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中国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由于苏联这一行动,对日战争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对日战争已处在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必须放手组织武装工作队,成百队成千队地深入敌后之敌后,组织人民,破击敌人的交通线,配合正规军作战.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9日,即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出兵的第一天,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的作战”。  相似文献   

3.
光复古城山海关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口宣战。8月9日,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同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全国各解放区军民发出号召:对口寇进行最后一战。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8月11日,朱德总司令向全困人民武装发出命令:向一切敌占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迫使日伪军投降。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一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打破了日本“北进”侵苏的企图,使苏军避免了两线作战,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二是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迟滞了日本“南进”步伐,援助了盟军对日作战;三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支援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是太平洋战争后期短暂的一段历史。显然苏联出兵东北存在其政治目的,并且在出兵中国东北的过程中存在军纪不严等问题,但这一事件对加速日本投降和对日后中国解放战争胜利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聚会雅尔塔,雅尔塔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问题。《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  相似文献   

6.
1970年5月20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五·二○”声明———《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2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对着广场上参加支持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斗争大会的近200万革命群众,挥动着巨手。而这时中美两国正在努力改善关系。于是人们产生了一系列疑问。1969年6月,中国武汉。这是毛泽东建国后来得最多的城市。在东湖旁别墅的一间卧室里,毛泽东正在思考着。刚刚得到报告,5月底6月上旬,苏联军队又在新疆过境挑衅,引起流血冲突,漫长的中苏边境上,苏联军队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勃列日涅夫6月8日在莫斯科召开的国…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年十月八日十九日 )毛泽东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一九五○年十月八日 )彭高贺 ① ,邓洪解 ② 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各级领导同志们 :(一 )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 ,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 ,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 ,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 ,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辖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 ,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 ,待令出动。(三 )任命彭德…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援助中国人民驱逐日本侵略者,加速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是起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面值得探讨。一、苏联出兵东北,促使日本迅速败降。1945年6月,日本还在准备“本土决战”,这一方针是以使苏联对战争保持中立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我国东北.各解放区军民向日本侵略者和伪军展开了全面的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是一个对美、对苏政策进一步嬗变的重要时期。原定1968年5月刊29日举行的中美大使级会谈第135次会议屡屡搁浅。次年9月,珍宝岛地区大规模边界武装冲突后不久,中苏两国政府首脑闪电般地在北京机场举行会晤。1970年5月21日,林彪在天安门城楼向参加支持世界人民反美斗争盛大集会的首都30万群众宣读毛泽东日前发表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重要声明,4个月后,还是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亲切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夫妇……  相似文献   

11.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而不被困难和敌人所压倒的立党之本、力量之源和生命之基。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通过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先进的制度、有效的机制,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我们的全部工作,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0,(9):20-22
<正>65年前,中国人民和世界上一切遭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和欺凌的国家经过共同奋斗和巨大牺牲,终于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东北抗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组成部分,抗日军民高举抗战大旗,与强大凶残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在东北的殖民统治,迟滞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李成 《党史纵横》2002,(9):30-31
众所周知,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它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反击入侵的日本军国主义强盗.这个战争的挑起者是日本军国主义,其战争意图是实践"田中奏折"中的灭亡中国、称霸亚洲及世界的计划.然而,自1931年9月18日夜,进攻中国沈阳北大营驻军起,日方即把此后对中国侵略战争的每一个步骤都称之为令人费解的"事变",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最后,把对中国的整个侵略战争行动轻描淡写地称之为"支那事变".  相似文献   

14.
在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理论和战略、“帝国主义战争论”等的影响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认为:当今的世界处在战争与革命的新时代;资本主义道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不通, 社会主义将是唯一选择;苏联是中国革命的忠实支持者;一切西方国家是中国人民的敌人;蒋介石的反共是为投降帝国主义作准备。历史进程证实这些理论观点存在一些偏差。但这些理论观点的存在并不影响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李鹏  唐静 《党史文汇》2006,(11):38-39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关键时刻,国际社会给予了中国大力援助,很多国际友人和志愿人员来到中国,加入了抗击日寇侵华的行列.在抗战初期,中国的天空中曾出现了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外国援华航空志愿队,他们比闻名遐迩的美国援华"飞虎队"更早地出现在中国领空,协同中国空军对日作战.他们来自社会主义苏联,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被中国军民亲切地称为"斯大林之鹰"和"正义之剑".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05,(6):49-49
《解放日报》5月8日刊文介绍:抗击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对于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为欧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二战中的风云人物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位,都曾有过高度评价。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2005年5月9日在莫斯科参加卫国战争60年庆典时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人类社会对待历史悲剧的正确选择。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不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胡锦涛表示,60多年前,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那场战争。在那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侵略中国,并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全面武装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发展,中国军队在辽阔土地上对侵略者进行了持久的抵抗和打击,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本书作者以日本官方发表的日军侵华著作和侵华日军一些高级官员回忆录中所提供的史  相似文献   

19.
杨建业 《党史文汇》2002,(11):47-47
曾读袁唏先生发表在《随笔》1999年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题目为《真相》,主要是谈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所谓"真相". 按照袁先生的意思,所谓韩战的"真相",就是美国人本无意于与中国人打仗,而中国人却多少有点"庸人自扰",并在苏联人的怂恿下,卷入了那场残酷无比、得不偿失的战争.袁先生还暗示,毛泽东在那场战争中有些独断,因为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志愿军要开赴朝鲜,去进行那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作战.袁先生最后说:"美国人认为,朝鲜战争是美国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中国都做对了吗?中国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对这场过去的战争有新的思考,从经验教训中得出正确的认识,以恰当应对世界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站在抗战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同日本侵略者奋战6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14年反法西斯战争。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一、“九一八”事变使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40年鸦片战争中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纷纷侵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