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科学与民主     
顾准同志遗作《科学与民主》一文认为:唯有立足于科学之上的民主,才是一种可靠的民主。我认为,此文值得人们重新认真阅读。顾准同志是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我结识的第一位党内高级干部,当时他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长。大约在7月间,他忽然嘱咐财政部研究室负责人张大椿先生把我找去,商谈系统翻译英文版苏联经济制度介绍书籍;从此我便和孟长泳等同志参加了这一工作。他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他调往北京,曾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财政组组长等职。1974年11月死于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本文是他遭受迫害情况下写的一篇读书笔记,曾刊载在1980年第11期《读书》月刊。  相似文献   

2.
<正>《庄子哲学及其演变》最初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的第一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于1988年。20多年后,首先想到的是要感谢李泽厚先生。1983年笔者的文章《〈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在《文史》辑刊第十八辑发表,李泽厚看到了,就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黄德志女士说:"有一个年轻人,我认为他是年轻人,写了一篇关于庄子的文章,很好。你们应该找他写一本书,十几万字,我写序,你们出。"当黄德志知道我正在写博士论文后,就建议我将博士论文交给他们出,由此又引出了后来的博士论文文库。这里特别令人感念的是,当时李泽厚先生全然不知道我是谁。  相似文献   

3.
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2010,(2):56-56
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20周年,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文集》一书,全书近90万字。该书侧重于《民主与科学》近年来刊载的文章,同时也体现《民主与科学》20年的前行轨迹。文章重新分类为“五四篇”、“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专稿”,并附“旧文新读”。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20年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时代呼唤民主时代需要科学焦润明1993年7月,我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来到辽宁大学工作。不久,光荣地加入了九三学社。从内心感受上讲,我完全是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感召下入社的。我是学中国近代史专业的。从九三学社的历史中,我看到了永远是那么光彩夺...  相似文献   

5.
近读《复旦学报》1999年第1期胡伟先生著《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一文,感到作者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设想,有几点值得商榷。富裕和民主不能相提并论“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的设想,无疑是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维框架上套下来的。从字面上看,似乎很有意思。但是富裕和民主是不同范畴的事,而且并不直接对应,不能相提并论。经济的发展受自然与社会双重条件制约,而各地自然条件相差悬殊,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所以不同地区或处于不同社会条件下的人不可能同时都富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近 日 ,读《博览群书》2004年第五期伍立杨先生撰写的文章《民主 :不是结婚 ,而是谈恋爱》 ,文中作者把民主的运转过程看成是无休止的恋爱过程。看后突发奇想 :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比喻出发去看中国走向民主和法治的进程时 ,却也很有值得玩味的地方———如果我们把国人对于民主和法治的引入当成一种轰轰烈烈的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历程的话 ,我们会发现国人的的确确爱得好难。中国自近代以来 ,国人为了在本国的大院里迎娶民主与法治两位西来佳丽而大伤脑筋乃至肝肠寸断。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 ,便是我们为了追求两位美女而冲破层层壁垒、改…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3,(2):93-94
童伟华在《探索》2012年第5期撰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是宪法的要求,也是党的神圣使命。认为公民素质是民主的前提、中国公民素质不能适应民主要求的观念,是制约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思想障碍。从民主的根据、内容看,应否实行民主、能否实行民主与公民素质并无关系。清末民初的民主政治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村民自治及某些地区实行的乡镇负责人直选改革,说明我国公民完全适应民主的要求。由于民主实践较少,我国公民民主素养有提高的余地。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是提高公民民主素养和民主质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2007,(1):12-12
为纪念《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百期,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编辑了《(民主与科学)百期文萃》一书,全书近50万字。该书汇萃了《民主与科学》自1989年创刊以来的百位专家学者撰写的近百篇文章,分为“科学篇”、“民主篇”、“关注篇”等几大板块,内容详实,文笔生动,可读性强,反映了《民主与科学》百期历程中知识界的一些理性思考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近读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贺培育、卢凯旋撰著的《论制度与民主》一书,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其一,该书就制度问题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过去,我们理论上往往把社会的结构看成是“物质与精神”的两维结构,结果导致在理论上忽视社会制度的研究;在实践上忽视社会制度的建...  相似文献   

10.
捎给《人大研究》一席话莫沧洲结识你,对于我来讲,纯粹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可一次邂逅相遇,却使我对你一见钟情,以至难舍难分。我是1992年11月从政府部门调到人大联工委工作的。1993年5月,我写了《刍议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一文,到楼下办公室找同事商榷,...  相似文献   

11.
素面读孔子     
佚名 《民主与法制》2011,(33):71-71
今天读论语,《四书集注》让我们感受到朱子的中规中矩,博学勤思;《论语译注》让我们敬佩杨伯峻先生严谨雄厚的朴学:《论语今读》有李泽厚先生对时代的思考:《论语别裁》则分明是南怀瑾先生气贯长虹的风姿和气魄,有学者以学院异化的眼光吹毛求疵,可谓自取其辱。  相似文献   

12.
<正>前不久贵刊尚国敏女士微信我,说《民主与科学》创刊30周年,希望一些老作者写点文字以志纪念。说来惭愧,与诸位先生相比,我是一位新作者,本来没有什么资格的,这几年陆续为这家刊物写点小文,颇感荣幸。能够在《民主与科学》杂志抒发一点自己对于公共事务的看法,对此我深表谢忱。我一直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言论,公共事务乃众人之事,只有放开言路,才能获得治理社会的良策。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通过《新青年》杂志将民主理念推介给广大国人时,曾形象地称之为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先生,认为它与赛因斯(science)先生联手“将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德赛二先生与社会主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97——98页,第106页,第2页)将民主形象地比喻为一位能解决几乎所有问题的超级能人,固然是为了宣传的  相似文献   

14.
张我军 《台声》2013,(2):95-99
2012年,为纪念台湾文学家张我军先生110周年诞辰,北京台海出版社增订出版《张我军全集》。在增订编辑过程中,张我军先生长子张光正先生(何标)收到台湾文学研究学者秦贤次先生,发来的两篇张我军佚文。一篇是1949年7月刊登在台湾《台旅月刊》的散文《关西镇上看采茶》;另一篇是1928年9月发表在北京《新晨报》文艺副刊的小说《老北京》。遗憾的是,这两篇佚文发来时,新版《张我军全集》己付印,而未能收入。现将这两篇佚文分别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祝愿《民主与科学》新年更上一层楼骆正《民主与科学》杂志是我一直关注的刊物。这个刊物的刊名就具有感召力,“德先生”、“赛先生”,既使读者对她寄予期望,又意味着她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显然,要办好这个刊物并不容易。1997年是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强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我认为是对温岭15年民主探索的一种肯定。所以,我想围绕温岭的民主恳谈是不是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不是符合中国国情,来谈谈我的感受。第一,温岭的民主恳谈就是协商民主。温岭民主恳谈经  相似文献   

17.
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总是在民主问题上大作文章,他们打着“争民主”的旗号,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大肆散布“社会主义民主不如资本主义民主”的谬论,从而蛊惑人心,制造混乱。对此,必须加以批驳和澄清。一、从民主的实质上看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讲:“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这就是说民主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民主与科学》杂志创刊30周年。30年来,贵刊在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推动民主与科学发展、促使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方面,作出独特的贡献,取得瞩目的成绩。其丰功伟绩彰明较著,可圈可点,可喜可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就与《民主与科学》前主编孙伟林在《科技日报》谋面,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是《民主与科学》创刊100期纪念,写这样一篇纪念文章,我义不容辞。众所周知“德先生”“赛先生”是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提出的、指明中国前进方向的基本口号,而《民主与科学》就用这样的口号作为它的刊名。“民主”这个词儿在我们中国早已有之。《辞源》该条释文:“民之主宰者,旧指帝王或官吏。《书·多方》: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三国志·吴·钟离牧传》:“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上引《三国志》的话,意思很明白,一看就懂。译成现代口语,更清楚,那就是钟离牧说的,“我为民作主,应当用法来率领部下”。上海辞书出…  相似文献   

20.
今年第四期的《上海文学》刊登了老舍的儿子舒乙纪念冰心的文章《真人——冰心辞世十年祭》,他专门写道,有一年,纪念五四运动,冰心先生在电视节目中听了纪念大会的发言,很郑重地说:“五四者,科学、民主也”,又补充说:“科学、民主对‘五四’而言,就像月饼对中秋节,粽子对端午节,而不是爱国主义;说五四运动只是爱国主义是不对的,是避重就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