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淑芬 《公安学刊》2014,(3):47-48,88
《孙子兵法》是一部揭示战争规律的综合性巨著,不仅包含了大量军事哲理、政治经济、战略战术,还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后勤思维,如"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多算胜,少算不胜"、"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军无辎重、粮食、委积则亡"、"治众如治寡,斗众如斗寡"等观点和论断,对做好当代公安警务保障工作仍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孙子兵法》的产生时间及作者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个由来已久的旧话题了。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日:‘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又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曾人吴为将军,其生活时代大约……  相似文献   

3.
《公民导刊》2011,(8):52-52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点评: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点评: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诸葛亮在《将情》篇中有曰:“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当然,这是古人提倡的为将之道。  相似文献   

5.
一字千金     
《秦吕不韦礼贤下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相似文献   

6.
“飞军”一词,首见于《华阳国志·南中志》。云:建兴三年,诸葛亮征南中,“秋,遂平四郡。……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军”,毫无疑问,是指军队,但为何冠之以“飞”,“号为飞军”?不见史家明示,笔者经考证认为,“飞军”是指南中劲卒青羌组成的骑兵部队。理由如下: 《说文》释“飞”曰:“飞,鸟翥也,象形。凡飞之属皆从飞。”引伸义,极言运动之速。古籍中,“飞舟”,“飞军”、“飞书”、“飞马”、“飞驷”等等之辞,不胜枚举。其中,有不少用“飞”来形容骑马或驾马疾驰的。例如,《汉书·袁盎传》:“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注曰:“六马之疾若飞也。”《后汉书·孔融传》:“驰檄飞翰。”而专用“飞”来美称骑兵将士的,又有“飞将”、“飞骑”等辞,《史记·李将军传》:“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布便弓马,膂力过人,  相似文献   

7.
“用我的热心,连接你的爱心;用我的细心,带给你舒心;你我齐心,共创车厢温譬”,“开好安全车,开好文明车”……这是上海巴士电车有限公司六分公司党员们的庄严承诺。“亮形象、亮实绩、亮行动”,一辆辆流动的小天地里,萦绕着为民服务的浓浓深情。  相似文献   

8.
烨宇 《人大论坛》2010,(12):22-23
房价高企的今天,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令人幸福的事。但是,当你支付数十万的购房款后,收房时,却被告知要领取新房的钥匙,还需缴纳数千元的“三通”费,这时你恐怕只有一种感觉——“闹心”。  相似文献   

9.
刘同飞 《黄埔》2010,(1):18-22
重庆解放战役始于1949年11月1日,结束于1949年11月30日刘邓大军开进重庆,前后仅一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能粉碎国民党军几十万人的抵抗,取得解放重庆的伟大胜利,出乎许多军事家的意料。除了刘邓指挥有方、解放军战士作战英勇外,正如《刘伯承传》中所言,也是利用了蒋介石的“错误判断”。蒋介石作出的是怎样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0.
倪孝才  范东 《半月谈》2004,(20):72-73
“背起伞。挎上枪。乘着雄鹰上战场:越过高山峻岭,跨过黄河长江。我们似神兵从天降……”威武雄壮的《空降兵之歌》从千里绿野一直响彻万顷蓝天。中国的空降兵,走在空中。打在地上,机动灵活,神出鬼没,像一把把尖刀刺向敌人最要害的部位:他们具有极强的应急机动能力和战斗力.一旦需要.可以在数小时内成建制地投入我国任何一个地区执行作战任务:他们是我国应对未来局部战争和突发事件的一支重要的威慑和突击力量。  相似文献   

11.
还我清白?──“希望工程”状告香港《壹周刊》方进玉一石激起千层浪:香港《壹周刊》杂志今年1月21日发表长文称,千里追查7000万元捐款,希望工程“善款失踪”;“希望工程”则当即公开反驳:对无端诽谤,绝不容忍,将起诉至香港最高法院,与《壹周刊》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12.
刘剑康 《湖湘论坛》2000,13(4):70-72
关于《孙子兵法》的产生时间及作者问题的讨论,可以说是个由来已久的旧话题了。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日:‘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又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曾人吴为将军,其生活时代大约……  相似文献   

13.
洁手清心     
高占祥 《今日浙江》2009,(19):60-60
《晋书·吴隐之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安帝隆安年间(397-401),为了改革岭南弊政,朝廷派良吏吴隐之担任广州刺史。据说那里有一泉水名为贪泉,饮了此水后便贪得无厌。吴隐之偏不信邪,便酌贪泉水一饮而尽,赋诗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相似文献   

14.
邹万银 《前沿》2006,(2):238-239
据《榆林志》载:“黄河自宁夏横城堡西折而北,至废东胜州,西折而南,入府谷县黄甫川东,其中谓之‘河套’。周迴数千里,其地东、西、北、三面距黄河,秦汉所称河南地。”《榆林志》是榆林县志,记载榆林的历史沿革,地土风貌,榆林在鄂尔多斯黄河北岸。《汉书》载:“蒙恬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榆林为寨。”这是说以榆林为寨墙,远看如榆树之林,所以称为“榆林”。看来“榆林”秦朝就有了。《汉书》这句“蒙恬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很有价值,是秦始皇以灭中原六国之余威,又派大将蒙恬挥师北上,率军三十万,威震匈奴、胡人,“侵胡”…  相似文献   

15.
瓶装矿泉水充斥市场.现在再来谈论直饮山泉.恐怕要被嘲为“连趋时都不够格”。我不敢妄言眼下矿泉的种种优劣美恶;只想说,历史上记载的山泉.竟有贪廉之异。广东境内有被称作“贪泉”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云:“石门有泉.饮之辄使人贪,名曰贪泉。……贪泉一在连州之五溪水.与在石门者为二。”贪泉之名,由来已久.始于汉大夫陆贾.饮后贪财敛钱。晋代吴隐之有意饮之.而不易节操。《晋书·吴隐之传}):“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未至(广)州二十里.也名石门,有水曰贪泉…  相似文献   

16.
春秋末期战略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以下称《孙子》),是闻名世界的兵书,对各国都有深远的影响。现在美国陆军最高军事研究机构——陆军作战学院,把《孙子》列为国家战略课程之一,还将其定为必修课。在国内,《孙子》除运用于军事之外,还运用于企业管理与体育竞赛之中。可见,《孙子》问世虽已二千五百多年,却经久不衰,且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易水  倪嘉云 《创造》2011,(10):32-33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未近长水机场,远远望见那横空出世的新地标,脑中不经意间就蹦出《庄子·逍遥游》中的这段名句来。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人们喜欢讲“不以成败论英雄”,但选拔经营管理干部.则要以成败论英雄。《孙子·计篇》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这里“留之”、‘’去之”的标准,就是成功与失败。领兵是为了打胜仗,领导是为了取得经济效益,打胜仗和取得经济效益都是目的。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手段离开目的就会失去方向。手段与目的相一致,动机和效果相统一是管理者选人用人的基本指导思想。以“用之必胜”与“用之必败”决定干部去留升降,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日本当代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土光敏夫有句名言:“…  相似文献   

19.
赵畅 《今日浙江》2013,(23):62-62
读《后汉书·梁冀传》,明白了古代官场送礼的一个潜规则,亦即首先要打通“门人”这个关节,否则甭想送进去。“客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只要是显赫人家的“门人”,一到送礼时节,定然会依恃其特殊身份而赚个盆满钵满。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与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老子姓李、名耳,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据司马迁《史记·老子传》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李姓自古通今,已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姓可追溯到黄帝的孙子上古帝王颛顼。探索李姓起源将从此人说起。颛顼年十岁位少昊,二十岁即帝位。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都帝丘。在位七十八年崩。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李氏出自赢姓。帝源项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