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15,(22)
在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和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紧跟形势变化,既要在内容上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回应;同时要注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将精神文明建设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最后要从价值观层面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化当前,我们正在用新的实践写一篇大文章——“社会主义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同志曾写出了一篇光辉著作《新民主主义论》。建国以后,我们用实践继续写“社会主义论”。然而,这篇文章从1957年以后就写得不怎么好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我们又沿着一条新的思路,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许今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突出强调了邓小平理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重要保证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不仅要求四川物质文明建设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创一个新局面,由此,本文拟对世纪之交四川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探讨。四川的历史大转折与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同全国一样,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这种大转折、大发展是同全省干部群众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同…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个问题都作过许多重要、精辟的论述。1979年以后,党的三次代表大会,都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党的十二届六中会全专门作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0年十三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忡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建议》,以及十四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度发展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哈尔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战略思想,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是实施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决策的现实需要。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精神文明水平的升华。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条件及发展趋势的最新认识,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自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人类就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人类对自身发展与自然、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却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李良栋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互为需要、互相促进的,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是,体制转型期出现的物欲横流、世凤...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促进整个农村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地农村工作实践证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不断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出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生动景象。  相似文献   

10.
随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此,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逐步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取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究竟怎徉才能进一步搞好,如何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根据近些年来张家港等地的基本经验,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做好多方面工作。一、认真解决好党委一把手“两手都…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然而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其原因颇多。要彻底改变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的状况,必须运用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时代需要正确的精神文明价值观作为支柱,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崔宁波  郭翔宇 《学理论》2013,(11):216-217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开展精品视频公开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农业经济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本科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构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为农业经济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在对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指导思想明确、任务目标具体、操作性很强的布署同时,特别关注到欠发达地区,比如指出:“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投入。”实际上在欠发达地区,不仅文化事业及物质投入上,就是在处理两个文明的辩证关系和具体建设思路上,都应有其特殊的力度,具备符合实际的创造性和开拓性,这是使这一手真正硬起来、搞出成效的关键,应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一、正确面对经济落后的现实欠发达地区所以“欠发达”,一个最大或最突出的现实是经济发展滞…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侯瑞岭,孙凤志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这就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但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讲究实效上下功夫,研究新情况...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但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讲究实效上下功夫,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落实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否则,就会陷入务虚和形式主义的泥淖。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姑神文明建设出现的新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意识逐步确立,但小农经济思想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想富、快富的要求十分强烈,积极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潮,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市场经济相适…  相似文献   

16.
张虹 《求知》2000,(5):11-12
一、社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是功能齐全的社会细胞。城市居民一旦进入单位便获得了一种几乎终身不变的身份,在单位享受工资、福利、医疗、住房、养老保险、幼儿入托等等,几乎囊括了全部内容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7.
网络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令人惊叹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网络都在打破原有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屏障。网络不仅仅是一种人们用以在网上结成电子共同体并促进该共同体之维系和发展的强有力的技术工具,它还成为人们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以及实现各自不同行动目标的一根有力的杠杆。网络的出现和网络化趋势的扩张,确实给人类交往活动与生存状况带来了质与量的飞跃,并使得人类主体的社会性和共同性得到了一种空前的延伸与发展。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它叉在同时以一种抽象的、被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增加了人们行动环境的符号性和虚拟性。  相似文献   

18.
对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张宝林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积极的新成果,它是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发展程度和状态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刻,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地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  相似文献   

19.
民主德国经过战后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国民收入增长迅速。多年来,他们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德国认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特征是人道主义,是社会和集体对人的关怀。民主德国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幸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世界经济有两个潮流,一是要发展,二是要改革.这两个潮流势不可当,而我们党是走在改革潮流的前列的.改革是一项全面、综合、动态的社会系统工程.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心理结构都是相互关联的.这几年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有突破,但仅仅有这方面的改革是不够的.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经济改革如果没有政治、文化方面的改革,没有大的配套,就很难前进,已经取得的成果也难以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