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业单位改革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取向──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课题研讨会论点辑要王通讯△事业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称谓,它包括了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各类经济组织之外的所有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属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三...  相似文献   

2.
洪嘉祥 《今日浙江》2008,(18):35-36
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尤其是受民营经济先发优势趋同、资源环境约束、劳动力成本和社会成本归位、出口拉动作用弱化、人才科技贡献度增大等“五个不可逆转”趋势影响,慈溪经济运行在总体平稳的同时,也呈现出工业经济阶段性回落现象。我们结合慈溪实际,确立了保稳育新促转并举的基本策略,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发生的制度性改革,在造成整个中国文化领域广泛的结构性变异的同时,也在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部产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动,不断促成了广大民众在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迅速变更,进而形成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精神分化与重组。这其...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电视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电视传播从精英启蒙向平民化转型,电视传播具有了明显的平民化取向。平民化取向与当代社会的文化思潮、经济转轨和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有关,在传播实践中平民化取向也存在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5.
青年在改革进程中与社会的整合程度,将深刻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与过去传统社会对照似表现出如下三个转变:一、从权威取向向平权取向转化。传统中国社会的生存经济形成一种权威式的社会结构。人们容易形成若干相应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 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网络文化、多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7.
一、共同富裕的内涵界定共同富裕无疑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规定之一,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现阶段出现了许多有背于共同富裕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共同富裕的怀疑和否定,或把共同富裕干脆推向一种社会理想的价值导向范畴,并以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性为借口,容忍现实中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日趋严重,两极化的危险性已见端睨,且短期内不可逆转,并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那么,如何重新来界定共同富裕的内涵,也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和具体把握共同富裕理论的精神实质。当然,学…  相似文献   

8.
张琛 《前沿》1996,(Z1)
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变化的基本取向张琛中国社会目前正处干社会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表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我们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说明和描述,但扼要迷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以政治为主的社会向以经济为主的社会的转变;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加入世贸组织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必然要求和积极举措。历尽艰辛的跋涉,中国已敲响了世贸组织的大门。毋庸置疑,入世是双赢、多赢之举,但同时应该认识到,它既会给我们带来发展的良好机遇,又蕴含着严峻的挑战。凡事预则立,机遇永远只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们。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要积极行动,沉着应对,未雨绸缪,扎实做好入世的各项准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实现发展经济、强国富民的根本目的。 一、知识准备 一旦入世,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将把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与世贸组织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0.
一回顾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应该肯定地说,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推进是成功的,因为市场取向改革展开的十余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也还可以肯定地说,90年代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将以市场取向改革的推进来全面展开。然而,也应该看到,我们在推进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了。这种“相对滞后”表现在我国自1978年以来在市场取向改革道路上迈出的每一个重大步骤上: 其一,我们在坚持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了城市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构建政治国家与经济市场的和谐是反垄断法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的功能就是构建政治国家与经济市场之间的和谐,防止两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分歧导致两者的分裂,防止因此而产生更巨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这一功能对于中国而言尤其具有独特的意义。理论界对中国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所进行的论证存在诸多不足,本文认为,从和谐社会理念出发,深入挖掘其他国家反垄断法的深层动因非常重要。从反垄断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政治国家和经济市场在价值取向上冲突需要协调的机制,反垄断法就是调和这一冲突的结果,这明确地昭示了反垄断法在政治国家与经济市场之间所具有的媒介作用。可以说,反垄断法的出现就是政治国家与经济市场在出现激烈的价值冲突之时进行妥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市场”全力发展生产力,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开始落后于经济发展。于是,要求社会协调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应如何理解协调发展?如何认识市场经...  相似文献   

13.
体制框架:中国农村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朱泽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对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19年的历程,所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在某些重要的领域内,如微观经营体制、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经济成分和经营形式的多元化格局等方面,都已初步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女性就业形式和就业观念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在资源重新配置、歧视妇女的社会偏见尚有市场、就业压力又不断加大的今天,妇女阶段就业,难道真是缓解就业压力、平抑失业率的良方?市场经济难道真与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水火...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大潮、社会转型和现代社会的到来,三相相互关联而密不可分,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存的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相应的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经济体制、而且是社会组织形态、生活形态、们至价值观念的转型与转换。社会转型是全面的、深刻的、而不是单相的、表层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仍是标明中国社会从传统经济方式向现代经济方式的转换、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不可逆转的苗进。而价值观念的转型,其实质内涵就是从具有传统意味的价值观念向现代价值观念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10,(12):27-2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率先实行市场取向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社会组织快速发育。2009年,浙江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占全省GDP总量的70%以上,新社会组织总数居全国第三位。  相似文献   

17.
一 自从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虽然几经曲折,但因为得力于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市场取向,而逐渐明确并日益变得不可逆转了。尤其是1992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的认定,彻底突破了理论界长期以来为之苦恼的非“社”即“资”的逻辑怪圈。这一突破,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属性的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有待重新思考的新问题,还把如何推动、完善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紧迫任务,摆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面前。致力于我国各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事业,以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为使命的中国民族学,也面临着更新学科意识和研究范畴,丰富学科内容和研究命题,强化民族学的现代参与,充分发挥其“经世致用”之学科属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丁丽娟 《前沿》2011,(15):119-121
低碳经济的全球倡导是人类以防止能源枯竭、地球变暖,从而拯救地球家园的行动。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已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快速成长的中国经济由于受发展阶段、能源供应结构及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面临巨大的挑战。立足中国现实,客观分析中国低碳转型所面临的挑战并积极探索低碳转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袁北星 《人民论坛》2013,(10):16-19
家族意识、宗法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头脑中,并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得以延续。直到今天,家族思想观念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层面。家族制度对于社会稳定的控制力、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力等正面作用值得借鉴,但其遏制人隆自由、阻滞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更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20.
何谓市场取向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依我之见,所谓市场取向的改革,就是按照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以社会经济活动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为方向所进行的一系列配套改革,这种改革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各种经济领域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市场的发育,形成完整的市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