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创立了以西方医学为基础的近代医学教育和行政体系,培养了大批职业的医生、助产士和护士等医学人才。近代日本医护队伍的发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水平,推动了医学知识和卫生意识的传播和普及,为日本人口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同为法西斯国家,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却与德意不同,它没有出现像德意法西斯那样的政党和党魁,也不是采用议会斗争的形式夺取政权的,而是在军部的推动与策划下,在对外侵略的过程中,通过逐步干预政党政治,控制政权,进行法西斯化改造,最终建立起来的。这一过程的完成与军部的主导与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军部这一特殊政治势力的传统特权地位及其法西斯化演变的探讨,希望对日本军部法西斯统治建立的原因及过程有一个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一、军部在日本国家政治体制中的特权地位所谓军部,是指在近代天皇制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教育立国的典型,借助教育这一有效手段,国民素质显著提高,国力逐渐增强.日本的初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二战前日本借着明治维新和西方先进文明的传人这一大环境的有利东风,不断改革和调整小学教育制度,随之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近代日本小学教育内容的历史基础,并对近代日本小学教育的内容分阶段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最后对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日本近代工业化完成迅速,其经验和教训很多.笔者认为,由国家主导的技术、制度和投资政策,快速催生了日本近代工业化,迅速强国.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性使得日本工业存在不可克服的弱性;优先发展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也将日本引入了以侵略扩张支撑经济发展的歧途.  相似文献   

5.
近代日本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日本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高等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等基本上仿照日本而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地国家主要是日本。日本大量教习纷纷来中国任教。这些因素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幕末变局下,“天皇亲政”与“公议”成为了近代日本天皇制构建和形成的两个原则,在明治新政府中逐渐协调并趋向制度化.二者并非简单直接的对立,而是互相支持,二者亦非均衡平稳发展,有时也会出现激烈的对抗.以福泽谕吉为例,能了解到民众参政的理由、以及天皇在这种构建中所处的位置.“公议”原则体现了政治参与扩大的近代化趋向,于此同时,天皇亲政的传统得到继承,国家意志须经天皇权威的确认,“公议”转化为了“天皇亲政下的公议”,其中内含了消极因素,最后军部法西斯主导下的对外侵略体制亦与此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7.
日本近代的“公德”“训言”,是对近代日本国民遵守“公德”规则、规范的行为指导,并且以简单易记、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表达方式体现。日本近代“公德”“训言”,是近代日本政府重视“公德”提升的产物,是落实统治者国民道德教育方针的手段之一。日本近代“公德”“训言”,其主要内容包括“消极公德”的“训言”和“积极公德”的“训言”。“公德”之“训言”以“训言”的方式告诫国民要有所不为、有所为。日本近代“公德”“训言”,是与道德的其他“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道德诸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道德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日本近代“公德”“训言”以及道德的其他“训言”,对于促进日本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公德”水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明治维新后,虽然日本启蒙思想家所宣传的自由、平等、权力等思想,对启蒙被封建思想 压抑的广大民众,唤醒他们的自由、平等、权利意识起到了极大作用,但由于他们受到当时社 会历史条件和他们个人自身思想状况及阶级属性的制约,他们的思想有极大的脆弱性和局 限性,缺乏前后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共发生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明治7、8年的初步转变,从  相似文献   

9.
外国教育史研究可从教育自身内容丰富性的角度从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教育思想史,二是教育制度史,三是教育的政策和法律史;但在实际的外国教育史研究中这三个部分却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尤其象朱文富博士对(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①这样的课题的研究更是应当结合的,或者说要浑然一体的,而事实上他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上令人满意地做到了。他在对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理论建构时,从日本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出发,把日本近代职业教育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1868~1880年为产业移植与职业教育的创立、1880~1885年为产业勃兴与…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下半叶,东洋传统文化在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初次交手中就输的一败涂地,一种亡国的危机感促使日本全身心的投入到西洋技术的学习之中,西方医学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日本近代医科技术教育从学制教育时期的初创历经教育令时期、各学校令时期、专门学校令时期、大学令时期的长时期发展逐步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1.
津田梅子是近代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倡导者及践行者,为教育事业奉献毕生。她创办女子英学塾(津田塾大学前身),倾其所能为女性提供职业教育,以提升其社会地位。不仅如此,津田梅子还致力于打造"all-round women",即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及优雅品性的完美女性。在彼时的女子教育界,"贤妻良母"式女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常识、一种主流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其权威性不言而喻。就此而言,津田梅子的女子高等教育理念及实践活动可谓独辟蹊径,别具一格。作为在历史中前行的探索者及开拓者,津田梅子试图在世俗观念与自身的教育理念之间架构出和谐共生的关系,在坚持与妥协中推进自己的新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13.
从1948年到2011年,规范日本政治捐款制度的《政治资金规正法》历经了多次修改,但对政治捐款数量的限制保留了1975年第1次修改时的标准。派阀和政治家仍然能够通过多种迂回途径获得企业团体捐款。政治宴会作为变相的政治捐款受法律制约较小,成为最有效的收集政治资金方式。日本政治捐款制度改革之所以原地转圈主要是因为日本型民主制度的先天性缺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有着深远的理论之源,主要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政治哲学、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产生的政治思潮以及近代英法德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政治思想。它们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改宪是冷战后日本政治演变历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执政的自民党在建党50周年之际提出改宪草案,表明其执政路线已经彻底由"经济中心主义"转为"政治中心主义".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也以积极的竞争姿态提出"宪法建言".在保守势力的共同推动下,日本国会在"实质性"改宪进程中迈出了新步伐.上述种种改宪政治动向,对日本国民的宪法意识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走向均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日本能否实现改宪目标的前景预期仍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后,家族政治开始在日本政坛出现,人们对日本家族政治开始关注起来。1955年自民党成立,之后的38年间日本政坛大致经历了4代家族政治人物。在现任议员中“世袭议员”占了40%,在发达国家中这个比例是最高的。日本家族政治的形式在归纳起来大致为3大类:一是随同父兄进入国会、二是长期的工作上形成的信任关系、三是门生与老师的关系,当然家族政治也是按照一定原则形成起来的,其形成是日本传统的家族制度,选举制度、派阀政治以及后援会的存在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在日本近代化的过程中,大批日本留学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近代日本极为重视留学教育发展的结果。明治维新后,明治新政府始终把发展留学生教育作为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摄取西方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建立了留学  相似文献   

19.
改宪是冷战后日本政治演变历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执政的自民党在建党50周年之际提出改宪草案,表明其执政路线已经彻底由经济中心主义转为政治中心主义。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也以积极的竞争姿态提出宪法建言。在保守势力的共同推动下,日本国会在实质性改宪进程中迈出了新步伐。上述种种改宪政治动向,对日本国民的宪法意识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走向均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日本能否实现改宪目标的前景预期仍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20.
以1993年8月为时间界定点,维系38年之久的“55年体制”崩溃,日本政党制度开始进入面向新制度的过渡期。经过5年多的变动,扑朔迷离的日本政坛已经暂趋平静。自从桥本带领自民党复归政权后,小渊又与自由党联手组成多数派政权;以往的“万年野党”──社会党的地位已被现今的民主党、公明党、先驱新党、社民党、共产党等所替代,日本政坛形成“一强多弱”的局势。从朝野对阵形势来看,未来日本政治是继续持续自民党一党“坐庄”的态势,还是演进为两党对立、甚或多党共治的政党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野党各派能否成功解决各种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