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维埃国家机关是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政权机关,这个机关从它问世的那一天起,就以社会公仆、廉价政府,科学高效的特点赢得了俄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称道。然而,列宁从不认为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工作是完美无缺,勿需改进的。为消除国家机关事实上存在的,并逐步露头的不良倾向,列宁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对国家机关进行了系统、顽强的改革。列宁指出:“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列宁认为,做好改革国家机关的工作关键在于要有一套具体的、强有力的措施。为此,列宁着重讲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代先祥 《新东方》2010,(2):66-71
苏维埃在俄文中原意是代表会议,作为俄国无产阶级的创举,它在1905年的俄国革命中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列宁的肯定和支持。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全俄工农兵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成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3.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管理国家和发展生产、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以及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并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列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4.
俞良早 《人民论坛》2010,(11):32-33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管理国家和发展生产、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以及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并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列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5.
苏维埃国家是苏联政治体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苏联称它目前的国家为“发达社会主义的国家”。从六十年代以来,在苏联党的文件、领导人讲话及理论界的著作中,对国家有不少论述。为了对当前苏联国家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本文简要介绍苏联国内对苏联的国家机构、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作用、以及社全主义国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论述,供研究苏联问题的同志参考。 (一) 国家机构: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1977年宪法第70条规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统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5)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其政党制度,日本学者藤井一行认为,从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党派构成可知,苏维埃政权从其成立时起就是从多党制出发的。但左派社会革命党从人民委员会的退出,标志着苏俄在经过短暂的多党制实践后,开始逐渐转向一党制。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围绕苏维埃“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两大任务,对苏维埃政权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了重要探索,形成了苏区政权建设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观,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的思想。毛泽东深刻论述了苏维埃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这一政权决定了人民的国家权力主体地位,揭示了这一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突出了普选这一直接民主的意义和作用,确立了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的国家权力监督主体地位。苏维埃时期,毛泽东的人民国家权力主体思想是对我们党工农民主专政政权建设的最初总结,是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萌芽与早期形态,是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源头和经验准备,对于新时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当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后,在制定和指导苏维埃俄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中,列宁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对外政策的理论。这正如原苏俄政府外交人民委员格·瓦·契切林所说:“苏维埃共和国有一套完整的对外政策,它比苏维埃的对内政策更具特色。十月革命以前,从来没有人试图制定一套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对外政策”。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国际关系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鼎立"制度,也与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制度不完全相同。它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集中地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和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特别是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业事业的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那么,在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人  相似文献   

10.
批判和解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阶级实质与民主幻象,捍卫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科学性是列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列宁分别从领导主体、参与主体和治理方式三个方面对苏维埃国家的建设发展进行探赜,建构并擘画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践进路与理想蓝图,正面回应了苏维埃国家治理“由谁领导”“谁来治理”“如何治理”等现实问题,不仅从理论维度上拓展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广度和深度,也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和思路启示。主要包括:新时代国家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治理主体的地位;必须走法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俄国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怎样进行经济建设.是摆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面前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课题。列宁领导党和苏维埃国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可是,长期以来,列宁的经济建设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被人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所以有必要深入地研究它和阐述它。一、列宁经济建设学说的主要内容列宁关于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的学说,主要有下述内容:(一)主张发展小农经济。十月革命胜利时期,俄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大多数农民世世代代没有土地,或者很少有土地。十月革命的胜利,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样,俄国小农…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文化革命思想具有充分的理据,其运思逻辑、建构逻辑以及实践逻辑是依据苏维埃社会主义现实决定的。如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并吸引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如何提高工人的业务水平并且健康地参与民主管理,如何通过革命理想把旧知识分子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如何在社会主义空地上批判性地利用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并确立共产主义文化,如何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并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后合乎实际的问题,也在逻辑关系上提出了思想深处的变革要求。文化革命承载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体现了政治逻辑、思想逻辑、社会逻辑和运行逻辑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经过不断的努力,苏维埃俄国实现了"均势"条件下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局面,并积极利用"和平共处"的局面展开对外经济工作。这时列宁要求苏维埃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军事干涉和侵略,要求在对外经济工作中维护苏俄的主权和利益,抵制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渗透和意识形态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女性的进步与成功就是走出了家门 ,这是我国女性在一个世纪奋斗中所取得的进步和基本成果。那么 ,2 1世纪呢 ?“进入治国之门”2 1世纪中国女性的发展方向用一句话概括 ,就是进入治国之门 ,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即女性要进入所有的社会管理系统、管理机构 ,直至国家最高管理机构 ,并在这些机构中与男性成员平起平坐共同管理国家、管理社会。这就意味着不再是在各级管理机构中象征性地配置一、二名女性当副职 ,而是必须有足以代表女性群体 ,足以平衡、制衡男性群体的女性进入国家、社会的各级权力机构。如此 ,是需要有冲劲的———“…  相似文献   

15.
都淦 《人大研究》2005,(1):7-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国家政权赖以建立的基础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因此 ,人大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应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 ,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成果与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成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一、代议制的创新模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初期 ,在很大程度上仿效前苏联的苏维埃政治模式架构 ,吸收了它的大量内容。随着我国政治生活的发展 ,逐步摆脱了苏维埃模式的影响 ,而走上自己独特发展创新的道路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  相似文献   

16.
论列宁的群众监督思想李宗楼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非常重视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监督,并根据俄国的实践,不断提出和总结了人民群众监督国家的作用、原则、形式和途径等问题,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对苏维埃国家民主建设以及廉政建设也作也了宝贵的贡献。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17.
正从苏维埃、参议会、人民代表会议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一条独特的进行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创造之路。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体是关键环节。"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没有适当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1]可见,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谋划和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后,列宁十分重视苏维埃国家干部队伍的建设,对于如何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防止官(亻了)主义者控制国家政权,对于如何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以及文化、业务水平,进行过全面而透彻的论述,并且亲自领导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建设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一.努力提高国家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列宁认为正确地配置和使用干部是搞好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保证,他始终把国家干部的  相似文献   

19.
苏德玉 《创造》2021,29(10):49-55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意识到苏维埃成员有官僚化的趋势,并主张"必须吸引全体苏维埃成员实际参加管理来防止这种趋势"①.此后列宁曾多次指出,现在我们的敌人是官僚主义,要大胆地和官僚主义进行持久的斗争.而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就已经比较明确地阐述了有关苏维埃体制和防止国家官吏官僚化的思想,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的这些思想逐步变得更加完善和系统.  相似文献   

20.
列宁逝世前 ,曾对正在形成的苏维埃社会进行了深刻反思 ,他指出 :“我们的机构是从沙皇制度继承下来的 ,稍微涂了一点苏维埃色彩罢了…… ,这一个被我们称为自己的机构的东西 ,实际上还完全同我们格格不入。”① 列宁此段话 ,实质上揭示了一个规律 :任何新的社会制度总是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受着它所取代的那种社会制度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封建半殖地的旧中国 ,其社会出现的丑恶现象无不与封建主义残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腐败问题也是如此。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党内视腐败现象来源于“资产阶级猖狂进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