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法制观念的深入人心和人权思想的发展,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备受各方关注,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平等的诉讼地位,也应当享有相同的诉讼权利。但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受到限制并缺乏保障。应从立法上完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建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机制,以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
新南非政府为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近年来通过了一系列环境立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把环境立法与人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其重要意义是宪法确定了环境权为一项基本人权,从而实现了从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过渡;发展了环境公共托管人之理念和上下代之间的环境平等观念,突出了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对外来人员适用取保候审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人员犯罪诉前羁押率高和捕后判轻刑率高的特点,反映出外来人员的取保候审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其主要原因来自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环境等多个方面。保障外来人员的取保候审权利,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无罪推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需要,也是实现取保候审的人权保障功能、降低诉讼成本的需要。采取扩大适用范围、放宽担保条件、落实保障措施、强化风险评估、加强保后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切实保障外来人员的取保候审权利。  相似文献   

4.
刑事辩护权的宪法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辩护权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一项应当获得宪法救济的权利,该权利的行使及保护直接体现一国人权保障的状况和法治文明的程度。宪法规定刑事辩护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被追诉者能够运用宪法规定的这一对抗性权力,使控辩力量趋于平衡。我国刑事辩护权在现行宪法构架下尚有立法上的缺陷,影响了刑事辩护权的有效行使和保护。从宪法保障功能方面改革和完善控辩诉讼结构,是宪法人权保障原则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少数人权利是国际人权公约保障的最为重要的原始权利之一,对少数人的保护是近代国际人权保护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国际社会却一直未对少数人权利的保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政府应当在避免形成“反向歧视”的前提下,让少数人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竞争,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和更公正意义上的平等。在新的人权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研究少数人权利这样一个内容宽泛、博大精深的课题,对于提高人权研究水平、全面保障少数人权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律和国际条约都规定了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权利,但在保障基本人权的前提下适度限制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却是反恐斗争的内在要求。"敌人刑法"理论、限权与正义理论和权利位阶理论,都为限制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权利提供了理论依据。限制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权利要坚持保障基本人权、限制和保障适度平衡、正当程序等立法原则,在立法中切实尊重并保障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构建恐怖主义犯罪特别诉讼程序、适用特殊的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7.
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突出体现了人权保障的理念.对于公安刑事执法的整体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完善侦查程序,是侦查权的正当运行机制;自觉接受侦查监督、非法证据排除和大力维护诉讼权利,是侦查权的制约机制;刑事执法要体现人性关怀,要促使各方诉讼权益均衡,要逐步推进侦查权的合理扩张,是创意警务在人权保障中的新发展.总之,公安机关应当转变刑事执法观念,做好刑事诉讼法实施的应变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对被害人参与权的改革和发展,是国际刑事司法政策一个突出的方面。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机制科学、公正的价值体现。刑事诉讼中不仅要完善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护,而且应当同时重视和加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更完整、充分地体现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含义,不致使诉讼活动偏离公正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刑事诉讼任务中。刑事诉讼的程序设置和具体规定也围绕人权保障作了相应修改。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要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有必要了解人权保护的历史发展及我国政府人权保护的政策方针,清楚诉讼参与人的法定人权,明确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职责,找出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权保障观念。  相似文献   

10.
刑法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罪责有无的法律,具有双重的保护机能──社会保护机能和人权保障机能。社会保护机能是通过惩罚犯罪而实现的,既体现了对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保护,也体现了对个人利益保护,它是刑法存在的根基。刑法的人权保护机能体现的是刑法对公民个人(包括被告人和其他公民)的权利的有力保障。但刑法中人权的保障,首先就意味着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日本著名刑法学家西原春夫对刑法所具有的被告人人权保障机能作了精辟的论述:“刑法还有保障机能,即行使保护犯罪行为者的权利及利益,避免因国家权力的滥用而使其受侵害的机…  相似文献   

11.
沉默权漫议     
沉默权的基本内涵;西方法学界对沉默权设置的限制;我国当前国情有设置沉默权的必要;设置沉默权有助于根除刑讯逼供,保护被告人诉讼权利,实现人权保障法制化;设置沉默权有利于维护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诉讼结构;我国要设置沉默权必须作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完善证人制度、提高律师水平、给予适当限制等.  相似文献   

12.
"数字弱势群体"是指在数字社会中,由于在经济能力、社会地位、自身能力等方面的差别,被边缘化和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该群体的形成是技术发展、网络空间和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对其权利加以保障,也是构建未来智慧社会的必要环节。应当树立"数字人权"的价值理念,坚持"实质平等"的原则,从法治保障、社会责任等多方面保护"数字弱势群体"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宪法诉讼与违宪审查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 ,要解决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歧视”、“不公平对待”的问题 ,有效途径是在行政诉讼中建立平等保护机制。行政诉讼的平等保护机制既包含公民平等保护请求权又包括法院的平等保护审查权。通过这一对互动的权利 (权力 )来实现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 ,保障受到行政权侵犯的公民权利受到平等保护的救济。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尽管具有强烈的公益性,但诉讼文明往往是在挖掘诉讼本身的私益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私益性其实就是民事诉讼中的民法理念。追寻诉讼文明的轨迹就要努力探求民事诉讼中的民法理念。主体理念、权利理念、平等理念、自由理念、契约理念和诚信理念分别为民事诉讼提供了人格关怀文明、节奏制约文明、机会均衡文明、意思表达文明、情感沟通文明和信用保障文明。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多数决原则下,小股东在公司中总是处于脆弱地位,其权利时常会受到来自于大股东的侵害。法律因此应当建立起完整的机制,以实现对股东权利的平等保护。这种机制在内容上可以包括:增加股东对股东大会的召集权和提案权、强化股东的诚实信用义务、增加股东的代位诉讼权利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存在三种诉讼制度,即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但是,从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还缺一种诉讼,即宪法诉讼。马克思说:“宪法是人权保护书。”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宪法的核心和最高价值是保障人权。现实社会中,公民有许多的宪法权利被侵害了,却没有得到救济,因为我国还没有追究违宪责任的常备机构和配套措施。无救济即无权利,目前,建立我国的人权保障体系、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势在必行。一、从宪法规定的基本人权原则看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人权口号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提出来的。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注重人权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立法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标志。我国为顺应社会民主文明发展趋势及国际人权的保护,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由一般诉讼参与人提高为当事人,加强了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明确赋予了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并且从保护人权和健全法制的高度,对被害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以及  相似文献   

18.
斯坦福大学《学生司法宪章》在校园司法工作中,一方面始终将受指控学生的诉讼权利保护置于首位,另一方面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诉讼参与权。《学生司法宪章》不仅为受指控学生制定了十方面共二十二项诉讼权利,也为司法过程中的其他诉讼参加人规定了七个方面共十四项诉讼权利,而且这些权利设定都以美国宪法《权利法案》为基础,通过这些逻辑严密的诉讼程序充分保障亍学生的诉讼权利,也体现了权利平等、正当程序、人民主权的宪政思想。  相似文献   

19.
都玉霞 《工会论坛》2008,14(3):119-120
少数人权利应当得到保护吗?这是法学界和政府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治文明发展的状况。基于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一方面,少数人同多数人一样有作为平等的人而享有受平等对待的权利,免受歧视性对待;另一方面,为了纠正其历史和现实中的弱势地位,又享有受特别保护的权利,但应避免对多数人构成反向歧视。  相似文献   

20.
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检视我国相关法律不难发现:对被告提交答辩状行为的随意性规定;在撤诉问题上对被告权利的忽视;对法院依职权主动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条件规定的不明确;对原、被告缺席采取不同的处理制度;赋予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为再审程序启动的主体等相关规定违反了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诉讼权利平等的实现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诉讼制度,而这些制度的落实最终还需要相关诉讼权利主体在诉讼过程中能够全面地平等地运行以及裁判主体严格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