻讯后,采访了年已74岁的莫…  相似文献   

9.
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赔偿诉讼已历十载,仍无胜诉。受害者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强势的日本政府和法院面前势单力薄,且经过十余年的诉讼奔波,在经济和身体上均已力不从心,一些人恐难以在有生之年看到公正的判决。鉴于日本对于侵略战争罪行的模糊认识和拒不承担民间赔偿的顽固立场,受害者可以积极寻求国际、国内的支持,通过种种有意义的索赔途径,迫使日本承担其不可推卸的民间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钱老先生与儿媳妇小刘关系原本一直很好,虽然儿子小钱和妻子小刘赴日本发展,却从未间断返回上海探望老人,一家人和睦相处。没想到,小钱被查出身患绝症后,公公和儿媳妇为了小钱的治疗方案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11.
去年8月3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举行首个由陪审员参加的案件审理。被告是一位72岁的老人。最近,老人引发的恶性案件明显增多。据日本法务省于平成20年(2008年)颁布的《犯罪白皮书》称,如果将1988年的65岁以上老年罪犯定为100人,那么2008年为199.2人,几乎翻了一番,而65岁以上被捕者和被法院起诉的人数分别为491.6人和742.3人,竟翻了4番至6.5番!凶残老人数量增加的原因,不能仅从老龄人口增加来说明。  相似文献   

12.
老八路的儿子方军,在日本留学时有机会采访了一批曾经参加过侵华战争的老鬼子,投入巨大的感情——包括愤怒和谅解,写出了好书——《我认识的鬼子兵》!后来,回到祖国的他继续把巨大的感情和精力倾注在亲历日本侵华那段历史的老人身上,用心挽救着一段历史中的人和事。劳工是他重点关注的人群,本文讲的就是几则关于劳工的催人泪下的故事——7岁的小劳工、伪军也被抓劳工……  相似文献   

13.
吴意 《中国律师》2005,(1):30-32
“我今年已经75岁,丈夫去世后,我抚养三个孩子,尽管艰难,但我还是走过来了。现在他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我也有了孙子,生活得很幸福。2000年以后,我的生活压力突然增大,日本有人出了一本书,说我是南京大屠杀的假证人,是培养出来的,我受不了了。在南京大屠杀中,我家死了七口人,我就是见证人,我有权利、有责任说出真相。”法庭上,75岁的夏淑琴老人情绪激愤,呜咽的话语断断续续。2004年11月23日、25日,南京市玄武区法院受南京市中级法院的指定,公开开庭审理南京市民夏淑琴诉日本国民松村俊夫、东中野修、日本展转株式会社名誉侵权案。这是新中国成…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媒体报道称"南京民政部门将启动老人的评估工作,‘五类老人’(包括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人员、低保和低保边缘的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70周岁及以上的计生特扶老人、百岁老人)可以申请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如果其子女、儿媳愿意在家照顾这五类老人,从被聘用上岗担当养护任务起,每月可领取政  相似文献   

15.
一本词典引出一群老人 这是一本有史以来中国最大的英汉《英美法词典》,460多万字, 所收词条达到4.5万多个,是日本出版的《英美法词典》的3倍。 词典的最后校样已经完成。在没有经济资助,没有鲜花和 掌声,甚至连正规办公室都没有的情况下,两代学人默默无闻中 历经九载寒暑呕心沥血之作,终于接近了尾声。 国家司法部一位司长评价说"这是个很奇怪的事,一部具 有国家权威的词典,却由一群无权无钱的学人和老人编撰,他们  相似文献   

16.
2000年9月16日,位于抚顺市北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来了20名表情肃穆的日本老人.他们在“向抗日殉难烈士谢罪碑“前排成两行,深深鞠躬,默哀致敬,并展开一条横幅,打头是“庆祝“两个红字,随后是黑体黑字“抚顺战犯管理所开设50周年纪念“.……  相似文献   

17.
正尽管1975年以来,西方发达福利国家进入了持续的福利紧缩时期(Pierson,2001),但是1990年代中期依然见证了新社会政策的诞生。其中,1994年,德国创立了其社会保险体系的第五个政策项目——长期照护保险;1997年,法国的社会救助给付开始引入老人长期照护的项目;日本和卢森堡先  相似文献   

18.
方正县境内的确有一座中日友好园林、该园林的前身是日本人公墓,1963年5月4日,报经当时国务院巷理周恩来亲自批准兴建,合葬五千多具日伪时期日本“开拓团”团民的遗骨。1983年,日本藤原长作老人应邀到方正县传授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在参观了公基后,对中国人民善待加害民族中无辜百姓的行为感佩不已,先后六次自费来中国传授水稻新技术,遗嘱故后将骨灰的一半葬在方正县?随着两国民间这种类紊睛的发展,五千多人中确认身份者的名字被刻了下来。这就是今天的方正中日友好园林。  相似文献   

19.
辛木 《政府法制》2011,(19):21-21
在郑州市淮河路与西环道李江沟村,有一个名叫畅乐园的老年公寓。住在老年公寓附近的一位居民经常听到养老院内有老人的惨叫声、打人声。电视台接到报料后蹲守暗拍,录下了护工郑焕明凌晨三四点叫醒被护理老人时令人发指的暴行:辱骂、殴打老人,捆绑老人,  相似文献   

20.
这是发生在广西某市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65岁的老人,为了推动当地花卉业的发展,准备开办 一个花木市场,不料这项得到市委、市政府首肯的"民心工程", 申办时却屡遭磨难。老人先是去市建设局和市规划局打探,前后 往返6次,规划局才勉强出面牵头这一项目。老人又去市计委跑 了4趟,工程才立项成功。老人又马不停蹄找到土地管理局,局 长和科长将老人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老人登门7次、耗时半 月,用地申请才被批准。接着,老人又奔赴环保局,3次才解决问 题。随后,由于规划局土地勘测大队索要土地现状勘察图,老人 又跑了5趟。在工商局往返2次才办完手续。回规划局填写土地 使用申请表、办理有关证件,又奔波了6次。接下来还有建设局、 规划局、计委、土地规划设计院、林业局……前前后后,老人先后 折腾了86次,各项审批手续才办理完毕。与此同时,有关"衙 门"在办理手续时,常常狮子大开口,成千上万地索要各种"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