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8,(5):19-21
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主动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根据新农村建设20字的总体目标,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创建文明和谐新农家为着力点,以“新农村、新农家、新生活”为主题,不断深化“五好文明家庭”、“绿色家庭”、“节能环保”、“美德在农家”等活动,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高农村妇女和家庭综合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勤劳致富、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崇尚文明成为广大农村家庭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左权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80%,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我县意义重大。我县的总体构想是,瞄准“建设晋巾重要新型能源基地、太行山中段明星城市、特色旅游名胜景区”三大目标。按照城镇化的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倡导乡村文明,扩大基层民主,逐步把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农民也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这是横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的追求。横县县委、县政府顺应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望,合理规划,辐射带动,因势利导,整体推进,使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模式的新农村,像雨后春笋般涌现。  相似文献   

4.
李建国 《江西政报》2007,(13):47-48
2006年以来,我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精心安排部署,科学选点规划,以发展生产富裕农民为目标,突出特色,做足优势,扎实推进,全区23个示范点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三点”。  相似文献   

5.
王雅安 《前进》2006,(5):26-28
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之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晋中调研考察,明确要求晋中要在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省前面。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了以“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大型调研活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相似文献   

6.
曾经一个时期,在广大农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以致有些村庄出现了封建迷信、赌博甚至打架斗殴等丑恶现象。对此,部分代表联名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抓紧抓好,引导农民学习技能、崇尚科学、移风易俗。”这一建议引起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桓台县农村文化大院蓬勃兴起。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7.
《今日海南》2008,(2):24-25
聚焦理由: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地推进广大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带着这个问题,中央党校进修二班第49期B班三支部二组的学员们最近对海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与思考,他们感到海南这项已经持续七年的全省性创建活动路子对头、做法可行、成效显著,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正确方向,具有较强的普遍意义。这里,本刊特将他们的报告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战略提升”。就行唐而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必须在“构建新农业、发展新工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上求突破。构建新农业新型农业是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06,(6):10-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就提出了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蔡怡 《北京观察》2007,(3):43-4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我们指明了在广大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当今农村地区考上大学、完成学  相似文献   

11.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工作部署,山东省章丘市广泛开展了以“思想观念有新转变、家风文明有新面貌、增收致富有新发展、家庭环境有新变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活动。为使活动更加深入开展,该市着力实施六大主题行动,推进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08,(3):F0004-F0004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常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列为全市“五大建设”重大任务之一作出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制定了《2007—2009年常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年行动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6,(11):35-36
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中,锦江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培养创新型农民为主要任务;着眼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军号角,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刊物,就是要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与呼!这是当代广西杂志社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十五”以来,我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以扎实的基础和稳健的步伐顺利实现了“双过千”,广大农村也展现出了蓬勃的新活力!“活力”即“魅力”,也就是“榜样”!今日农村,已有为数不少的榜样正以昂扬的姿态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军。因此, 本刊特设“乡村示范”栏目,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推介新镇新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为全区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范例,欢迎大家来稿。  相似文献   

15.
李昌 《江西政报》2006,(24):45-4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新农村建设方针后,各省市自治区及基层政府都制订了本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规划及实施措施;在这样的形式下,我省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以‘三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班子”的“五新一好”的具体思路,笔者经过在乡镇工作的实践,结合宜春市委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兴产业、生活富裕兴家业、乡风文明兴新风、村容整洁兴新貌、管理民主强堡垒”的“四兴一强”目标要求,对建设社会新农村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启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紧紧围绕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目标,大力推进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为重点的生态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初步形成了环境质量改善、生态良性循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更是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张郁 《人民政坛》2007,(2):10-11
“新农村建设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有其全面、深刻的内涵。在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农民素质提高的问题,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培养农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新文明观念……”2007年1月26日,龙岩市新罗区人大常委会副调研员张秋蕙代表在审议发言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穿过沧桑的历史长河,中国女性跋涉而来。面临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包括妇女在内的“三农”领域的劳动者,肩负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妇女同志,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一线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如何开发这支人力资源队伍,  相似文献   

20.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目标,广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广西的广大农村因此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