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摘要:我国循环经济存在着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缺乏系统的金融政策、单一的投资主体以及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政府义利观的冲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以现代政府经济伦理学为指导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现有循环经济金融支持力度以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投融资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加大循环经济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全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21世纪人类经济行为的重大转变,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不尽如人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完善产权界定制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构建有效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金融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紧密,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已具雏形,科技金融政策的融合与完善对促进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对东湖高新区科技金融政策的梳理及分析,发现其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发布主体及渠道过多;缺乏科技金融环境支持政策;政策制定及执行不足。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确定政策目标;明确发布主体;完善科技金融发展的环境支持政策;加强政策实施合理性与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支持。然而,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各地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服务、支持明显不足,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长丰县为例,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和谐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部新农村建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主要根源在于西部金融发展滞后,金融支持乏力,支农措施不到位等方面。必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地制宜发展好设施农业,对于打破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针对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装备水平落后、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低、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较低、设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推动我国设施农业健康发展,要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以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品牌促销售,打造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加大对设施农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加强对设施配套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建立和完善服务设施农业的技术推广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并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金融和保险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中,风险补偿制度至关重要。通过梳理浏阳市农房抵押贷款试点中的风险补偿制度,发现存在风险补偿机制体系化不足、政府兜底财政支出不可持续性、风险补偿资金来源单一性、农业担保与保险行业发展缓慢性等问题,主要源于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金融系统生态发展不充分、金融机构风控发展不完善。在宏观上倡导建立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风险补偿体系及其联动的运作体系,在微观上更加注重政府财政合理定位、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健全银行风险自留制度。  相似文献   

8.
家禽业保险的发展能够为家禽养殖业提供风险保障,但我国家禽保险业存在政策支持不足、养殖户对保险认识不到位、商业保险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家禽保险业的发展,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家禽业保险纳入财政补贴的政策性保险险种范围;通过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养殖户的风险意识;加强保险公司的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推进产品创新;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机制,有效控制风险;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家禽业风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居民就业、活跃城乡市场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开发性金融具有融资优势、信用制度建设优势和信息优势,弥补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把政府、市场和金融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仍存在提供资金有限、担保公司信用增级、信用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五位一体"多方协作的融资服务体系,加强开发性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银行、担保机构的密切合作,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共同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持。金融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多角度支撑,乡村振兴为金融支持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动力,二者能够在积极的双向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目前,就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难点来看,主要体现出金融体系不完善、定位不清晰、活力不充足、体制不健全以及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完善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体系、明确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定位、激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活力、健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体制、提高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风险防范能力等是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和金融自身完善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建立完善的国内支持体系正逐渐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方在WTO框架下促进本国产业发展的选择。但我国的国内支持体系既面临着体系不健全,又存在支持方式、支持环节以及支持力度等与WTO规则不相一致的问题。建立我国的国内支持体系框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财税政策支持体系、投资与金融支持体系、技术发展支持体系、服务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武汉市的环境状况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完善武汉市循环经济立法都是必须的。武汉市循环经济立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行为,通过对地方政府合理的角色定位,有助于发现武汉市政府在循环经济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武汉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支持政策存在着绿色财税补贴政策不健全、绿色金融支持政策不完善、人才发展指向不明、科技创新政策不协调、产业政策转型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如绿色财税政策、政策采购和购置补贴政策激励新兴产业发展、碳金融政策促进产业升级、绿色消费政策推动新能源使用等,推动财税政策绿色改革、加大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应用的财税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开展与发达国家的绿色技术交流合作,以推动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支持政策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及措施,较好地促进了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当然,在金融支持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当前,安徽应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为契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政策体系,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众参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循环经济法视野下公众参与机制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方面:公民参与的环境权;政府公开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信息;健全的非政府组织。根据循环经济公众参与机制的基本要素和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公众参与的现状与不足,从确保公民可实施的环境权、扩大循环经济信息的“公开性”及“透明度”、促进非政府组织参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管理、优化公众参与的平台和程序等方面构建了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支持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保障老人收入具有关键支撑作用,是巩固我国脱贫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石。当前,水平不高、老年人参保能力低以及基金管理不足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减贫作用的发挥。为稳固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在内调整政府财政补贴的力度,在外要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并完善相关制度的衔接机制以激发内外联合发展潜力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县域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县域金融机构自身建设滞后、组织体系缺陷、监管体系不完善、外部支持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突出使得县域经济在得到金融支持和服务上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文章分析了县域金融滞后县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县域经济中金融支持弱化的成因,从县域经济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加强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稳定就业创业、稳定经济增长,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金融组织根植特定区域,在服务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具有诸多天然优势,应进一步强化产品研发创新,提升数字化水平,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差异化经营,提升普惠属性,更好地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主要和最现实的选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在我国更具迫切性。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一套新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使之深入人心,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应选择优势领域;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作保障;必须走政府、企业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解放思想,加强引导,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降低非公企业税负,提高财政支持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